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儿时打尜尜

安学锋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每值数九寒冬,滴水成冰的季节,我便想起了儿时和伙伴们在冰上打尜尜的趣事。

真佩服先人造字的想像力,“小大小”读“尜儿ga”,既会意又形象,像形。更有巧妇据此用粗粮面擀成片,切成棱形片状,佐以油盐酱醋煮汤吃,曰:“尜尜汤”,成了北方农村的一道香喷喷的美味小吃。

据史料载:古时的尜尜就是一种两头尖,中间大的儿童玩具,也是一种做游戏的器具,需按照规则击打。据说是由古代的“击壤”发展而来。也有人说近代北方儿童玩的打“尜尜”,其确切的说法应该叫打“陀螺”,是满清进关入主中原后,从关外引入的,也叫打“冰尜”。

陀螺是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上半部分为圆形,下半部分为锥形状尖状。从前多用木头制成,玩时可用绳子顺时针缠绕,用力抽绳,使之直立旋转,然后用鞭子顺势抽打给力,使之不断旋转。如果反向抽打,只一鞭便把其打死打灭。还有一种手捻陀螺,大同小异,只是顶部有杆儿,也十分普及。

陀螺,这种青少年们十分熟悉的玩具。曾风靡全世界。中国是陀螺的发源地。据考古证明:从中国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发掘出了石制的陀螺。可见,陀螺在我国最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冬季,少不更事的我们这些男孩子,虽然食不果腹,破衣滥履,放学后第一件大事不是做作业,而是不约而同,三五成群地到村头池塘的冰上滑冰,玩打尜尜。不断俯身挥动用线绳和细树杆做成的小鞭子,抽打着自己亲手做的尜尜,在冰上不停的旋转,头上冒出热腾腾的汗珠,忘记了疲劳,忘记了肚饿,心里却美滋滋的,好不惬意。

善其事必利其器,打尜尜也是这个道理。要想使自己的尜尜在小伙伴们中间出类拔萃,受到赞赏,必须得先自己制作一个得心应手的尜尜,尜尜可大可小,比较大点的要好些。制作尜尜的木料以鲜杨木或是鲜柳木为最好,用镰头刮起来省力气。制作鞭子那就容易多了,恕不缀叙。

常记得我们小时候,在袅袅炊烟升起的傍晚,怀里揣上一把镰头,悄悄地来到村外小树林,惊飞了入林的鸦雀,吓跑了树下的野兔,像猴子一样敏捷地爬到大树上,挑选长得圆滚顺直、小拳头粗细的枝干,用镰头一点一点的砍剁,传出啄木鸟似的“嘟嘟”声,直到把树干砍折,“嘠吱”一声掉在地上,才“哧溜”一声跳下树来,去掉旁枝斜叉,把“战利品”偷偷地趁着暮霭的掩护带回家。大人发现了,还免不了受到一顿严厉的斥责声——“七岁八岁讨人嫌”!

把树干的外皮削去,用鋸横着鋸断,截一个平面,然后转动着一点一点地刮削,有如蚂蚁啃骨头,铁棒磨成针。随着木屑的掉落,梯次渐退,一个白色的尜尜便脱颖而出。找来自行车轴上的钢珠,镶压在陀螺的尖部,减轻摩擦力,使之旋转起来更欢快。更甚者;还有人用腊笔,把尜尜的顶部涂成五颜六色的,旋转起来如彩虹般美丽悦目,常博得小伙伴们声声喝彩。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自己制做一个尜尜,没有个四五天的课余时间是制做不出来的。在制做的过程中,还常常手上磨起多个血泡,有时候不小心还会拉破了手,但也只能忍痛不语。但看到自己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做成的心爱的尜尜,大都有一种成就感,无形中培养了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锻炼了自己动手的能力。

树长年轮人增岁,束发之年的我,有幸进了县城中学读书,便与打尜尜这种游戏分手了。再以后,农村的池塘随着水位的下降,或是干涸、或泯灭填平、或污染变臭,打尜尜这种健身强体儿童游戏,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在农村销声匿迹了。

如今,在城市里公园里的广场上,或是在街头地摊上,有时还能欣慰地看到卖尜尜打尜尜的人,有少年儿童,也有中老年人。不过他们玩的尜尜大都是机床切削的,或者的是塑料铸造的,还有的是电动的,旋转起来有悦耳的音乐声,再也很难看到自己制作的尜尜了。

中国民间谚语说:“世界上没有不倒的捻捻转儿”,物理学上讲:没有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永动机。我常常想:打尜尜——打陀螺,小小的尜尜——陀螺,为什么要旋转?这里关键是一个“打”字。有人据此发现了陀螺效应。即陀螺有两个特点,进动性定轴性。当高速旋转的陀螺遇到外力时,它的轴的方向是不会随着外力的方向发生改变的,而是轴围绕着一个定点进动。陀螺在地上旋转时轴会不断地扭动,这就是进动。简单来说,陀螺效应就是旋转的物体有保持其旋转方向的惯性。但要想使其不断的进动,必须从外部不断地鞭策给力。

据此原理,人们发明了可进可停可、可仰可俯、可升可降,进退自如的直升飞机,但这一切都需要动力。

直升飞机是如此,细思量:人的一生风风雨雨,进进退退,起起落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0)

相关推荐

  • 陀螺(卷首语151)

    陀螺 文/黄小平 根据平衡原理,陀螺在静止状态下,是不可能立起来的.陀螺也无法想象自己能够立起来. 但有人相信它能够立起来,于是,给它准备了一条鞭子.在鞭子的鞭策下,陀螺试着旋转着,奔跑着--它真的立 ...

  • 地牛

    地牛 作者:李广生 潮白河畔,真是个好地方.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越来越多的人,早晚来这里健身.休闲.健身的方式可谓多种多样,跑步的.打球的.跳舞的.练拳的,还有在器械上做各种运动的.也有一些比较特殊, ...

  • 我和外孙的“陀螺大战” ——家有外孙(17)

    一."爷爷,你在网上给我买'魔幻陀螺'吧" 有一天,外孙叫我陪他玩.我告诉他,爷爷在网上订几本书,马上就好,你稍微等一会啊.外孙安静地在旁边看着我操作电脑.过了一会,我说好了,我们 ...

  • 辛志坚作品:一只旋转的陀螺(外三首)

    诗韵依依 文学微刊 素笔为你写邂逅   素笔为己爱停留 一只旋转的陀螺(外三首) 作者|辛志坚  主编|幽梦静美       ◎ (一)一只旋转的陀螺 一个健壮的儿童在抽陀螺 鞭子高高扬起,有力地抽打 ...

  • 华州年关:我要在河里洗澡!

    腊月的日头,把慵懒的光热播撒在南何村的半塬上,地里没有要紧活,农人早在秋凉时就一冬天需要的干柴捡拾完备,这时月家家户户传出劈柴的声响. 进娃在下午三点左右的时候就开始忙活起来,他要给一个木陀螺安装一个 ...

  • 散文:掌上明蛋

    掌上明蛋 文/潇湘烟雨 玻璃蛋 玻璃蛋者,玻璃球是也. 玻璃蛋也叫溜溜蛋,因为大多数玻璃蛋都滑溜溜的,滚过的地方如果有层绵土,还能溜出一条极长的道道. 玻璃蛋是一种"万能玩具". ...

  • 卞阿根 | 抽陀螺

    [往期回读] "丁中广祥"2020年度运营分析报告 带父母进城   我是老前辈   二八大杠 抽陀螺 大桥镇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 ...

  • 刘明礼||​打陀螺

    打陀螺 刘明礼 晚饭后溜弯,走近一处街角广场,忽听到几声"啪啪"的脆响,还隐约伴有低沉的"嗡嗡"声.心中好奇,于是绕过去一看究竟--原来,是一位老哥哥在挥舞着长 ...

  • 难忘儿时我所玩过的民间游戏

    难忘儿时我所玩过的民间游戏 在过去的东北农村,在田间.地头.场院,在老百姓家的屋前屋后.炕头上,在村边的小河旁.大树下,勤劳的东北人民发明了一系列的民间游戏,劳累了的人们在休息的空余玩着民间游戏,这些 ...

  • 怀旧金曲《昨夜星辰》国粤双版本,流金岁月,难忘儿时追剧的夏天

    怀旧金曲《昨夜星辰》国粤双版本,流金岁月,难忘儿时追剧的夏天

  • 老北京的家常美食比肉还馋人:煮尜尜儿和炒窝头

    煮尜尜儿 我小时候,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工资低,生活都比较困难,餐桌上粗粮多.细粮少,每天熬白菜和玉米面窝头吃得"醋心",看见它们是"张飞吃豆芽---大眼瞪小眼儿&q ...

  • [黄石文坛] 姚建林的随笔《难忘儿时抓鱼的时光》

    难忘儿时抓鱼的时光   我的故乡在江南,童年时我们家住在一个国营军垦农场里.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阡陌纵横,湖塘水网星罗棋布.至今回想起来,我最难忘的还是小时候抓鱼的经历.   我家门前有一大片稻田 ...

  • 杨兰芳:难忘儿时的露天电影

    难忘儿时的露天电影 杨兰芳 如果要问我小时候对什么事最感兴趣?那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看露天电影.它所带给我的快乐和幸福远非其它事所能比,虽然过去三十多年了,但仍让我回味无穷.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 ...

  • 【“回首旧时光,放歌新时代”征文038】难忘儿时的酸辣鱼

    邵东市人民欢迎你 [旧时光品牌故事] 世上最快的事,莫过于时光的流逝.然而在似水流年.清吟浅唱中,必然有一段记忆,一种回味,在飘忽的岁月里流韵,恰如花开,明媚过后,成为永远,让你一次又一次感动和温暖, ...

  • 难忘儿时年(邱梦)

    小时候,每到过年我就特别激动和兴奋,因为远在外地的姑姑马上就要回来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交通还不是很方便,外出务工的人年初离家,年底才会回来.那时候也没有智能手机,所以亲人们需要熬过漫长的一年才能再度 ...

  • 闲说湘菜 7 难忘儿时味道

    闲说湘菜 7 难忘儿时味道 儿时的味道常常是相伴终生的. 记得童年的时候,我们家在洞庭湖东汊的汨罗江农场.1964年湘阴县一分为三,汨罗单列建县,农场也单列,后来变成了屈原区.我们小时候的生活习惯,和 ...

  • 散文天地 | 刘刚 : 难忘儿时舌尖味

    难忘儿时舌尖味 文 | 刘刚 有个朋友说,舌头是有记忆的,儿时觉得好吃的东西长大后仍然觉得好吃.他觉得没有什么东西比锅巴皮(烧制豆腐后锅底留下的一层黑锅巴)更美味,没有什么水果比冬萝卜更甘甜! 仔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