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双双遇难,丈夫四肢被砸断,头颅敲入钢钉,传世遗书令人肝肠寸断

90小花文学社 小洁


LIKE THE SNOW OF WINTER

革命伉俪,至死不渝!

在天愿为比翼鸟,

在地愿为并蒂莲。

夫妻恩爱永,

世世蒂良缘!

   人间的冬日,悄然而至,
   带着凉意的风丝丝缕缕沁入心间。
   俯瞰人间,山河无声,
   却以静默,
   对中国这片土地上的英雄儿女,
   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1928年3月24日,

  是她生命倒计时中,最后的三天时间。

她的名字,叫赵云霄。

23岁的她,正值芳华。可如今,只能握紧手中的笔,在这间狭小的囚室里,借着油灯微弱的光亮,准备写下一封留给孩子的遗书。

她的孩子,才刚刚出生不到2个月,尚未断乳。女儿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充满好奇地看着她。自打一声啼哭来到人世间,便出生在这监狱里。但婴童尚不知何为黑暗,何为酷刑,只知道母亲一抱,她就安安静静地躺在母亲的怀里,小小的手掌,紧紧地攥着她。孩子,就是上天对她最美好的恩赐啊。

就这样,静静地牵着孩子的小手,

  她闭上眼睛,在摇曳的灯光下,回忆起自己短暂的一生。

  1925年,是她此生最浪漫的时光。

受党委组织的安排,他们一群青年来到苏联,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那是一个童话般的国度,记载着她关于革命,关于爱情的最美片段。还有那年初到莫斯科时的冬天,在学校教室里,那双眼睛,她记了一生。

学校教室这种老房子,有着教堂般的高大木棂窗户,顶端是弧形。阳光照耀的时刻,室内就有一块透彻的明亮,看得到呈放射状的束束光线,纤尘毕现。

在不远处,一群一起来的同学中,大家都围绕着一个人在聊天。她不经意间望去,就撞上了一双目光灼灼的眼睛。那双眼睛,炽热,明亮,好像藏着一团火焰,而这火焰,又如同一只雀跃的精灵,飞进她的心门,在少女的心间歌唱舞蹈。在束束光线的映照下,她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句很久以前看过的一句诗。

“除却君身三重雪,

  天下谁人配白衣。”

那双眼睛的主人,名字叫陈觉。

她听闻他是个世家公子,父亲是当地的首富。但他自幼家教甚严,品行极高,在中学读书时,就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他经常组织着大家,参加爱国救亡运动。虽出身富贵,却毫无一点架子,谈起时事,高谈阔论,一呼百应,是他们一批学生中,最出色的一个。
陈觉和赵云霄,两个有着同样理想和抱负的青年,很快就相爱了。她回忆到这里,嘴角不由得浮现笑容。她想起,与陈觉在犹如冰雪世界的湖面上滑冰。她想起,他们在晨光微熹的校园里并肩读书。她还想起,他们在列宁墓前相约,有朝一日,定要一同看中国的大地上,插遍红旗......
1927年9月,举国上下,危机日益深重。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她和陈觉决定回国,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以一颗赤子之心,挽救中国于危难之中。
后来革命生涯中的东奔西走,辗转流离,甚至武装斗争,他们都丝毫没有半分恐惧与后退,一直凭借着勇气和智慧,与敌人一次次周旋。在1928年,陈觉还作为省委特派员,参与指挥了中共湘东特委组织的“醴陵年关暴动”。
随着枪声四起,她不由得问陈觉,如果有一天,我们也要牺牲,你会害怕吗?陈觉笑了笑,回答她,我们是在革命,光荣的革命者,是不会畏惧牺牲的。她望着陈觉眼中坚定的光芒,点了点头,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
1928年,天气逐渐转凉。那天天色阴冷,日光被湿润的风反复稀释,如同抽芽的桑叶般,浅得一碰就掉。是否天主早已看惯苍生的挣扎,所以在绝望的关头,缄默无声。
由于党内叛徒的出卖,夫妻二人先后被抓捕进长沙陆军监狱署。
严刑拷打,威逼利诱,敌人的招数轮番上场。她和陈觉都被折磨得遍体鳞伤。
  陈觉的老父亲,倾尽家财,变卖田地,想方设法营救夫妻二人,但都无济于事。此时敌人提出,只要提供组织的人员名单和联络方式,他们就能免于一死。陈觉听后破口大骂,“只图升官发财的狗东西,干尽屠戮工农、杀人不眨眼的侩子手!”
  敌人遂放弃劝降,最终“惩共法院”以“策划暴动,图谋不轨”的罪名判处二人死刑,但此时的赵云霄已有身孕,她提出,待生小孩后再行刑。
  回忆到这里,她的双手开始不住地颤抖......1928年10月14日,那是她此生,最悲痛的一天。
  世间万象面对人的苦难永远镇定自若。墙,仍是静默的墙,夜,仍是静默的夜。墙不会因为叹息而崩垮,夜,也永远不会因为哭泣就有太阳提前升起。此时,唯有杀身成仁,才能不负这一生的革命事业,才能为后来的同志们,铺就一条以鲜血浇筑的成功之路!
  那是她此生最后一次听到有关丈夫陈觉的消息,是他的死讯。听闻他昂首走向刑场,一如初见时那般少年意气风发。听闻侩子手将他们押上囚车时,共产党员们放声大笑,集体高唱:

我们的革命有钢骨的意志,
英雄的气魄。
我们要斩断道路上的荆棘,
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革命的暴风雨海啸般的狂吼
烈火般的燃烧。
叫一切不合理的制度毁灭,
叫一切反革命势力死亡。
为了后一代的幸福自由,
我们愿——愿把牢底坐穿;
为了庄严的共产主义事业,
我们愿——愿流尽最后一滴血!

  这首囚歌直冲云霄,
  与英雄的魂魄们一起回荡在岳麓山下!
  那封信,也是她此生最后一次收到丈夫陈觉的信,读来,肝肠寸断......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并蒂莲,夫妻恩爱永,世世缔良缘。她回忆起陈觉最后的信中这几句话,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尚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若是不抗争到底,革命谈何成功!黄泉之路,她已决心相随!

陈觉,你可知道,我给我们的孩子取名“启明”,就是希望他,能像一颗启明星一样,照亮黑暗的夜空,照亮革命前行的路。

  陈觉,你可知道,我爱你亦如你爱我一般情真意切,这短暂的人生,能有幸与你相伴,是我最美好的回忆。如今,这条革命的道路,我要与你一同斗争到底。我们,死也要相依。

  陈觉,你可知道,在未来的中国,我们的同志们,一定会走过这条我们走过的路,通往革命成功的那天。

  到那时,他们一定会举起星星之火,汇聚成燎原之势。未来的新中国,一定会历经一轮又一轮的流血牺牲后,换来一个旭日东升,其道大光的明天!

  天色快亮了。

  距离她行刑的日子,越来越近。

  她擦干脸上的泪痕,提笔写道:

在信中,她十几次地呼唤着她那幼小可怜的孩子,用血泪写成这篇传世遗书。信已成,她就此搁笔,囚窗中透出来的半缕月光照在孩子的脸上,孩子正睡得安详......

三天后,1929年3月26日,

  在给襁褓中的女儿喂过最后一口奶后,

  赵云霄从容就义......

后记:

身处和平,我们已经很难想象那个年代的革命者们为了寻求真理和民族解放,需要付出什么。

陈觉、赵云霄烈士牺牲后,被祖父母从监狱接出后抚养的小启明,并没有像母亲希望的那样“长大成人”,而终因体弱多病在4岁时夭折。一个家庭就这样全部奉献给了革命事业.......

在后来为烈士迁坟的当天,一个意外的发现,让所有人瞬间泪崩。人们发现,陈觉四肢的骨节,当年全被敌人生生砸断。显然,这应该是敌人的严刑拷打所致。这还不算,在陈觉的头颅里,家人们还发现了一根巨大的钢钉,似乎是被人强行自天灵盖砸进去的。醴陵烈士陵园副园长杨云志及当地民俗专家证实了这一想法。在当地,的确有人死后天灵盖里若被砸进一根粗大的钢钉,此人将永世不能超生的说法。这一发现,足可见当时的敌人对革命者的残害有多么穷凶极恶!

如今,原长沙陆军监狱署所在的长沙市古潭街司禁湾深巷里,幼儿园的孩子们在阳光下追逐嬉戏,享受着和平幸福的生活。然而,历史并非过眼云烟。

  这两封泛黄的书信,作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在静静地躺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展柜里,接受着无数参观者的瞻仰。

2016年7月,醴陵烈士陵园迎来了陈觉与赵云霄的塑像。高2.5米的铜像坐南朝北矗立在西山之巅,这对革命伴侣又回到曾并肩战斗过的地方,再续前缘。他们不惜生命、坚守永不叛党誓言的故事,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传颂……

英雄烈士已故,

精神世间永存。

致敬这份感天动地的爱情!

作者:90小花文学社小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