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单元整体
结构化思维,单元整体备课是使用统编版教材之后经常被提及的词语。
我平时是怎么操作这个单元整体备课的呢?抓住单元要素,观察交流平台,然后再看看课后题。幸运的话,课后题有很明显的承接,那我能一套一套地就把单元整体讲给你听。
这样非常明显承接的出现在阅读策略单元比较多,普通单元偶尔有很明显的承接。
可是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童话单元时,没这么幸运了。
语文要素: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
交流平台:
本单元的课文及课后题目:
《卖火柴的小女孩》1.朗读课文。2.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之后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3.和同学交流你印象深刻的部分,说说你的感受。
《那一定会很好》1.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历了一段怎样的历程?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在牛肚子里旅行》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2.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默读全文,至少找出三处来说明。3.红头的旅行真是惊险。画出它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一块奶酪》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再说说你喜不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理由是什么。
我解读这四篇文章的时候,我觉得第一篇重在反复的结构,感受想象是现实的反应;第二篇重在童话的特点开始明晰;第三篇认识“科学童话”;第四篇,童话的特点,说出童话的主要内容。
如果用单元整体的结构化思维来看,我简略版的解读,哪里能够看到整体的影子?作为一个整体,本单元最终要实现什么?第一课要实现什么,第二课呢?第三课呢?那必须是要看到层级的推进。很显然,没有。
这里的没有,是教材编写时就没有吗?很显然,是我没有解读出来的。最重要的是,我没解读出来还把这件事情搁置在一边。
当我公开课展示《那一定会很好》之后,李校提出了“这一单元中4篇课文是什么关系?这是本单元第二篇课文,它是如何与第一篇勾连的?”对于这个问题,我思索了两夜,没有结果。(教后反思:如果你想成为他,你就想他一样思考)
我坚定地认为:第二篇就是需要点出童话的特点,第一篇《卖火柴的小女孩》并不能作为典型的指向交流平台第一条的文本。这就是《那一定会很好》这篇文章存在的意义。
李校围绕“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这9个字背后蕴含着什么,进行了灵魂拷问。
第一个词语“感受”,你如何来理解“感受”这个词语?
学生对于童话是有基础的,这个基础仅限于他们已经阅读过童话。对童话的“感受”是有的,但是并没有浮于水面。那么这一单元教学,就是要启动学生的元认知,明晰童话的想象,明晰童话的想象是丰富的。(也就是把学生的无意识挖掘出来,变成有意识。)
接着,我插嘴:前几天,我在思考神话故事中的想象和现实中的想象有什么不同,其实与童话故事中的想象也是存在着差别的。那么这个差别在哪里?如何区分?(我很汗颜,自己同时困惑的两个这么接近的问题,没有进行连结思考。)
第二个“丰富”是什么意思?丰富的下位概念是什么?
丰富指向人物。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具有了人 的特征,像人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同时它还是有自己物的特点。这才有了我们情节的有趣。
丰富指向情节。同时,我们要关注到,这些有趣的情节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有现实的投射的。
(这个问题,我有过这方面的潜意识行动。备《那一定会很好》的时候,我寻找作者的资料,想弄明白流火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但我仅仅是围绕着这一篇的思考,并没有一类的意识。结构化思维缺陷的典型特征。听到“现实生活的投射”,我想到神话故事也是现实生活的投射,中外神话在主题上相似,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神话故事的 神奇在哪里?就在凡是人力不能战胜的,人类社会所需要的都在故事里能够实现。同时,实现的过程也和人的生活一样,需要曲曲折折。神话故事的神奇)
第三,《那一定会很好》和《卖火柴的小女孩》两篇文章是怎样实现为单元目标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