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寂静的烽塔》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对于阿富汗文学的了解应该是从《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2003)开始。作者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第一次把这个号称“帝国的坟场”的山地王国用文学艺术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包括后面并称三部曲的《灿烂千阳》(A Thousand Splendid Suns,2007)和《群山回唱》(theMountains Echoed,2013),成为我们了解这个熟悉又陌生的邻居最好的切入点。毕竟隔着一条狭长的瓦罕走廊,我们还算是比邻而居的邦国,虽然总共边境线加起来也不过只有九十二公里。
所以,当我打开这本《寂静的烽塔A Fort of Nine Towers: An Afghan Family Story》,心里难免存着这样的想法,这大概又是一本同质化的作品吧?没关系,拿来随便读读也没甚关系,只要好看就行。
事实证明,太早下论断总不是一种太明智的行为。
当然,同为阿富汗文学作品,两者之间总会有着这样那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炮火连天的兴都库什山下,发生了太多颠沛流离,悲欢离合的故事,这些当然会在第一时间吸引外界众人好奇的目光注视。太多的素材,太多的关注,使得作家们在构建一个故事的时候,基本都会自然而然的选择类似的背景作为整部作品的基石。
比如苏联入侵阿富汗,比如遍地狼烟的十年内战,比如绕不开的塔利班和奥马尔,当然还有大到错综复杂的部落冲突,从几千年前到现在一直都没有什么改变,小到著名的“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普什图瓦利法则,都成了引起读者兴趣最好的题材。毕竟,我们对于自己陌生的话题总是充满了好奇心。
还有一个不约而同的共同点。这些作品都表达了对于昔日荣光的无限怀念,准确的说,是集中在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前的十年。那大概是人们记忆中阿富汗最美好的十年,太久远的回忆大概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那个时候的喀布尔,大概算得上是亚洲的摩登都市了。
有了这些相似的背景,这些书刚一入手的时候,难免会觉得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包括本书,所有的宣传都是拿着《追风筝的人》来做标靶的,大概也是书商的标准套路吧。
不过,细细读来,这两本书还是有着很大不同的。
卡勒德·胡塞尼的三部曲,更多的是借着阿富汗战争的背景,来讲普罗大众的悲欢离合。把每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故事放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中,把个体的坎坷命运和一个国家的种种变革穿插在一起,既是背景,又互为补充,从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我们把这些故事从阿富汗中割裂出来,单独去看的话,有的时候似乎也是说得过去的。
《寂静的烽塔》与之相比,略微有些不同。与其说是一本小说,倒不如说是一本传记,只是这本传记恰好发生在阿富汗最为动荡的十年中。一个美满辛福的家庭,原本过着一种富足而有尊严的生活,所有的这一切在炮火和子弹之下都显得无比脆弱。为了躲避战乱,为了活下去,一家人靠着一辆小汽车(这是全书让我觉得最神奇的地方),辗转千里,只不过兜兜转转,最后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一家人在逃难途中,遇到了善良,遇到了丑陋,遇到了美好,自然也会遇到邪恶。不同的部族,不同的势力,戴着不同的面具随着作者的笔触走进了读者的眼中。站在一个外人的角度来看,如果抛去最初出于猎奇带来的新鲜感,会有一种极深的无力感慢慢爬上心头。没有谁是完全无辜的,也没有谁是绝对罪恶的,这就是战争。这个怪物可以毁灭人间所有的希望,光明和未来,所以区区一个巴米扬大佛又算得了什么,区区一个流浪家庭的命运有算得了什么?众生皆苦罢了。
回到书籍本身的阅读体验来说。比较之下,卡勒德·胡塞尼的文字无疑更加细腻,对于文中主人公的情感描写会更加的细致入微,包括对于各种情节冲突的处理相对而言会更加的具有戏剧性。以上这些使得读者在阅读三部曲的时候,毫无疑问可以获得更多的快感。
而本书的作者,卡伊斯·阿克巴尔·奥马尔,在文字的细节方面稍逊一筹。他的写法更加平实,更加质朴,加上故事本身的背景更加的宏大,时间跨度更长,出场人物相对而言更加众多,而且本书自身强大的传记色彩,都未免使得在刚开始阅读的时候,显得有点晦涩。但是如果当我们静下心来,真的沉浸在其中,会发现被作者不知不觉的带到了那个炮火连天的崇山峻岭之中,随着主人公经历着人间的一切。
就个人的体验而言,朴素的文字并不是一个问题,那些所有基于事实的真情实感,流淌出的才是最具有力量的魅力。如果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多一点点深入,比如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如果我在此时,如果我在此地,那又将是如何?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细思极恐,不敢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