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手机变成孩子的学习工具

人是先天气质和环境结合的产物,先天气质与生俱来,而人的后天习性是通过吸收环境中的元素形成的。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通过控制环境来获得教育上的成功,除了人尽皆知的“ 孟母三迁”的故事,更有很多名门望族通过设计家风家训家规体系让自己的子孙后辈多代强盛、甚至是代代强盛,其中尤其以吴越钱氏家族,靠着自己独有的家风环境,从五代十国的钱王开始,至今强盛了一千多年,除了历代状元众多,近现代更是出现了人才井喷现象,钱其琛、钱正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钟书、钱复、钱穆皆是其后裔。钱氏家族的世代强盛有力证明了环境建设在教育中无与伦比的地位,设计好的环境,就是在给孩子设计好的人生,甚至是在设计世代子孙的美好人生。所以,面对环境中各种纷扰复杂的要素,我们一定要学会用策略加以控制,使其发挥其有利的一面,并遏制其不利的影响。

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很多人的育儿过程造成了困扰。人们对它的态度是又爱又恨、褒贬不一,有人说它是生活的好帮手、学习的好工具,有人觉得它是让孩子沉迷游戏的刽子手,最严重的莫过于孩子因为和父母在手机使用问题上产生冲突而轻生跳楼。智能手机亦正亦邪但又似乎不可回避,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才能不让我们幼小的孩子不受到其伤害?

既然智能手机作为一个大环境已经无法逃避且它也有好的一面,我们索性主动而为之,提前把它定义和驯化为学习工具,从小培养起正确的使用习惯,这样就能让它更多地变成服务者而不是破坏者。下面我将用亲身案例介绍我在孩子0-6岁时,如何通过控制环境变量,让手机变成孩子的学习工具,而不是游戏机、影碟机。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充分意识到手机使用不当很可能在育儿上产生严重危害。为了免于让孩子受到侵害,我在孩子6岁前通过控制相关环境加上语言催眠(手机使用理念),让孩子把手机变成了学习工具。具体操作如下:

(1)大人以身作则:大人绝不用手机玩游戏、刷剧,家庭成员如果刷手机时间没有控制好,我会进行提醒的。我觉得如果我们大人自己都没有办法在手机使用上进行克制,那么以孩子的自制力又如何能够战胜它?而且孩子行为上是向最亲近的人学习的,我们是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还是玩游戏、刷抖音的“榜样”,非常重要。

(2)定义手机属性:除了作为生活工具外,手机主要用于看知识性的内容如历史、地理、自然等纪录片等,并且每次这么做的时候同时用语言告诉孩子“手机是学习的工具”,重复次数多了,孩子的潜意识里关于手机的作用就被催眠成为“学习的工具”,孩子越小时进行语言催眠,这个观念就越深入孩子的内心(潜意识)。其实,互联网中有不少很棒的视听学习资源,我在开启孩子新的阅读方向的时候,有时直接看书孩子提不起兴趣,我就会找一些视听资源做过渡,先打开孩子的胃口,之后再引导去看书就很容易进行下去。只要孩子已经养成了爱好阅读的习惯,他其实不会只停留在视听资源上的。

(3)6岁前要严控:我在孩子6周岁前,基本不让孩子怎么碰手机,因为越小的孩子自制力就越差,记得在孩子4-5周岁时,即使是孩子偶尔用他妈妈手机翻看图片和照片,我都会要求停止。因为手机里的内容含量是丰富的,大人一不注意孩子可能就点到别的地方去了 。孩子能够被允许如何使用手机,必须根据孩子的自控能力大小来安排,在孩子的自制力还比较脆弱的时候,不要轻易去考验孩子的自制力,不要轻易让孩子面对诱惑,这是忠告。(备注,6岁后如何控制,请家长根据孩子自己自控力自行思考对策,每个孩子特性不同,所以没有唯一标准的参考做法)。

(4)投屏到电视上:为了在以后使用手机过程中不让其对孩子眼睛造成伤害,每次使用手机一定要将内容投屏到电视上观看,同时对孩子做语言催眠“为了保护眼睛,使用必须投屏到电视上”。

(5)培养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从知识中找到乐趣,手机就更有可能变成学习的工具而不是娱乐工具。 记得伟江老师之前说过,喜欢阅读的孩子,不太容易玩手机游戏。这里再引用厦门网友晓文的一段话:“其实很多沉迷游戏的孩子,一部分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亲子关系存在问题,孩子在虚拟世界才能找到安全感和价值感,一部分就是现实生活中没有发展出其他兴趣爱好,时间只能花在好玩的游戏上了,大人也一样,为什么刷抖音停不下来?主要还是因为业余时间比较无聊”。

(6)使用时间和范围控制:在开放手机给孩子后,家里的智能wifi设置和手机学生模式双重管控,孩子不能自行下载APP且每天使用总时长有限制,一开始就这么设置,时间久了,孩子就习惯这种模式了,他不会觉得有什么难受之处。

目前孩子刚满7周岁,我们在他6周半时给了他一个智能手机,孩子现在对手机的使用情况如下:首先,脑子里没有用手机玩游戏、看动漫等的念头,有时候看到其他孩子凑一起玩手机, 他凑上去看一眼发现是玩游戏,马上就离开了。其次,在开放手机给他使用后,用手机看了大量的历史、地理、生物知识和《汉字宫》、古诗视频等,手机真正变成了学习工具;最后,使用手机时,已经习惯性地会自己投屏到电视上观看

最后,针对手机使用的主动管理,越小实施效果越好,因为孩子在这时候还是一张白纸,可塑性强。如果问题已经产生了,再去改变环境和灌输理念虽然不一定能完全扭转,但环境的积极因素应该有助于减少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和频率,如果能在良好兴趣上加以同步引导,孩子能够从这些良好兴趣中找到乐趣,就能逐步减少对手机游戏的依赖,只是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长,父母需要更多的耐心对孩子加以引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