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芝待了3天之后,就有一个困惑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之中:西藏林芝究竟算不算一个优势产区?优势很突出,得天独厚的高原气候条件,能生产出独特的高档水果。同样一个“新红星”,在甘肃天水只能生产出2元一斤的花牛苹果,但在西藏林芝却能生产出20元一个的黑钻苹果。我今年3月份第一眼看到这个乌黑发亮的苹果时,就觉得西藏林芝可能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苹果优势产区。
劣势也明显,交通不便和劳动力匮乏造就高昂的生产成本。就像马天伟说的,如果这边的产品卖不出好价格,那是要“死人”的。如果从大产业大市场的高度去看这个劣势,也可以说这个产区的产品是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所以,当这趟林芝的行程结束后,我又对3月份萌生的预判持严重的怀疑态度。回程经过重庆,跟重庆奔象果业有限公司的掌门人宋豫青聊到这个话题,她深有感触地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交了大量的学费。比如说金秋砂糖橘,当时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早熟品种,一定要去光热条件最好的地区去种植,这样才能把早熟性能发挥到极致,所以我们第一个中试基地就放在云南河口。结果那里种出来的金秋砂糖橘根本就没有风味,现在种了4年了,又把树全部挖掉改种其他品种了。就这块基地,我们就交了五六百万的学费。”
“那广西南宁祯禧堂基地呢?”听宋豫青这么一提点,我想起今年年初在那里参加091无核沃柑开园仪式时,听他们聊起基地中金秋砂糖橘去留的尴尬。“那里还勉强,因为是起垄栽培,又是枳壳砧。现在10月份能上市的橘子还不多,最起码还能维持个二三年,但等江西、湖南一带发展起来后也没有优势了。”我去年就金秋砂糖橘的优势产区还和该品种的选育人曹立有过一次“交锋”,我的初步判断是可以作为中国柑橘栽培北缘地区更新换代的优良品种,就是奔象现在作为重点推广区域的江西、湖南以及陕西城固等地。当时这个观点还被曹立在朋友圈“臭骂”了一顿。“从我们自己走了这么多的弯路,交了这么多的学费来看,我觉得首先应该站在产业的高度,来综合分析哪个地方是最适宜的区域,就是你说的优势产区。第一种,是能生产出独一无二的产品的地方;第二种,综合成本最低,又是能产出优质果品的地方。对我们这种做规模化果园的企业来说,第二种才是真正的优势产区。”宋豫青说。“相当于追求最佳性价比,而不是追求极致的品质。”我明白她的意思。“对。另外,在最适宜的区域要找准人来合作,这很关键。有时你认为这个地方最适宜,但没合适的合作伙伴,那只能退而求其次了。我说的其实就是天时、地利还有人和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其实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方面。”宋豫青的这番言论让我对从林芝带回来的困惑有了新的认识。我们不妨从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来判断林芝是否苹果的优势产区。“天时”就是气候条件,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成熟季寡雨,灾害性天气少,这些都是生产好品质的气候条件。毋庸置疑,林芝得“天时”。
“地利”主要指交通条件,官宣的建园条件中也清清楚楚地写着要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建园,这方面林芝是个短板,或者不占“地利”。但如果放眼整个青藏高原,高山大川密布,地势险峻多变,土地资源是整个青藏高原果业发展的一个大瓶颈,而林芝所在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平原差不多是唯一的风水宝地。这让我又想起了“卡位”这个词。如果从这个角度分析,林芝在青藏高原又是占有“地利”的。
“人和”包含的内容更多。首先得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因为果园生产是一种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没有劳动力就没好产品,最好还是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这种“人和”林芝不占;然后民风还得淳朴,今年八月在云南昭通的时候,就有基地反映成熟季偷盗成灾,西藏是信仰圣地,这种“人和”应该占;还有政策支持,借着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东风,林芝在这方面也是占“人和”的。
于是,问题来了,西藏林芝到底算不算苹果的优势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