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采儿的怒吼让Jasper开始自我否定:好的父母,绝不做孩子的“差评师”
精读妈说:作为孩子最亲密、最信任、最依赖的人,父母的评价语之于孩子的影响力,远胜过其他任何人;父母对孩子的爱,不该带有任何的附加条件,唯有无条件的接纳和认可,才能帮助他们去创造出人间奇迹。
作者:思遥
在《新生日记》中,看到令人熟悉的一幕:
7岁的Jasper做作业时,因为写字姿势不正确,被应采儿狂吼了一顿。
即使当着镜头的面,还抱着小儿子的她也毫不客气,“看着我,我不是跟你开玩笑的,好好写!”
只见应采儿不仅双眼瞪得大大的,而且面目狰狞,表情让大人看着都怕。
一旁的Jasper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场面吓着了,过了半天才缓过来,低着头弱弱地回应,“我没有那么棒。”
他的言语中,除了自卑和无奈,全是对自己的否定和对家长的妥协。
法国文学名著《小王子》里说:“世界上最有征服力的武器是语言,一句话可以让一个人心情跌入谷底,一句话也可以让一个人重振力量。”
父母对孩子的评价,更是如此。
作为孩子最亲密、最信任、最依赖的人,父母的评价语之于孩子的影响力,远胜过其他任何人。
正面积极的评价,会给孩子带来愉悦和欣喜,让他们一生受益。他们也会从此中获取自我挑战的能量,始终相信世界会对他们报之以歌。
而那些“差评”则会让孩子的生命失去它们该有的色彩,留下一生都难以治愈的伤痛。
好的父母,绝不会做孩子的“差评师”。
父母的“差评”是孩子一生的梦魇
你怎么做得这么慢,长的猪脑子吗?
你看看人家小明多优秀,你多跟人家学学!
你考了第一名也不要得意,第二名也比你差不了多少。
一说你,你就哭,一点出息也没有。
我怎么这么倒霉,生出你这样的孩子。
......
这些父母日常念叨的话语,拥有着利刃一般的杀伤力,它们时时刻刻都在吞噬着我们的孩子,蚕食着他们的快乐,可是很多父母却不以为然。
育儿专家李玫瑾教授曾对1000名年龄相仿的孩子进行过调查,结果表明,在家庭教育中受到父母责骂的孩子,出现性格缺陷的几率非常大。
有25.7%的孩子有自卑、自闭,甚至抑郁的表现, 22.1%的孩子身上会出现冷酷、孤僻、不愿意与人交流的行为,高达56.5%的孩子会变得暴躁易怒。
由此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否定、打击和责骂,并不是激发孩子斗志的良策,因为它们只会让孩子感觉到“我的父母不爱我,因为我很差劲”。
这种直击心灵的恐惧和挫败,更易让年幼的孩子陷入自卑和颓丧的泥沼中,难以自拔。
在公众号留言的网友晴,恨透了妈妈当年给她贴过的标签,但是年届不惑的她却还是无力撕下它。
徐静蕾虽是大众公认的才女,可是她的内心却充满了隐痛。
父亲从小给她的各种斥责和苛求,让她总会有“你不行,你差远了”的自卑和无助。
即使是凭借《将爱情进行到底》大红大紫之后,她依然没有任何成就感,她还是找不回真正的自己。
年近60的姜文,虽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却也还像一个缺乏自信的小孩一样,一直在等待着母亲对他的肯定。
他表示,不管他做了什么别人眼中成功的事,母亲都从未夸奖和赞赏过。母亲的认可和微笑,是他一生都求而未得的东西。
漫画家几米说过:“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
那些脱口而出的“差评”,会像一把把钝刀,一步步抹去亲子间的信任和温情,带来难以弥补和治愈的伤痛。
被父母肯定,是孩子最基本的人生需求,得不到父母 “好评”的孩子,终生都难以拥有真正的自信。
父母否定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当下,也是他们的一生。
父母的嘴,决定着孩子脚下的路
小时候的詹青云,是乡邻眼里的“神童”,可是刚上学的她,就跌落了“神坛”,她成了班上那个总不开窍,学习又差还最让老师心烦的女生。
从小学到高中的数次转学经历和外界的各种打击和差评,让不谙世事的小青云也开始隐隐担忧起自己的未来。
她一次次地询问妈妈:“为什么我就不能成为好学生呢?”
面对女儿对自我的怀疑,妈妈总会胸有成竹地预言:“不用急,我会算,你变成好学生的时间就在……”。
妈妈对青云的鼓励、支持和认可,让她一步步走向 “光明”,并最终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其实,每一个孩子就像上帝遗落在人间的种子,他们有自己特定的花期。父母要做的,便是在他们拼命绽放前,帮他们积聚足够的能量和勇气。
当孩子跟不上我们的步伐或者已经掉队时,请一定告诉他们慢慢来,要相信未来仍然值得去期待。
在日剧《滚烫的爱》中,被同学偷走了校服的安澄因为不敢去上学,就让妈妈给她请假。
她哭着对妈妈说:“我和你是不一样的,我是一个底层的人。”
妈妈感到特别心痛,她含泪拥抱着女儿,告诉她:“我们是一样的人。”
在妈妈的支持和鼓励下,安澄开始奋力抵抗同学对她的各种暴力,那之后,再也没有人敢欺负她了。
听到女儿被欺负时,妈妈没有责怪女儿软弱,而是用自己的爱和话语去鼓励她,让她迎难而上,靠着自己走出了困境。
儿童教育家罗玲说:教育孩子要多用正面语言。
人在成长中,总会遇到各种无奈和不堪,父母的认可和鼓励,才是孩子主动去解决它们的关键。
父母多用善言,才能教育出自信成功的孩子。父母的嘴,决定着孩子余生的路。
好的父母
绝不做孩子的“差评师”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父母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眼睛,去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这样才能帮助他们获得改变世界的勇气。
1、无条件的接纳孩子,让他们获得自信
电影《奇迹男孩》中的奥吉,由于先天的脸部畸形,在生命的前10年受到了很多非善意的关注。
因此,他感到非常的受挫,开始把自己封闭在小小的世界中。
妈妈,我为什么这么丑?
你并不丑。
因为你是我的妈妈你才这么说。
正是因为我是你妈妈才最重要,因为我最了解你。你并不丑,我们每个人脸上都有痕迹,这是记录我们人生轨迹的地图。
妈妈对奥吉无条件的接纳和爱,让奥吉有了大胆对抗世俗眼光的自信和底气。奥吉最终能够创造出奇迹,离不开妈妈在背后的付出和努力。
父母对孩子的爱,不该带有任何的附加条件,唯有无条件的接纳和认可,才能帮助他们去创造出人间奇迹。
2、把主动权还给孩子,只要他们快乐就好
前段时间,黄磊的女儿多多因为穿着露腰的bra健身又上了热搜。
因为化妆戴耳环、因为发色变来变去、因为衣着个性夸张……近年来多多频上热搜,也引起过不少的非议。
可是黄磊夫妇对于她,却丝毫没有严加管束,而是更加坦然地“放养”起来。
把主动权还给孩子,绝不该被沦为一句空话。孩子有他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人生轨迹,请不要把你的理念强加给他,这样会夺走他该有的快乐。
3、学会夸奖和陪伴孩子
对孩子的“夸奖”,不应该只是简单敷衍地说“宝贝,你真棒”、“你真聪明”等,它应该建立在对孩子更多的关怀和陪伴之上。
把夸奖落实到具体的细节,才能真正触动孩子的内心,激发出他们的潜能,让他们进一步的成长。
你知道吗?一句“你写的字很工整”会比一万句“你写的字很漂亮”还要有用。
哲学家詹姆斯曾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孩子亦是如此。
点个【在看】+【转发朋友圈】,请父母不要再给孩子“差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