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春 锦:汉字的科学性与儒学学习方法

汉字的科学性与儒学学习方法

熊 春 锦

课堂录音整理稿

2006-6-3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今天这一堂课,我们主要想共同地探讨一下汉字的科学性与儒学学习方法。

上一次我们在讲课的时候,很多的同学都能够掌握我们自己讲学本身的特点,也就是能够同步地将心身口意都同步进来。有的同学写了自己的深刻的感悟体会,就感觉到我们自己的学习方法、实践方法,的确是大道无所不在,无处不在。方方应验、处处感现到都能进入到我们的心身之中。我们有的同学就感觉到,我们在讨论婴儿的教学方法之时,只要我们的心和身与这个课堂同步了,感而遂通了。那么自己也就真实地进入了“抟气至揉,能婴儿乎?”的状态。

但是我也发觉,我们很多同学并没有真实地弄懂什么叫“感而遂通”,而还是仍然固执地把过去十年、二十年的那种模式,牢牢地放在自己的心身之中。不懂大道,如何去体悟大道,如何去校正自己的德,这无疑会大大地阻碍我们心身真实的进步。

我们切不可以忘记,我们所有对《德道经》的研究、学习,关键是在如何实践,如何将心和身——特别是心,融入到无处不在的大道之中、德性之内,来使我们的心身、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发生一个同步的根本变化。

例如,我们今天的讲课内容,将带大家步入到汉字的殿堂之中,漫游在一个巨大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之内。我们还将讨论儒学学习方法和老子的学习方法,以及道医学习的方法。我们是否能够真实地融入到其中,将这些内容同频感格真实地同步实践,进入我们的心灵之内,我们将拭目以待。看看种瓜者得瓜,种豆者得豆,各种滋味也就在各自的心头了。

一、  汉字是慧智和谐的科学发明

德慧智教育,是一个高度重视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理念,是培贤育圣的教育理念,是与老子同在、与孔子同在、与道德同在的教育方法,是同步开慧益智使我们的生命具有科学创造力的教育方法,是使人生六阶段发展尽可能符合自然大道客观规律的教育方法。

德慧智教育,遵循老子“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的教育和实践理论和方法,高度重视德慧智教育的每一个细小环节与生命中道医生理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深入研究探讨与教育相关的细节。

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下汉字。由于对于汉字这一部份,我们在原来的讲义中受到时间的限制,没有全部地纳入到上课的课程中讲完,因为下一步准备出版正式的文字性内容,这一块内容需要及时地补充下去。我们对汉语语言讲得比较多,对汉语语言的科学性作了一些探讨,但是对汉字是一笔带过。今天,为了使我们的德慧智教育的理论更为完整,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汉字我们专门抽出这点时间,把必须补齐的内容给大家介绍一下。

对于汉字,我们其实远远没有发现它的全部的科学奥秘。我们汉字,同样是诞生于中国古代文明中一元四素方法论的大系统之中。汉字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中充分运用“象”的典型,象数理气中是第一位以象表数、表理、表气最杰出、最全面的科学结晶。象形表意是汉字外在最精美的部分,是给我们视觉第一感观的这一部份,是给我们听觉当中产生深刻联想的一部份。

汉字文化的发展中,本身它经历了六大阶段,从甲骨文、钟鼎文(金文)、大篆、小篆、繁体、简体的六大发展时期,一谈到这个“六”,大家就应该注意了,它实际上就是全息地在展现着老子所揭示的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性,是与道治、德治、仁治、义治、礼治、愚(智)治的不同发展时期相共鸣的。这个“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自然规律,在汉字本身的发展中,也同样呈现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在汉字本身的发展中毫不例外地印上了时代发展的深刻的烙印。

汉字中所包含的并非仅仅只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符号,其实每个汉字都可以看作是一幅精美的全息图画,它们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大慧大智的结晶和载体,是启迪后学者慧识与智识的灵符。中国文字,就是慧智图形、全息画卷。

汉字承载着中国古代文明的灵魂,维系着民族发展的命脉,是民族文明发展的食粮和丰富营养。如同上面以前讲过的有关水结晶科学实验和对语言进行的科学研究结论一样,如果我们开展对中文和西文视觉的对比科学研究,我们同样不难发现其中的明显差异。中文与西文在大脑中对视觉中枢区和视觉辅助区的作用点,肯定都是与西文不同的。其中整体把握阴阳,执两用中,慧智双运,都是汉字的重要特点,这一特点最终必然会被科学界所发现。

中文字形,由于具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等丰富的内涵,而且将形、音、义三位一体地整合成在一起,成为一种完整的信息模块,对大脑的综合作用就构成了系统性和整体性以及全息性,其功用同样是有利于启迪智慧,双向同步开发我们的慧识和智识。

修真生理学中的性线和返天镜的奥秘,都完整地包含在其中,只待科学的发现和验证而已。因为中国古文化,方方面面无一例外地都是源于道和德,以仓颉为代表的古圣,在造字的过程中也毫不例外地遵循着一元四素方法论的全息观,是从象数理气这个全息整体观来发现发明创造了中国的汉字。

慧观与智观高度统一和完美的结合,这就是祖先们科学创造文字的前提和基础。仅仅从日本科学家在水结晶试验中发现的一个共性现象——也就是“水”字共性现象,也就形象直观地证明了中国汉字是慧观下创造的结果,是深度的慧观,是现代人还无法达到的细致入微的深层次的慧观。他们的慧观,已经达到了现代科学仪器需要500倍放大高速摄影的频率才能捕捉到的信息。然而,古人却已经能够通过他们自身的深刻观察,发现我们现代科学才能验证的结果。

汉字的起源,据史传初始为仓颉所创造。仓颉是黄帝的史官,相传他有四只眼睛,是一个半神半人的特殊人物——这是现代人给他定义的“半神半人”。所谓“四只眼”,按照道医学的观点和修真生理学的观点来说,大都是指他除了具有一双肉眼之外,还具有慧眼和天眼的能力。他根据日月的形状、鸟兽的足迹,观之于物,而用之于心,创造了以“象形”为主要特征的汉字。

据说他创造汉字时,天地为之震惊而“天雨粟,鬼夜哭”。这就是说当时上天喜悦文字的出现而祝福,因此降落大量的小米以庆贺。但是鬼魅看到人类有了文字以后,必然智慧大开,再也无法继续进行操控和愚弄,它们将会失去供养的衣食,也就只好抱头痛哭了。

从历史的角度看,复杂而庞大的汉字系统,不可能全部由一个人完成和发明,仓颉应当是首创者,他在搜集、整理、统一和规范上是主持者,他对汉字的产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荀子·解蔽》中曾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由于传说中讲他具备四只眼,这一现象应当并非单纯的溢美之词。那么他运用这种天赋的能力,运用大智慧,在慧观与智观同步的状态下,创造出具有慧与智同步性的文字——汉字,从而使汉字具有无穷的魅力,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也就是顺理成章,不可否认的事实了。

汉字(甲骨文为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其它的比较著名的两种,是古埃及的圣书字和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但是世界上其它象形文字,它们都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唯独只有汉字以它无穷的魅力保存沿用至今。

在我们的历史上,人们感念祖宗们的发明创造,缅怀仓颉的巨大贡献,从南北朝时期就开始纪念仓颉,仓颉就被人们排入圣贤之列,而受到炎黄子孙们的膜拜礼敬。

汉字的发明,使中华民族从结绳、刻契、图画和口传的信息记载方法中,完全解放出来,使中华民族进入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这一发明,给我们的民族带来了勃勃生机。

二、  汉字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也是使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凝聚在一起的一个强大的无形的有形力量。这,是中华民族有别于其它西方民族的重要差别,一个力量的基础。

汉字最巨大的功能,是维系着多民族、多语言的共同认同。

中华民族在东方这块土地上,能够维持五千年而不出现分裂,汉字的功德无量!只是需要我们去认识到这个特点,认识到这个重要的作用。在东方这块土地上,虽然都是中国人,但是却存在着近百种的不同方言,甚至百里之内,村与村之间的方言都不相同,像福建、浙江那些地区,走上四、五里路,从这一个村子进入另一个村子,他们的语言都互相不通。如果听他们说话,他们自己之间有的都听不懂,这是我们中国的一个特点。这种方言的差别,远远超过欧洲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语言差异性,那的确是这样。在整个欧洲,很多的民族、很多的国家共同处在欧洲这块土地上,但是他们语言的差异性,与我们的方言差异性相比,那是小巫见大巫了。

但是,我们看一看使用拼音文字的国家。例如,显赫一时的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他们为什么在历史上很快四分五裂?因为罗马帝国在使用拉丁语书写自己的方言时,就自然地出现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等,都在使用这个拉丁语;但是到了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域时,受到方言的制约,也就改变了这种拉丁语的写法,因而就出现了法语、意大利语。随着罗马帝国的消亡,拉丁语也就自然开始消亡了。然而,为什么这样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五千年以来始终没有出现像欧洲那样的现象?因为文化不同,因为文字不同!我们所使用的是方块的汉字,而不是拼音文字。

这种现象,的确是反应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这种功劳,的确与汉语独特的方块文字的信息特点密切相关。因为,汉字具有一个拼音文字未能具备的重要特点——表意不表音,这与拼音文字完全不同。

我们的汉字,不论是镌刻在龟板上、还是铸造在青铜器上,无论是刻写在木简上、还是竹片上,也不论是写在后来的帛绢上、还是书写在纸张上,七千年以来汉字的形态在变,但是汉字表意不表音的重要特性却始终没有变,“书同文”这个统一文字的特点没变。不论我们汉语的语音和语法在历史上如何在任何地区发生变化,也不论各时期、各汉语的方言如何庞杂,书同文这一特点始终有效地维持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和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汉字表意不表音的独特性,是汉字能让各类语音共享的工具。任何语言都能够共享,包括西方世界将来都可能将汉字作为可以共享的文字。世界上的象形文字众多,汉字却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全面保存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古老的文字。

象形文字,是诞生于人类文明发生的源头泉点之上的最古老的文字。从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史迹来看,世界各民族都诞生过自己的象形文字,只是这些象形文字各不相同,各有特点,没有汉字这样的完美的特点。

例如,古巴比伦民族、苏美尔民族、古埃及民族、玛雅人都有使用象形文字的文化源头和历史遗迹。而且,从欧洲考古的岩画遗迹来看,欧洲的先民同样也曾经使用过象形文字。现在风靡全世界的拼音文字,只是在三千年前才由腓尼基人所创造的文字形式。很可能就是因为拼音文字的推广运用和取代,才导致了欧洲象形文字的彻底消失,从而产生了整个欧洲历史文化辨识的严重断裂层;使欧洲人无法追溯到三千年以前,去解读和认识自己的历史文化。例如,他们对四千年以前,出现在不列颠的圆形石林和克里特建立的克索斯城的文化背景,迄今为止还是模糊不清。因为看不懂,因为他们使用拼音文字,根本无法辨识自己祖先的象形文字。

进入历史的长河,探讨世界各民族的发展史和消失史,特别是根据老子“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的研究方法进行探索,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带共性的现象。

什么共性现象?就是语文和宗教是世界上每一个民族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两大基本元素。但是对中华民族来说,语文的“语”和“文”各自独立,语和文这一元素,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远远比宗教这一元素的作用更为强大和重要。中国文字对民族的凝聚力,比宗教所产生的凝聚力似乎更加“无声胜有声”。汉字之所以对中华民族的凝聚起着无比巨大的作用,就是因为中国的“语”和“文”是脱节的,是分离的,是可以各自独立存在,而又被各种“语”所共用的。这,就是汉字传神之妙的一个重要方面。

所以,我们中华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如果一旦废止汉字的使用,而用拼音字母来书写汉语,虽然能够在一段时期内强行通用,但是由于所拼读的方言各地必然不同,拼写出来的内容也就无法共同进行交流,从而也就会迅速地各自构成方言文。那么,中华民族的统一性也就必定不会再长期存在,整个中国就会自然地因为“言”而不能同“文”,各地就会自己主动地将自己的民族分割成许多小国。

这一危险的现象,我们由于没有细致入微地进行研究,在近代曾经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差一点自毁国宝。早在三十年代,就有些激进的学者认为:“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是“劳苦大众身上的结核”,“倘不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甚至有的人还说:“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

看看,在当时三十年代,那种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甚至要对汉字进行彻底革命的精神,那真是口号响彻天下。在这种西学东渐强势潮流的推动下,对传统文化的“去其糟粕”已经形成大势,因此在五十年代国务院就曾经修改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准备废除汉字,“走世界共同的拼音化道路”。当时的构想是先用拼音来进行注音,帮助人们识字;等待时机成熟以后,再废除汉字用拼音完全取而代之。所以才在汉字未被取代之前,先贯彻汉字简化方案,并且同步推出了取消异体字,废除繁体字。

这种愚智时代“言古愚而实己愚”的文化潮流,自然地会产生自毁文化的举措,没能逃脱老子所断言的“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的科学论断,这种现象在我们历史上的发生,也是毫不奇怪的现象,是社会发展离道失德现象的必然。

然而,我们民族所大幸的是《易经》和《老子》的思想在默运之中挽救了中华民族,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完整性、延续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是电脑的诞生和电脑汉字输入法的问世救了汉字。而电脑诞生的理论,正是源自于《周易》和《老子》的理论。虚无的道道无诞生万有,运用德一就足够了。电脑正是架构在这个虚的“”和有的“1”这个二进位制数学模式之上。有了电脑,也就诞生了汉字输入法。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电脑输入汉字的速度,绝不比任何一种拼音文字的速度慢。这种现象粗看起来好像是“电脑输入汉字”挽救了汉字的命运,但是深思起来,还是祖先们的大智慧思想挽救了汉字,汉字本身结构的科学性挽救了自己,而且在二十一世纪必将会全面登上世界文明发展的共享舞台。

文字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代表着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水平。近代随着信息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电脑技术的普及,科学家已经在开始寻求一种能够满足全球通用的文字。然而,要想能够承担起国际通用语文,就必须用意符而不能用音符;因为世界各国以及各地的语言千差万别,因而只有能够超越语言障碍的表意符号、表意文字,才能够被全人类接受而共同使用。

然而我们看看,汉字就具有这个特点,中国的汉字却恰恰天然地具备着这种表意不表音的特性。在历史上,整个朝鲜使用汉字,到现在为止南朝鲜还保留着一部分这个特征。在历史上,日本这个民族也在长期使用这个汉字,只是到了近代才产生了他们的片假名。越南同样长期使用汉字,也是后来才改为他们自己的文字。因此这个特点,就充分地说明汉字能够被各民族所广泛使用。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发者将目光投向了我们的汉字。

在信息全球化的迅猛进程中,我们可以拭目以待,汉字很可能发挥它本身所携带的科学基因作用,成为全球通用的语文,因为汉字已经是全球唯一尚存的符号文字。因此,我们可以预言:21世纪,将是一个汉字传遍世界的世纪。这是我们祖先们的自豪,倒并不是我们现代人的自豪,因为我们现代人差点毁灭了自己民族的奇珍瑰宝。

在历史的进程之中,电脑和汉字输入法阻止了无知和武断地对汉字进行废止的愚蠢行为,这是民族的万幸。否则,也许我们将再也看不到精美的方块字,而只是满纸的拼音字母了。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因为“语”和“文”的各自为政所产生的九州解体、中华百国,民族的分崩离析也就在所难免,而文字改革者也必将成为民族的罪人。

庆幸之余,我们不能不进行深刻的反思,我们对自己民族的道德传统文化到底知道多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是真正智知古人,还是只停留在愚知古人的状态之中?我们的自知到底是明明德之明?还是蒙昧无明?汉字在近代的命运,的确可以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我们到底是不是处于愚知时代?值得我们沉静地反思;应不应该进行道德的复兴、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我们应该进行反思——沉重地反思!

三、汉字是开慧益智型的文字

由于我们近百年长期不读圣贤书,不进行经典诵读,不知、也不用“道可道”的方法。这个“可”的方法我们解读不出来,或者有人敢解的话,也被视为一种迷信。不能够主动地去“与古人居与古人谋”,修身格物致知,也就根本无法感知我们祖先的大智慧,无法明了仓颉凭着四只眼所创造的汉字是大智慧应用的结晶,是开慧益智的工具,是符合自然根本规律的发明创造。

我们有些人仅凭一点后天的可怜的愚智,就想当然地去否定祖先们在大智慧状态创造的传统文化,自视为科学的卫士、反糟粕的英雄,梦寐以求欲置道德传统文化于死地,整天想着全盘西化而后快,才能遂其个人心愿。但是,科学是无情的,天道是无情的。真正的科学工作者,不是嘴皮子道,也不是仅靠名气混名利的“批评家”、“理论科学家”,而是脚踏实地进行研究的实践者。

我们看看,在1982年5月,著名心理学家查德林博士发表在全球最著名的科学杂志《自然》的文章,在世界上曾经引起强烈轰动。当然,这个轰动在国内没有形成什么大的轰动,但是余波是存在的。外国科学家们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汉字并不是糟粕,而是文化科学的精华。他们用无可辩驳的科研成果,说明中华民族的聪明与汉字结构有着密切关系,也就是说汉字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由于人的左脑管逻辑,右脑管艺文,当中国儿童学习汉字时,无意中就在开发人的右脑,使其更聪明。我是不太苟同“无意”这种说法的,仓颉造字时应当是在运用自己深邃的慧识,有意地进行发明创造,将智识与慧识双运,协同地创造汉字,从而给中华子孙留下了开慧益智的工具。

查德林博士对英、美、法、西德、日本五国的儿童的智商,进行了全面的测查,发现欧美四国的儿童智商平均为100,而日本儿童的平均智商为111。在那个时代,日本儿童之所以高出欧洲,原因在哪儿呢?其原因是因为日本儿童学习了汉字。

无独有偶,日本的石井勋教授也进行了研究,他在其《幼儿智力开发法》一书中指出:经过多次反复的测试,得出来的结果是,日本的孩子小时候如果不学习汉字,他们的智商也和欧美儿童一样是100。但是学习了汉字的儿童,情况就不同了:如果从5岁开始学起,到入学前一年,智商能达到110;要是从4岁开始学起,学两年,智商能达120;若从3岁开始学习三年,智商在进入学校前就能达到125至130。

这个统计数据说明了什么?——既说明了汉字具有益慧开智的巨大作用,同时也说明了越早学习汉字越能有效地提升智力的水平。你说,汉字是不是应该成为世界各民族共享的语言工具呢?!它的确存在着这种非常强大的、提升我们智力的魅力。所以,根据这些科学研究结果,许多欧洲国家相继展开了儿童学中国汉字的热潮。一位法国教师,就曾经说过:“教法国孩子学习汉语文字,主要目的不在于掌握另一种语文工具,而是通过学习汉字来开发法国孩子的智慧。”可惜,我们自己却没有重视我们文化当中这些宝贵的附件,没有从这个“细”当中去研究,没有从“易”当中去研究,就将自己的汉字几乎扫地出门。

另外,根据(《羊城晚报·新闻周刊》188期)曾经有篇报导,我以前曾经讲过,在这里再啰嗦一遍:一位名叫米尼的少年,因脑外伤不幸患上了失读症。——这个失读症、失忆症在西方发病率比较高,而可能就和它这个拼音文字有关;但是在中国根据医学统计,这种病在中国的发病率比较低。这个失读症、失忆症,主要表现在西方人身上比较多。费城的心理学家就尝试用汉字来治疗米尼的失读症。他选择汉字也是由于医学统计的调查结果,他发现中国人不容易产生这个失读症、失忆症,而西方的孩子们却比较容易产生。他一比较以后,就感觉到中国的文字是不是有一种魅力,是不是有治疗作用;他就作了一种尝试,用这种方法来治疗这种失读症。他在一张纸上,上行写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子,要求米尼看着汉字读出英语句子来。结果,奇怪的效果就产生了,米尼毫不费力地把英语句子读了出来,然而以前米尼单纯看着英语的拼音字母时他是念不出来的。在方块型汉字的魅力的不断“提醒”下,米尼慢慢恢复了阅读英语的能力。

为什么会这样,说不清道不明吗?不是,是没有进行研究而已。汉字是一种全息的符号,它对大脑的刺激是双侧同步进行刺激,左脑、右脑它是同时作用,只要看着它,眼神经接受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在大脑的两侧都能产生放电。所以,美国一些专家已经感悟到,汉字不仅有书法上的节奏感、线条美,而且方块汉字的“形”——这个形态、,这个象形能传递丰富的理性信息,既有猜读的可能性,又有联想的余地,更充分均匀地使用大脑的两半球,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已有人提出以学习汉语的方法,来提高西方儿童的智能和老年人的康乐水平。这个方法的提出,那就是在利用汉字的魅力。在西方,老年痴呆特别地多,儿童智能低下,失忆症比较容易发生,所以他们就想出这个用汉字进行治疗的办法,从而达到提高他们健康快乐的水平。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那也就是前面我们所谈到的甲骨文和金文,是商代中后期(约公元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汉字,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不同于用字母把语言的音素或音节显示出来的表音文字。如英文,它就是用音节音素来表示。这一特点,在经文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澳大利亚的卢遂现博士,还在他的科学研究中发现:“汉语文的语法最符合数学的语法。”这一点很重要,他的这个发现也很重要,因为我们曾经讲过谁如果能用数学解码万事万物,那才是最科学的。至于数学呢,“数学只有10个数字,能表现一切数值,一是靠层层灵活的组合,二是靠变动符号的次序,三是靠一数多性。汉语汉字正是依靠这三条(数学的这三个方面),只有7000左右个字即可应付现代社会的一切方面,这是中国儿童数学智商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看一看,我们中国儿童数学的智商的确是很高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经常是拿冠军的。

我们说汉字是全息的画卷,汉字的确就是古代文化当中一元四素研究方法论的结晶,汉字中包含着“象、数、理、气”四元素的全息内涵。只是这种象、数、理、气的内涵,我们现代人没有去注意、分析、研究、认识。这种象、数、理、气的内涵,不是虚妄的空穴来风。我们的汉字能够用科学的无冕之王数学来进行解析的学问,那么它肯定无疑就是最科学的成果。汉语文的这些象、数、理、气特点,都可以从外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中轻松地找到答案。

世界在全面了解中国,逐步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和文化与科学,而我们自己却又在干些什么呢?……

四、汉字是道德文化的记录

汉字,所反应的是古代圣贤们的天人合一观和道德自然观。

这个特点,我们一定要牢牢地把握。当我们对这个天人合一观还没有接近古代圣贤们的时候,那么就请你不要对我们的祖宗指手画脚!汉字是道德文化的全息记录。汉字是现今世界上硕果仅存的、唯一能够象形和表意的文字,它的一笔一画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信息,诸如造字时的社会道德风貌、社会发展状况、经济活动现象、文化思潮特点等丰富的信息都包含在其中。如果我们走入六大时期汉字的历史长廊之中,走进汉字,辨识汉字,解析汉字,我们就不难发现每个字都是一个艺术的珍品、全息的画廊;就如同迈入了中华文化的历史博物馆,步入了古人道治与德治心灵的长廊之中,深刻体悟到其中道德的真谛,真是使人流连忘返,抚案赞叹。

但是,从汉字的不断演变中,我们的确也能够十分清晰地看到人们在社会中逐步离道失德的足迹。在社会发展的六阶段,就从汉字变化沿革的这个轨迹中,我们就可以看到社会的共识与古人的道德境界渐行渐远的脉络,使人喟然长叹!特别是如果展开近代简化的汉字,进行比较分析,不难发现我们近代人离道失德状态的严重性。的确道德的底线就在我们的足下,愚智的特点和现象跃入眼帘而令人怵目惊心。“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的现状,完全应验而没有遗漏。

下面,我们可具体解析几个典型的字例,可能大家也就不难产生这种同感。产生什么同感呢?这个同感,就是要尽快地恢复我们的道德文化,振兴道德,复兴道德,振兴中华,建立和谐的社会。

我们先分析一下这个“道”字。对于这几个字的分析,我只是开个头。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也可以自己选择一些字,走进历史的长廊之中,去分析“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汉字变化的轨迹。

“道”字,《说文》里解说:道,所行道也。从辵(chuò),首声。

在这里要提一下,《说文》是目前我们保存比较好的对汉字解析的一个字典。但是也要注意,《说文》里面并不是对每一个字的解释都是正确的。我们只有从甲骨文到简化文都全面了解以后,再来看《说文》,我们才能产生比较客观的、更为正确的一些对汉字的解析。在这里,首先强调一下:《说文》既要作为我们的一个重要的参考字典,也要注意到《说文》中的言未尽意和并不十分准确的那一部分。

甲骨文的“道”字,挺 有意思,完全与现在的“道”字不同。这个“道”字,首先是看中间。中间下面,是人的头部——整个头部的象形;头的上方,则是用了一丨带了个弯,还有另外一个带了弯的,这象意与天相连接的气路,是一个气路象意符,非常类似于丹道学中的外丹脉;这是甲骨文“道”字中间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头顶上画了几条脉络与天相同。四边外围的上下左右,用了几笔来象意四通八达,无处不通。

甲骨文“道”字的象形表意非常清晰地表明,人通过头顶与大道相同,天人合一,就能四通八达毫无滞碍,明明白白,天人合一就是道。达到了天人合一,那么你也就得道,是这么一个象意在甲骨文中的象形象意表述。

那么到了小篆的时代,进入了小篆阶段以后,小篆的“道”字,里面就是一个“辶”、一个“首”。

其中的这个“首”字,并不是现代的这个“首”。下面,同样还是人的头面部和梳理过的头发;上面,在这个头顶之上则有三缕冉冉而上与天相合、相通的气流。这三缕气流,并不是某些学者所解释的头发,因为中国人的头发从来就没有过竖长朝天的“发型”。那么在篆体中仍然保留着这三缕气流的波状笔法,毫无疑问,还是在保存着甲骨文“道”字的象意;而且,我们仔细去分析这个小篆的“首”字,它的头面上部本身用了一个非常艺术的弯曲的波,来代替了人头顶上的头发。你们可以看看我写的那个“尊道贵德”的篆体,实际上就可以看出那个头发在里面,并不是不在里面。它上面的三股气流,完全是保存着与天相通天人合一的这样一种象意。

这个“道字”本身,就充分记录着:如果要想知道、证道、有道,所行的道正确没有错误,要想步入正确的人生之道、道生之路,就必须进行天人合一的实践。“道”字,也就是在告诉人们如何在天人合一的状态中,彻悟自然真理,掌握社会变化的规律,穷通人生的哲理,明白人生的真实意义;从而建立符合自然根本规律的人生观,并且通过人生中符合道的真实实践,进入道生观,使生命获得升华,步入到大道的境界之中。

这个“道”字,从古代甲骨文本意的天人合一的境界,退步地演化成自己处在阴阳之中,寻觅人生之路。我们看一看现在通用的这个“道”,也就是说简体的这个“道”是不是这样?就是说两点“丷”、一横,下边再加一个自己的“自”,这就是象意自己处在阴阳之中、天地之内,寻觅人生之路。从甲骨文到小篆,再到现在的“道”字,我们从中就可以聆听到、感受到社会和人们离道失德脚步声。

到了近代以后,我们曾经又再次简化过这个已经不能再表述原意、真意的“道”字,本身我们运用这个“道”字已经降格了,已经离道了,离开了道的原意了。这个“道”字,我们也曾经在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中简化过它,怎么简化的呢,我们看一看,我们曾经将“道”字的这个“首”简化成一把杀人的“刀”字加上一个走之的“辶”。

这个“道”字,让人一看就紧张,就容易解读成为:杀开一血路就是“道”,这不就是天下为私时代的写照了吗?!哪里还有真道的存在呢?我们可以想一想看,简化后的象形与表意的内涵中,还能寻找到一丝一缕的“道”味吗?这个简化字后来虽然并没有真正执行,但是其中折射出来的心灵人文素质,却已经一目了然了。愚智时代的确已经在心灵中彻底地离开了真道,人类的精神世界已经不知道道为何物了。仅从这个甲骨文“道”字简化的这样一个历史脚步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人类的离道失德。

我们再看一看,这个“德”字。

德——德

“德”字的甲骨文字形,左侧上方是一个“∨”,下方是一个“>”。这表示的是什么呢?也是在表示能量和气流,表示能量在天地间从天下降。人们接受到这个能量后,又将这个能量布施施舍出去。所以甲骨文“德”字,就用这个“∨”,放在左边,天德的能量下降,人承受以后再布施出去,在天地之间,在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双向互动。在“德”字的右边,下面是画上一只“眼睛”,“眼睛”上面又用了很长的一条竖直的线,那也就是说我们的眼睛看着天上,接受天上的信息,表示要照着天意大道规律去为人行事。当然,这一“丨”也含有正直的意思。这只“眼”,我觉得并非肉眼,而是指的慧眼。这个甲骨文的“德”字,就非常地完美,非常深刻地表述了德的内涵。这个德能是大道所生,德能又长养万物,从天获得而又释放给万事万物,我们只要用自己的慧眼保持与大道的一切联系,去遵循、去观察、去捕捉这种规律性。凡是符合天道、符合大道的,去行、去思、去想,那么就是德。

那么发展到金文以后,金文则在此字的右下侧加上了“心”字。用这个“心”字,来表示用正直的心去为人处事。这个“心”字加上去以后,我们现代人看了,好像比较容易理解,但是从“象数理气”整体观上去观察和通过我们本身对道德的实践去体悟,这种改变也就充分表明了,人类已经开始离道失德了,已经进入到需要用心去做的状态了。这种用心去做,与甲骨文时期的人们不动人心后天意识,只用心灵的窗户直接去“望而知之”地去做,也就显得明显地退步了。——是不是这个道理?

这个“心”字,在小篆中是象形字。中间像一个心,外面像一个心的包络。“心”字的上边向天敞开,象意着心扉完全打开,遵从天道的无私。要用心去做了,要比那个无心也无意、没有心、忘我、无私无欲的那个“德”,也就又下了一个大台阶了,退步了。对“德”的感悟,是需要用心去约束自己去做。通过这个心,来正心诚意地运用这只眼,来去观察天地的自然规律、大道的自然规律而行动实践。这,就是又下了一个台阶的表现。《孟子》也说过:“心之官则思”。

小篆的“德”字,则是“彳”加上“悳”,上面是个“直”,下面是个“心”。此时的象形表意,就成了:直心为人处事,不含私心贪欲行事,能量自然流动双向互惠就是德。这是小篆的“德”字,又发生了改变;这个“直心”是德,不发生转弯抹角,用这种象形方式进行表意。到了繁体字以后,这个“直”也做不到了,不能遵行了,就开始转弯抹角、藏私夹欲了,那就要用十种善心四大行为准则去规范制约了,开始强调一心一意去实践十善心的实践和四项准则,才称得上是德。这是我们现在还在使用的这个“德”字。我们将这三个“德”字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到我们的社会真的离道失德了!

“德”字,在汉代《说文》里解释:德,升也。 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就单纯是一个“升”吗?我觉得他解释得并不准确。当时,他们觉得“德”字的本义,有升高、升华心灵品格与能量这个意思,实际上只是解释了“德”字内含的一部分而已。幸亏《老子·德道经》流传下来了,告诉我们这个“德”字更深刻、更全面的内涵。

《周礼·地官》中说: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我们解析这个“德”字的篆体字时,可以看到它由“彳、十、四、心”共同组成。

“彳”,《说文》:彳,小步也。象人胫三属相连也。谓股、胫、足三属。这也并不是一种错误的解读方法,但是离开从能量、从天德的布施下降和这个能量向外的这种施与、施舍这种意境的话,就相差一定的距离。小篆字这个字形象“行”,具有往返行动之意。

“彳”是汉字部首之一,又称为双人旁,有众人之义。从“彳”的字,多与行走、行为和道路有关,表示与行走、实践。“彳”在“德”字中,则有为别人、众人进行实践、无私奉献,从而达到升华提升之义。“彳”,具有表述德的能量是互动的,施予中也有回报,就像我们现代人所说的“得就是失、失就是得”。因为它的能量是互流的,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有个反馈的意思。

字典上的解释,我们就不要过度地关注它,主要是把这个象意掌握清楚,从而使我们本身的理解更为全面,更为接近这个字本意的真实。

关于这个“德”,我们本身也介绍过了。这个“十”,主要就是十种善心、善行。行什么,实践什么呢?看这个“德”字右边上面的“十”,《说文》:十,数之具也。“―”横为东西,“|”竖为南北,则四方中央皆备。在这里即为无所不达的十种善心善行: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爱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蔼心、忍耐心、勇猛心。

这个“四”,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是一只眼睛向天上仰望,表示尊天德之道而行,以天道无私为行为规范。用篆隶楷的“四”字而解,则含有遵从四项行为准则之意,这就是“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行”。而且要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去做,去执行,执一以为天下牧,全面进行实践。

这个“德”字,我们也曾经在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中简化过它,将它简化成上“一”下“心”,去掉了“彳”、去掉了“十”、去掉了“四”,也就成了“一心”成了德,那么其象意和规范也就完全丢失了。一心干什么?——一心谋私利己,一心想腐败,一心发大财,难道这就是德吗?!怎么可能有德的象意呢?!这个“德”字发展到繁体时,本来就离失了甲骨文“德”字的淳真之意境。但是到了愚智时代以后,既不需要为大众奉献而行动,获得能量的双向流动;也不用十善心去标示,更不用遵守四项准则。——心里怎么想得就怎么去做,“一心”去做就行了,那就是“德”。这种简化,所折射的完全是“天下为私”时代的信息和缩影。

在我国历史上的道治时代和德治时代,“道”字和“德”字是紧密相连而使用的历史时期。人们恪守德而求证道,所以德与道、道与德紧密相连,亲和为一体。那个时代的人们,开口必言德与道,讲的是上德,言的是心声,行的是天人合一的大道。老子曾经写下万经之王的五千言,论德言道。那的确是对两千五百年以前、漫长历史时期中,我们祖先如何以德进道,天人合一地升华与浓缩,是个升华与浓缩的记录。他将道以数喻之为“”为无,将德喻之为“一”,强调德一的不能丢失性,只有守持住这个德一,才能合入道之无。如果德一一旦丢失,则必然迅速分解为仁义礼信愚。当然,这个“愚”是愚智。

所以,老子的五千言最开始时是论德篇在前,论道篇在后,本意是劝导人们修持淳德进道。但是,由于人类离道失德,逐步跌入了仁治、义治、礼治、智(愚)治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道德的理解也就发生了变异。连老子的德道五千言,本应为“德道经”的篇序,也改成了“道德经”的篇序。使人们开卷即空言大道,不遵以德进道之序,使大道可望而不可及。

德道、道德这二个字到了现代社会,一方面丢失了她的本义,一方面降格成为了普通的人格意义。近代以来,这个“道”与“德”在人们的眼中,早已分道扬镳,而和“路”联系在一起,并不知“道”和“德”的本意。由于不能认识德的品格性和能量性,“德”字的应用也就共识性地降格,也正由于人们对“德”字初始本质的无明,解析不了它、也验证不出它,也就必然空言大道,谬论真道。

人们常将老子所言的德与道,与孔子所论的“五常”等量齐观,将德与仁义礼智信混为一团,而产生愚昧的所谓“道儒之争”,曲解式地解读庄子的思想,用现代式的人文素养去猜想历史当时圣贤们的人文素养。“未与圣人居圣人谋”,却希翼能够正确解读与理解,也就没有不产生谬种流传的可能性了。

在近代,不仅传统道德文化的原汁原味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仅“德道”一词演变成了“道德”,而且道和德已经开始分家了。人们几乎已经讳言“德”字。当“德”字失去了“道”的陪伴以后,人们还不甘寂寞也找来了“功”字给这个“德”字做伴,因为现代人喜欢做“功德”不愿修持德行而行德,也不喜欢讲“道德”和在心身中实践德道。所谓“功德”、“功德”,不仅急功近利,而且还可以用钱贿赂购买而实现“功德”。“德”字已经全然不在心中思行,在身体上德行,而是成了身外之“物行”,功利性已经完全扭曲和改变了本真的道德。

“德”,是“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德,是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德,是用于返朴归真,复归大道的德。这个“德”字,如果不用在心中身内,不在心身中进行实践,也就失去了它的真实意义。我们看看是不是这个道理?光是分析这两个字,就已经使人感慨颇深了。

“人”字,“人”字的现代写法是这个居中式的一撇一捺。但是这个“人”字在甲骨文金文中是怎么写的呢?我画了一张图,这儿发不上来,以后可以在论坛上看。

这个甲骨文和金文字形的象形喻意的意韵却非常明显,一看这个“人”字就产生一种共鸣。它虽然仍旧都是简简单单的两个笔画没有什么变化,但是“甲骨文”的“人”象形而且喻意,看起来比较像真正的人。

甲骨文的“人”字,像一个真实的人形,站立在大地上,弯着腰,两手合抱施礼地垂放在胸腹的前面。使人一看见它,就产生出既形象人的形姿,又提示着如何做人的喻意。它所呈现和表达的,是古代中华民族做人的准则,恭谨有礼,礼仪之邦的人文素质品格惟妙惟肖地呈现在字形的表意之中。

甲骨文的“人”字,全息地表现出中国的“人生哲学”。人本来是心意最复杂的物种,私心贪欲名利最容易左右人性,画家都感叹“画鬼容易画人难”。但是在古代人们的心目中,做人并不需要自寻烦恼而复杂化,持守上善,恭谨、处下、不争,能够随时遵行就是做人的准则,恪守这一点就是一个真正的人。而不要像现在的“人”字——现在的“人”字,不比不知道,一比就明显了。现在的“人”字,两条腿张开拦路而立,一副舍我其谁的霸道之气跃然而现眼前。——是不是这样?那种唯我独尊的气息的确从这个文字的象意当中就表现出来了。与甲骨文的初始“人”字中的那种谦恭柔和、处下不争的意韵,完全是天地之差。那种象形和意喻在现代汉字中已经荡然无存,象形与表意都不全面了。

其实做人很简单,处世行事多一点弯弯腰,赔个礼,一切都会变得很简单。

仁义礼智信的“仁”。

“仁”字,字形结构并没有大的变化和简化,只是现代人一般都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或者曲解它的本意。

“仁”字,是一个会意字,金文的“仁”字由“尸”和“二”组成。

现代人对“尸”的理解与古代是截然不同的,“尸”古意是奉献尊神,是神主牌,是精神的代表。这种精神要具有“二”的物点,人的精神要为“二”字服务。

“二”是什么意思?“二”是会意字,古文作“丄”,是一竖一横,也就是“天降而地承”之意。天降其德而地承之,天一生水而地受之。“二”含有天地阴阳的意思,而且老子曾曰:“道生一,一生二”“上仁无为而无以为也”。这也就是说“二‘象意于天与地,阳与阴,以及具有阴阳属性的万事万物。《说文》:“二,地之数也”。《易·系辞》:“因二以济民行”,这也是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万物万事。

这个“尸”与“二”合起来,就是用奉献慈爱尊神的精神和行为,对待地球上的万事万物,这就是”仁”。

篆体的“人”字,则是从人,从二。又发生了变化,从象形表意分析,它实际上是对“人”字,对如何做人的细化规范,与甲骨文的“仁”字就有些区别.甲骨文主要是强调一种精神,强调人的灵魂,神、精神这个系统要完整地、直接地去认识万事万物的阴阳,服务于天地万物,奉献于天地万物。而到了小篆的“仁”字时、篆体“仁”字的时候,就用独立的人形来服务于万事万物,服从于阴阳,奉献于阴阳当中的万事万物。

这里的意境,实际上也是在局限化。从象形表意分析,也就是对如何做人的细化规范,这说明人类当时已经开始具有私我小我为“人”做“人”的心理素质,开始不再以精神为第一性地为人处事,而重视起肉身自我了,这也是一个社会认识生命本质的蜕变。

将单亻旁的“人”谦恭处下有礼的做人的品德、德行贯彻实践于天地之间,阴阳万事万物之中,博爱普被,了无分别就是“仁”;立身于天地阴阳万物之间,却又做到谦恭处下有礼,慈爱、施爱于万物就是“仁”。这与甲骨文金文“仁”字的象意,已经产生了精神与形体相分离的变化。

而且到了汉代,《说文》中指出:“仁,亲也”。《韩非子·解老》:“仁者,谓其心欣然爱人也”。《春初·元命苞》:“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礼记·经解》:“上下相亲谓之仁”。这些解析都是古人对“仁”字本义的正解,无论它的全面性、还是局限性都是正确的解析。

仁,对应于人体内属于肝,在五行中属于甲木。

《老子·德道经》第一章中,指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明晰地将人类逐步离道失德、进入常道的必然性揭示出来。

“仁”,是在德发生丢失以后,德“一”朴散成为五个子元素(仁义礼智信),构成常道的子系统。但是,道和德仍然是五个子元素的父母,因此孔子才在此基础上阐发出了五常理论,将德一崩散以后的五个子元素“仁义礼智信”称之为五常,并且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修身原则。

“依于仁”,是儒学的灵魂。因为仁是五常之首,先天的、非常道的性质最丰富,把握住仁,才易于进德。但是,老子则认为应当把握住德一这个根本的纲,“执一以为天下牧”,纲举目张地以德一来驾御和统帅仁义礼智信,以非常道引领常道的发展和复归于德与道,而不能陷入“仁”这个“二”的阴阳之内。

其中的道理非常深邃奥妙,未能真实地实践“修之身,其德乃真”的人则不易于理解和把握其中的理义,这也是为什么后世道家与儒学存在争论的原因之一。但这种争论在当时人们普遍还处在实践修身的社会时期,是并不明显存在的。在当时,并不是像现代人争得这么热闹,看得这么复杂。

明代时期,也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理学家们甚至将果实的核人改成为“仁”,其实古代是将果核称之为“人”,例如:果人、核桃人。以“人”来喻意果核中的籽像人一样具有生命性,可以通过它来繁衍后代。从明代理学家们的这一改革中,我们也可以窥见当时的理学家对“仁”字的体悟,已经丧失了孔子儒学精神的本真,丢失了精华之所在。这是由于理学派不再承传儒学的“坐忘”方法,在心身内进行实践以后的必然现象。

我们再看看这个义字。

義——义

“義”字,是一个会意字。从我,从羊。

甲骨文金文“義”的字形,如同兵器上插举着羊。“我”,甲骨文形象兵器,又表示仪仗;“羊”,则表示奉献的祭牲。

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而又有威仪,就是“義”。《墨子·公输》曾经提到“義固不杀人”。義是德的五种成份之一,对应于人体内属肺,在五行中属于阳金。

《老子·德道经》:“上義为之而有以为也。”这说明,義的发挥性需要培养和启迪教化,它属于后天常道意识的范畴,它不会像仁那样含有先天无为的属性,会自然地流露与表现出来。

義,的确如此,我们看现在见義勇为的为什么不多?而看笑话的人多。围观的人多。那不就是说明,这个義举要想发挥出来,需要培养和教化。因为它属于后天常道意识的范畴,它不可能自然地流露与表现出来。

義,它是指正義、合宜的举止与行为。

下边“我”字这个金属的兵器,使这个“義”字充满了阳刚铿锵的气息,因为義行、義举都需要承担风险和责任,需要舍弃一己的利益;而献祭的“羊”,又表明了“義”字是富含自我牺牲精神,诚心敬奉天道,顺应大道规律的行为。古人常讲:義不杀生,義不杀少。舍身取義,就是古人诚笃信義,舍死忘生不顾性命地达成和实践義德。

“义”,非常遗憾的是这个義字被简化得面目全非,字的象意截然相反。简化的“义”字,由“乂”和一点“丶”组成,“乂”芟艸也,从撇从捺相交。上边再加上一点“丶”,是杂草的种子、果实?还是什么?不得而知。

这种简化,就是说相争,争什么,争这么点果实?蝇头小利,为私而争。这完全是失去了“義”的本意。这种简化字,未能遵守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中文字和教育重在“培贤育圣”的原则精神,轻率地将构成人们精神品格和能量以及行为规范的“義”字擅加修改。

因为这个“義”很重要,“義”在德的五大元素中身居第二位,属于一个极为重要的字符。然而却被改成了一个仅以兵器割草取籽粒的象意字,不仅原意尽失,而且在全息性上必然导人误入没有原则性的阴义(阴金)纷争之中,从而在缺乏奉献精神的利己争斗中不息不止。看看我们现实社会的现象,是不是折射出简化以后这个义字的全息性呢?大家忙忙碌碌,一天到晚这里争那里吵,吵的是什么,争的是什么,都是这个“义”字上的这么一点蝇头小利。

禮——礼

“禮”字,是一个会意性的汉字。甲骨文和金文都只是“豐”字,沒有“礻”旁。

“豐”,直接用举行典禮時用的物器来表示这个禮,也就是说,尊道贵德而诚信天道精神,称之为“禮”;尊循天道的客观规律,服从这个规律,秉持规范,以及持守其中的原则,就是“禮”。

但是发展到了小篆以后,才加上了“示”旁,这也反应出当时已经直心无为之禮,开始转向注重禮仪之禮的变化;后来“示”旁又变化成“礻”旁,也就更加重视外表形式之礼。简化以后也就面目全非,成了非禮之礼,钓钩名利之礼。

《说文》中曰:“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这些古典文献中都有记载,《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禮,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老子·德道经》中说:“上禮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指出“禮”字是德“一”的子系统之一,其中既含有禮德的品格与能量,也包含着常道的礼仪。《礼记·王制》中说:“脩六禮以节民性。六禮:冠、昏、丧、祭、乡、相见”。这就是指最贴近人们生活社会行为的六种常用的禮仪规范。

“禮”字的“示”旁,也是一个会意字。

小篆字形“示”字上面的“二”,是古文“上”字;下面的“小”字,本是三竖。三竖,代表天地人三才、精气神三宝,整体之义是老子所言“二生三”之意。

“示”,用这个“示”字就可以完整地表示出二生三之意。这个“示”,是指出阴阳之二生三而成万物,万物应当禀承此规律,不离此法则。大道用德一来化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垂示人类万物的发展规律。“示”,作为一个汉字部首,一般都与自觉地敬畏、诚敬大道,恪守这种规律性,万物尊道而贵德相关。

例如:“福”字的“示”旁,是界定尊道贵德天道祐护才能有福;“祝”字的“示”字旁,则是指主祭宣讲尊道贵德的赞词;“禅”字的“示”字旁,则表示与帝王祭天的仪式相关;而“社”字,则是指服务于阴阳二的太极、呵护三生万物的土地之神。

将“示”与“豊”结合起来分析,禮字的含意就是对尊道贵德的信奉,对天道自然规律的敬畏、尊重和奉献。禮,在人体内对应于心,在五行中属于阳火,礼德主人的心明,在品格上主“禀持规范”。

禮,是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引申到人们日常生活行为规范中,那就是对别人的尊重和具有奉献精神的行为。

但是,我们再看一看这个简化字的“礼”,它已经不再具备繁体字“禮”的丰富德性内涵。它给人的视觉观感,那就是:穿戴整齐,拿着钓鱼钩“乚”,准备从别人的口袋里和社会中钓取名声和利益来满足自己。而且这个“钓钩”,还是个空钩,没有饵食,一副空手套白狼、蛮不讲“禮”的架势,与甲骨文的篆体禮已经分道扬镳了。

“智”字,它是一个会意兼形声的汉字。

甲骨文“智”字,象形似两个人对面相立,中间一个“口”字,其意似为通过口口相传授讲解的知识为“智”。

金文,则在这个甲骨文象形字的下边,加上了一个“日”字。“智”,是“知”的后起字。从日,从知,知亦声。

智,是德一的五个子系统之一,对应于人体内的肾。肾主智,在五行中属阳性的壬水,壬阳水为智,癸阴水为愚,没有道德的聪明是愚智。

智,是指后天的意识,聪明、敏捷、智力强。《老子·德道经》:“为学者日益。”每日学习上善的知识,丰富地积累则为“智”。

智,从“知”。“知”,是会意字,从矢从口。“矢”,是象形字,像镝括羽之形。本意是箭矢,引申为正直、端正,同时为出口疾如矢,发而无悔。“知”,是智的古字。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的才能叫智,也就是知。

“信”字,它也是一个会意字,从人,从言。

信的本意,是真心诚意、心口一致,专一不移。《说文》:“信,诚也”。《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信的本义,是指人的言论和行为应当诚实、真实、不存在虚伪、欺诈。信,对应于人体内属脾胃,五行属性为戊阳土,黄色,信在德一之中是其它四个子系统的承载,她承托着仁、义、礼、智的生成与丰富。人无信则不立,也就是说没有信德厚土的支撑,其它四种子系统无法存在而空亡,人也就无法正常地生存于人世之间。《老子·德道经》指出:“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夫轻诺必寡信”。《说文》云:“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就是说,心声有什么事就直接表达,不经过修饰才叫言,而充满机巧的辩论、智识矫饰的推理、讲求方式的诘问等等,也就是语的一种形式。《法言义疏·问神》曰,“言,心声也。” 如果一个人言不由衷、说假话欺心骗人,也就肯定不会有信誉存在。《诗·卫风·氓》曰:“信誓旦旦”。这说明古代的人心口一致,言行如一,信念坚定,一旦信诺,就决没有不兑现的事情发生。

信,后来延伸为信仰,信念。古代的信仰是道德信仰,道德是社会的共识,是超越宗教理念的自然信仰。人们诚信道德,坚持道德的信念,以淳德归道作为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并且进行坚定不移的实践。德信又是这种信仰信念的厚土,她承载着仁、义、礼、智的修持,真信推动着人们的修之真身实践。正如《老子·德道经》所言:“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都从这个信的基础上来展开,没有这个信,就失去了存在。

这个“信”字,我们也曾经在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中简化过它,将“言”字边简化成了一个“文”字,这一简化,就将本应当发自内心深处的“直言心声”,转了十八个弯,在充分考虑利弊得失以后成文的东西作为凭信了。

这个“信”字的简化,虽然后来没有执行成功,但是它的出现却昭示着:信仰必定发生雪崩,信念淡漠,信誉丧失,诚信无存的时代已经到来!这一点我们也应该看到。

好,我们再看一看这个“儒”字。

这个“儒”字挺有趣,极为形象。“儒”字,是形象地说明做人必须将需要的营养充分获得,做一个真正的人。

你看,一个“人”字,一个“需”字,需要什么呢?

“儒”字,从人从需。“需”字,是指在等待着雨水的沐浴,您看上面一个“雨”字,因为水是万物的养生之源,“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老子·德道经》),古人是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的。水是万物营养的食粮,是不可或缺的物质。

“需”字,也就是说等待着必须的、不能缺乏的营养食物。那么对人而言,生命的营养需要什么呢?什么是人的必需品?做人所需的只有两种营养必需品——那就是营养形体的五谷食粮和营养精神的五德食粮。用“上善治水”的教育方法,给人们提供这个双重营养,滋养双重结构复合体的人类生命。所以,“儒”字也是“教育”一词的最佳浓缩。

滋养性命的营养食物又是从母乳开始的,母乳的主要成份是水,用上善的德性能量“治”此乳水,给婴儿食用,就是最好的双重复合性的营养。孺子的“孺”,那就更为形象地揭示出,教育应当从孺子开始,及早地给孩子提供生命健康成长的双重营养。所以,“儒”字由“人”和“需”组成,并且与“乳”同音。

“儒”字,也曾经简化成“亻”加上一个“入”字,纯以音来进行替代,而没有保留象形表意性。这也就说明,汉字的简化最终的目的将是彻底抛弃表形表意的宝贵特征,全面向表音的方向改变,最终以拼音取代汉字,而与世界全面接轨。如果这种状况出现,我们将面临全面拆毁自己文化的宝殿,沦为民族的罪人。

还有个字也挺有意思的,是个“壩”字。

壩——坝

截河拦水的堤堰,称之为壩。

这个古代的“壩”字一看,象意就是十分明确,通过“土”字边的“霸”字,它就在提示着人们要注意:虽然截河拦壩,能够给人带来眼前的“有之以为利”,但是这种行为毕竟是人的意识主观行为,是否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要高度地重视。因为河流是大地的血管和血液,水的自然流畅、水所携带的气流与水本身的质量,营养滋润着下游的万物;如果主观地为了局部利益或者短期利益建壩,也就必然会埋藏着无穷的隐患。

这个“霸”字,非常形象逼真地在提醒、告诫人们在拦河筑壩时要慎重考虑,既要重视自然环境的和谐,又要兼顾下游各方面的利益,不能够不慎重待之。

我们看看这个“坝”字,这是改革以后简写的壩。这个“坝“字一看,意义就全然不同了,失去了提醒、警示的内涵,警示的意义和内涵已经消失了。为什么呢?这边已经变成了宝贝的“贝”字,谁见了宝贝会不喜欢呢?在这个”坝“字的引导下,筑坝就成了建筑宝贝,可以不作任何考虑地展开筑坝。那么,人们在一己私利的驱动下,就会为水而争坝,“霸”气也就十分高涨了。

中国的汉字与中国古代传统道德文化一脉相承,博大精深。正统汉字的每一个字,都贯注着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天人合一的理念以及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全息内涵,并且蕴藏着“修之身”的哲理。

汉字不同于其他文字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符号性和全息性。每个字的本身,都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量。往往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小小的博物馆。汉字能跨越空间、时间的阻隔,传递大量人文信息,供人类在交流中使用与共享。

现代科学家们发现,汉字有着比世界其它文字更先进、更适合电脑化原理的内在规律。随着人类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汉字所独有的图形特征、智能化倾向和视听识别的优越性,将会在全球一体化中表现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科学家还发现,现代科学的逻辑结构与五千年前发明的汉字逻辑结构如出一辙。汉字具有现代系统工程中所需求参数的充分条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字,有的学者甚至将汉字称之为“智能型文字”。

汉字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最杰出的第五大发明。我们正在看到汉语热潮正在世界各民族中蓬勃地兴起,可以预见21世纪必定是一个汉语的世纪。

对汉字的研究,这些科学成果所揭示的是中西文化不同的千古之秘!所揭示的就是中国文字语言的科学性,验证了民族语言文字对于人体同步开发慧性和智性的奥秘,祖先们给后代所设计的语言和文字,是建立在最科学的人体生命科学基础之上。

从汉字到由汉字组合而成的中华“古文”,汉字在古文中,就是古代圣贤们慧与智的特殊记录方法,是他们慧观和智观成果的转换记录,应当将它们称之为慧智文章。这些内涵的信息和能量,只有运用一元四素的方法论,才能完整地打开和认识到它们的客观存在。

汉字,是我们民族智慧与文明的载体。民族发展的薪火承传,离不开汉字作为最佳载体和工具。颠覆汉字,就是颠覆民族的灵魂。只有继承和发扬中国语言和文字,揭开它们的科学奥秘,全面科学地运用中国语言和文字以及优秀的古文,才是复兴民族的正确道路。

浅析儒学学习方法论

下面,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儒学的学习方法,进行一种常道与大道学习方法链接的尝试。

希望通过这一探讨,使我们能更深刻全面地了解孔子的儒学,从而实现常道与大道同步培贤育圣,更为全面地把握德慧智教育理念。

在中国道德传统文化的大系统之中,老子通于大道,孔子精于常道;老子居于道,用于德一,演于阴阳二,运于三生万物,中气以为和而明宇宙自然万物的道德真理;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而明人生、家庭、社会健康生存与发展的常道真理。

老子与孔子的思想,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神精健康的最佳食粮。因此,德慧智的教育理念的口号,是“与老子同在!与孔子同在!与道德同在!”德慧智经典诵读的宗旨,就是从老学和孔学的井泉中,吸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培贤育圣,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通过复兴道德实现民族的全面复兴。

老子与孔子的大道与常道,本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常道是大道的基础,大道是常道的指归。孔子曾经数次向老子问道学习。这一对师生其差别的关键点,在于“道生观”与“人生观”的差异之中。我们学习与实践老子的思想,要牢牢把握住两个根本性、关键性的特点,什么特点呢?老子思想的特点中,其一是揭示人生观向“道生观”的直接转化复归必须不离德一,离开德一即是漫漫长路,难竟其功;其二是揭示人生、社会、科学、文化等一切都离不开道,离不开道生德养,人类普遍生存在大道规律的总体制约之中。但是,人类离失了德一状态已经是一个必然的现实。

人们和社会在仁、义、礼、智(愚)和薄信之中挣扎,以及继续滑落,这一现象是最为普遍的社会总现象,是绝大多数人的现象,也是近三千年以来普遍的现象和越来越严重的现象。

所以,老子既指出了据于德而直接归于道的理论和方法,也同时指明了整个社会和大多数人如何修养德心德性、复归于大道的理论和方法。因此,弘扬《老子·德道经》,应当牢牢地、坚定地把握住这两个关键点而展开,才是唯一正确的捷径和方法。坚持以德一教化我们自己和社会大众,才是运用“旋极图”的象,三生万物,执两用中之理,整体把握大道与常道的学习推广与修养实践,同步发展而培贤育圣。

中气为和地展开德慧智教育理念,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与义务,是道德修养者的天职和责任。

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思想的灵魂,是“依于仁”而复归德道。孔子紧紧把握着仁义礼,以仁德为纲而论人生与社会,是常道中最为精湛的理论和教育方法。

孔子的学习实践方法极为优秀,是德慧智教育理念中必须继承的重要方法。

我们在此展开介绍一下,以利于德慧智教育理念实践中,更全面地使实践者早日由常道进入大道,涌现新时代的圣贤人才。孔子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呢?好像还没有看到有人讨论过,我们在这里就展开分析一下。

根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非常重视学习的实践方法。他不仅提出了“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的最高学习境界,而且他还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来验证这一方法和境界。他曾经向当时著名的一位名叫师襄子的琴师学习弹琴技艺,从而掌握琴艺的实践经验和知识,使自己的学习方法得以在琴艺的学习中进行全面的实践和验证。

乐师师襄子教授给孔子一个曲调进行练习,孔子掌握了以后,一连反复练习了十天,也没有要求再添加新的曲子进行学习。

师襄子感到奇怪,就说:“这一曲你已经完全掌握了,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乐曲了,但还没有熟练地掌握弹琴的技法,还需要继续练习。”

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又说:“我听了你弹得曲子,你已熟习弹琴的技法了,下一步可以学些新曲子了。”然而,孔子还是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的情感意蕴,还需要继续深入。”

又过了几天,师襄子再来问他:“这个意蕴,你已经领会了,你的琴艺里面表达了情感和意蕴。”孔子回答说:“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的一个人,还要继续练习。”师襄子觉得孔子讲得很有道理,也就不再催促了。

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再次来到孔子跟前,却看到孔子正在专致于抚琴之中,面色肃穆沉静,好像深思着什么;接着又好像心旷神怡,显出了洞穿幽远深邃的表情。而后边抚琴,开口高兴地对师襄子说:“我体会出了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的肤色黝黑,身材高大,有王者之相,目光明亮而深邃,好像一个统治四方侯的王者。这个人,除了周文王又有谁能够如此呢!”

师襄子听了以后,赶快恭敬地离开坐位,给孔子施礼,拜了两拜,说:“原来我老师教我这个曲子时,就说过了,此曲的名字正是叫《文王操》呀”。

在这里,我们可以思悟思悟这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追本溯源,感而遂通。

从这个孔子学琴艺的历史故事中,我们现代人对于如何进行学习、完成学业,能参悟出一点什么呢?我们现代人学习方法的差距,又是什么呢?

孔子学习百艺,给我们建立了一个流程图,那就是:迅速掌握→反复练习→提升技法→领会意蕴→感悟作者,实现心心相印,感而遂通。这,就是中华民族学习方法中最为完整的学习方法;这,就是孔圣的治学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教与学的方法论,也是经典诵读的方法论。

孔子曾经说过:“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这句话大家都比熟悉。但是,对如何实现这个“居”和“谋”的最高学习境界,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和方法,却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其实,方法就蕴含在孔子学琴这个故事的全过程之中。这个方法,也就是实现“与古人居”、“与古人谋”的方法,同样适用于我们学习经典诵读,同样适用于我们学习百艺,学习其他各种东西、各种知识道理都是相通的,都可以运用这一方法。

对于青年人、成年人、老年人的治学而言,要想接近圣贤的思想和品格,攀登学术的巅峰,承前启后地创造、继承发扬精粹,就必须高度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技术。这,就是:“迅速掌握,反复练习,提升技法,领会意蕴,感悟作者,实现心心相印,感而遂通”五步学习法。

这种古典的学习法流传至今,在我们绝大多数学科的学习方法之中,只是承传了第一步的“迅速掌握”,而其它的四步则已经大都被我们遗忘。即使在音乐界,虽然前四步都还多少保留着一些。但是能够达到第五步者,那可真是凤毛麟角了。即使达到了第五步的境界,也不敢言,怕被扣上了迷信的帽子。

我们在经典诵读之中、在道德修养真实实践之中,对这种学习方式又继承得如何呢?我们在“迅速掌握,反复练习,提升技法,领会意蕴,感悟作者,实现心心相印,感而遂通”五阶段学习方法的实践中,做到了哪一步?恐怕连“学而时习之”,我们许多人都还未做到。

我们在诵读《老子·德道经》的过程中,有几个人实现和达到了一些幼儿园有些小朋友的:“我看到了白胡子老爷爷,老爷爷对着我笑了”的状态?“老爷爷身上发着很强的光,老爷爷身上有很多眼睛对着我看”我们达到了没有?——许许多多的成人都难以达到。幼儿的这种“看到了”,那就是进入了真实的“与古人居”、“与古人谋”!像我们所办的试点的小朋友,当诵《三字经》时,看到了“与古人居、与古人谋”的爷爷,是留着小山羊胡、穿着蓝布颜色衣服的古人。那是谁?那就是作者啊!那才是诵读经典的真境界,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我们成人的差距,又在哪里呢?

为什么幼儿经典诵读非常容易进入“与古人居”、“与古人谋”的境界?而孔子如此高的智慧者却要通过五个步骤,以至于“苇编三绝”才能实现和达到这一境界?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提倡和推广德慧智教育经典诵读,要深入到胎婴养虚、幼儿养性阶段的重要原因之一。你们考虑到这个战略性没有?想一想,孔夫子那么高的智慧者,还得通过五个步骤才能实现“与古人居、与古人谋”,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那么,我们现在坐在这里进行探讨的同学们,请想一想,你们的智慧能与孔子相比吗?我们的时代也不同了,我们的心灵状态、蒙尘的厚度,也不能够同日而语了。然而,我们很多人却期盼着:诵上两句、诵上一遍,跟在后面起起哄,就能获得大智慧。——可能吗?!还是老老实实地按照老子的教导,按照孔子的学习方法,去刻苦地实践,才能进入上乘的境界。在这个知识面前,来不得半点的骄傲和懈怠。

我们刚才说了和这个幼儿的差异。人生进入十五岁以后,后天的智识逐步完全展开,后天阴我智识就是先天慧识最大的障碍和最坚固的壁垒。这,是我们难以像七岁前儿童那样“与古人居、与古人谋”的一个关键。但是,胎婴、幼儿、少年时期内,人们的后天智障还处在从无到有、逐步诞生与形成的阶段。他们的经典诵读没有壁垒的障碍,最容易进入学习事物的最高境界,很快地、自然地就步入“与古人居”、“与古人谋”的境界之中。

而青年、成年、老年人,由于后天的智障已经形成,并且不断被不自主地强化,形成高墙厚壁。不经过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不可能穿过或者翻越这些堆积得非常厚实、坚实的智障。所以在这些人生阶段,如果希望能学有所成的话,也就是说在少年时期、成年时期、老年时期如果人们希望学有所成,开慧益智,他们的经典诵读学习方法,就必需严格遵循“恭、熟、忘、合、灵”和孔子“迅速掌握→反复练习→提升技法→领会意蕴→感悟作者,实现心心相印,感而遂通”的学习实践方法。这个“灵”和“感悟作者”,内涵其实是一样的。

青年、成年、老年的经典诵读学习,要想超越自我,突破智障,最佳的办法是正确地运用智识,在“恭、熟、忘、合、灵”和“提升技法,领会意蕴”上,下一番苦功。

在经典诵读中,要“熟念精思,含英咀华。浴心沐身,畅泳感悟”。

“熟念精思,含英咀华”,就是经典诵读的基本的前提,也是“恭”、“熟”的前提。在诵读经典时,运用“恭、熟”之诀和在“反复练习、提升技法、领会意蕴”上下功夫。精思熟虑,口不离经典,心不弃经典,在兹念兹。

“浴心沐身,畅泳感悟”,就是将心和身整体、全部地溶置于经典之中。如鱼在水,视经典如水,心和身灌注浸泡经典的上善之洁水、圣水之中。此上善之水渗入体内所有体液之中,不分彼此,融为一体。

“畅泳感悟”,就是要将心身整体完全溶入经典的意境和思想之中,毫无挂碍地畅游泳动在经典的上善之水中。外水内水同一水,经典的思想和能量如水似雾包裹心身、渗透心身;身体内的一切之水,生命的一切液体皆类同此上善之水,我在水中,水在身中,彼此无分;经即是身,身即是经。我的精神,我的思想,我的灵魂,我的意识,完全溶入到经典的思想之中,彼此无分,一灵独耀,毫无挂碍地畅行泳动在经典的精神之中,体悟海阔凭鱼跃的自在,感格经典的精神内涵,参悟作者的心灵;感而遂通,心心相印,共处一境。这样,也就会自然获得经典的真髓而融会贯通;与古人居、与古人谋,获得圣贤们的直接教导。

社会上的婴幼儿经典诵读教育中,当许多孩子一旦突破了太极弦,进入了“与古人居、与古人谋”以后,常常表现出举止失措,无法解答和正确进行深入的指导。这种现象,也是一些经典诵读方法难以长期深入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释疑解惑的任务,就自然地落在已经实践过“与古人居,与古人谋”的实践者身上,通过他们的实践经验进行指导,或者借鉴他们的经验进行辅导,才能确保经典诵读的健康深入发展。

当我们的学习一旦进入了“与古人居”“与古人谋”的境界之中以后,其中的原则,就是要特别注意恪守《老子·德道经》中的教诲:“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谓玄同”。由于一旦进入与“古人居,与古人谋”的境界以后,就是进入了慧识充分开启的状态,是一种“玄同”的必然现象。既是经典诵读五字诀中的“灵”字阶段,也是迈入老子所说的“众妙之门”中的一种自然现象。

但是,初期的“与古人居”和“与古人谋”,这种“玄同”和“灵”相,是一种非稳定性的初期开慧现象。其稳定性最容易被自己智识的语言所损伤与破坏,容易发生“言者不知”的阻断现象。孔子也说过:不语怪力乱神。这些都是严肃的忠告,也就是随意说出以后就难以继续深入地全知、深知,或者继续与古人居与古人谋。

所以在出现“与古人居,与古人谋”的早期,在“玄同”的早期、“灵”的早期,要“知者不言”,等待慧识的稳定,达到一种不会再被后天意识所能产生的智障再次封闭的阶段以后,也就是当达到了慧识与智识能够并驾齐驱之时,才可以适当谈论一些内容。古人讲:“言语道断”,也正是此理,而并不神秘,只是智识与慧识之间转换中的一个重要技术方法。

老子的“众妙之门”、孔子的“与古人居,与古人谋”,以及我们所介绍传统的“恭熟忘合灵”诵读经典的学习方法,都是人类智识通向慧识的桥梁,是常道通向大道的门户。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的培贤育圣,要全面科学地掌握好老子和孔子的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和实践方法,将经典诵读科学地展开来,并且指导于实践之中。

反躬自省——提高强化法

在学习方法当中,我们除了掌握孔子的方法、经典诵读的“恭熟忘合灵”方法、老子的噭眇之法,还应当注意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及时地教育孩子学会自我调整心态,反躬自省。

对于二三岁的儿童,要让他们尽早地学会反躬自省,也就是“自我批评”。学会每天整理一天中的言行,肯定正确的言行,分析认识错误的言行,培养对“是非功过”的辨识能力,从而扶持他们的正念、正识和善心、感恩心,使这个善心、感恩心能够确立以及强化,对错误的言行逐步学会尽快改正。

儒学的“坐忘反思”,“吾日三省吾身”,道家的“悔过迁善”,道医的“反躬自省”,其实都具有深刻的生理健康意义,儿童应当尽早学会这种方法,这类方法既有益于道德品格的形成,而且有益于开发稳定的慧识和提高智识。

反躬自省、自我批评,可以理顺大脑神经系统中智识库储,使大脑皮层的储存有序化、条理化,使人的思维反应更为迅速、更为快捷,条理明晰而准确。这种方法,可以及时清除错误言行在大脑中的不良记忆,避免积习成性;同时又能整理出大量的智识记忆空间,以利于储存更多健康的知识。反躬自省,有利于增强“人性本善”的先天无为生理状态,使人性中善良的本性更加稳固和不易被污染。反躬自省,能够不断地巩固和加强孩子们的道德信念和道德信仰。反躬自省,还具有解除疲劳,安神定志,清心宁神,提高睡眠质量的生理作用。

八岁以前的幼儿期,由于是孩子们“先天中的后天”的人生阶段,并不需要典型的有为方法来使幼儿保持德慧智同步的状态;而重点是父母的表率言行,以及正确的引导式、启发式、游戏式的良好教育。特别是在幼儿早期实践反躬自省时,父母应当抽出时间陪同孩子一起。在晚上睡觉之前,完成一天的回忆和整理的过程,引导式地、启发式地帮助孩子一起进入回忆之中,从晚上一直倒溯——是倒溯式的,不要顺来;从晚上睡觉的那一刻,倒溯回忆到清晨睁眼那一时刻,边回忆边帮助孩子进行分析。这一点,非常地重要。

德慧智教育中,从幼儿期开始,最好就早期适时地教育孩子自己学会反躬自省,自我批评,并且长期坚持应用。学会写字以后,还应当指导他们用日记的方式进行反躬自省。先进行回忆,然后及时记录成文,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会有益于终身。

当孩子们进入八岁以后,由于他们的道医生理状态,已经处在以后天智识为主导的后天环境中,智识的后天性已经逐步加强。那么这种反躬自省的方法,需要加入一个“青灯慧学”的方法加以辅助,支持这种反躬自省。特别是那些在幼儿时代未曾实践过反躬自省的人,如果直接在少年时期才开始应用,或者青年、成年、晚年时期才开始应用,就更需要一些辅助方法支持这类反躬自省真实地进入心灵和脑海。当然,在幼儿时期也可以在父母的看护之下,同时采用“青灯慧学”的方法配合,借此更好地提高幼儿期反躬自省的效果。

“青灯慧学”,就是烛光强化学习法。现在,我们没有办法使用青灯,所以我们就改个名称,叫“烛光强化学习法”。

烛光强化学习法

烛光强化学习法,在古代称之为“青灯慧学”方法,是前辈们的一种“取诸于物,观之于身”的简朴而效果明显的学习增强方法、实践方法。古代没有电灯,只有青油灯,所以简称为“青灯”。古代,也曾有“青灯典籍伴终生”这个说法,只是没有记载详细的方法而已。其实,方法在古代早就有了,没有公开传授而已。现代,青灯已经少见了,但是各种蜡烛却仍然在代替着青灯的功能。

青灯与电灯不同,青灯所发出的是自然光明。这种光,具有自然的特性,与人体内环境具有一种自然的亲和力量。它能给人释放一种宁静、平和、安祥、温馨的气息。西方虽然早已经使用电灯多年,但是他们在私人家宴、朋友聚会、情侣一起喝咖啡时,都仍然保持着在桌子上点上一支蜡烛的习俗。这是偶然的吗?——不是偶然的,他们是在烛光中获取能量,进行调节,在烛光中去营造和感受一种意境。他们虽然并不能完全解释其中的原理,但是由于他们的心普遍比较平静,因而善于捕捉烛光中善美的信息,用来调节自己的心灵。所以,蜡烛在西方一直没有被淘汰。

而在我国,由于人们的心境已经不再容易清静,已经难以感受烛光中的温馨,所以将蜡烛仅仅作为停电时使用的一种替代品。或者在坟头上插上一支,让死人去用;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用,用到自己体内来。这一点,我们还不如西方人。

古代的青灯慧学,是观灯而观心观脑,以灯光照心照脑而反思,从而开慧益智。由于传统道德文化系统中,认为心属火,能够生出道德的光明,朗照内身国,从而明白如何做人,如何修养道德,复归于德道。但是,人们由于智障的阻隔,内心的光明并不容易透发出来,那么就可以借外明以照内明,从而达到明明德。

点上一支蜡烛,平放在烛焰与眼睛平行高度的身体正前方,在宁静、平和、安祥、温馨的气息中观看烛焰。睁眼观时,记住烛焰中的黑与白,也就是白光黑芯,知其白而守其黑;闭眼时,利用大脑的视觉残留功能,引入体内,如此反复观与引,将此光明引入胸腔中央区照一照心中——不是解剖心的位置,是中央,放出光明照亮心胸或者全身,进行反省。将烛焰的光明引入大脑中央,朗照整个大脑,整理一天的言行,理顺意识,整理善恶,存善去恶;那么就会比较容易进入一种平静、宁静的状态,明显提高反躬自省的效果。

正如老子所言:“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当身中的体液之水能够静下来,不再非正常性地、杂乱无章地漾动,使心灵与大脑的活动有序化,也就自然能够良好地反躬自省,深入地反躬自省,从而达到明明德的效果。并且,能提高和加快在学习中实现“与古人居、与古人谋”的成果,使慧识和智识同步上升至佳境。

所以,我们在开展德慧智教育,实践“与古人居、与古人谋”学习方法时,在进行每日的反躬自省时,可以配合运用这种烛光强化学习法,使心身更好地进入高效状态,协同我们更好地实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感受到儒学的学习方法、道学——包括道医的学习方法,学习的步骤与高境界都是相通的。至道无二理,妙法皆相通。都值得我们研究、继承和应用,使中华道德文化的承传,步入健康发展之路而兴国家旺民族,再创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辉煌。

好,今天就讲这么多,感谢大家的收听。有点啰嗦,希望这些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再次感谢,道一声晚安,再见。

(责

(0)

相关推荐

  • 甲骨文的启发—五行的行—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甲骨文的行字的转变 这是甲骨文的行,后来的隶书行的模样和现在的行基本一样了. 我们先不把这个当字,而是当成一幅画考虑. 早期的行字是十字路口的样子,如果你要表达行走的意思,就要抽象的考虑,面对十字路口 ...

  • 鬼究竟长什么样子?

    汉字,与字母文字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记录符号. 作为一种象形文字,并依托会意.指事等基本造字方法而产生的汉字,它在诞生之初便蕴含了古人对于宇宙万物的认知. 最简单的例子,甲骨文中的「日」字, ...

  • 素说论语:学而篇(06)

    学而第一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试译]孔老师说:"年轻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兄长,善待朋友.言语 ...

  • 腊月的腊

    (长文,打开音乐慢慢看哈) 年前关于腊月的"腊"的考证,今天才终于收拾完毕.检索所得,大致归纳如下: (一)与"腊"相关的字,查过腊.昔.臘.蜡.獵等,其中最早 ...

  • (21)熊春锦:“德慧智”详解

    熊春锦 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就是贯彻实践老子"上善治水"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使人体生命中70%的水不断地变善,而利益我们的生命,内成外就,使身外的一切水也都逐步变善,利益我们的外 ...

  • 熊春锦《德道经》打印版(方便携带)

    ================ <德道经>打印版(方便携带) 復興道德心願詞 (念兹常思) 道德,請接受我不全的德性,讓它周全圓滿上善合道,把道德奉獻給社會! 道德,請接受我失德的心靈, ...

  • 熊春锦:岐黄源于道

    岐黄源于道 北京中医药大学讲座 熊春锦 2010 03 30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非常高兴,在今天晚上来到我们中医师的高等学府,和大家一起交流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自己都经历过一个学习时期,包括 ...

  • 中国中医科学院特邀熊春锦先生开讲“道医诊断技术及临床治疗应用”[道医望诊篇]

    发布时间:2016-12-15 21:43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北京(通讯员 冯子芸)11月11日上午,"道医诊断技术及临床治疗应用·道医望诊篇"学术报告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举行, ...

  • 修金丹的四大关键窍穴(熊春锦)

    修金丹的四大关键窍穴(熊春锦) (2012-07-04 21:47:29) 转载▼ 标签: 转载 分类: 练功养生文摘 原文地址:修金丹的四大关键窍穴(熊春锦)作者:送目 修金丹首先要懂得关窍,否则无 ...

  • 幾学简析-熊春锦

    熊春锦 由 江 山 发表于 2016年03月 17日 星期四 09:58 关于幾学,实际上是在周代以前就形成了,但是由于历史的变迁,特别是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战乱,使这个幾学逐步被湮灭在历史的进程当 ...

  • 熊春锦老师讲道德经学习方法

    融汇在我们的心身之内,融汇到性命两大系统之中.所以学习<道德经>的方法,既要借鉴传统文化的一些优秀的方法,将它应用到我们的现实之中.又要真正地去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当中的灵魂精神,去领会毛泽东 ...

  • 【中华医学】道医学家熊春锦先生的中药防疫方浅析

    作者:王尚军  配图:张雪玉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之后,著名道医学家熊春锦先生所拟"防疫方"公布网络后反响良好.     近日重温先生<道医学>著作,读到关于 ...

  •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 上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 作者简介 熊春锦先生,是当代著名国学学者.熊先生1948年出生于湖北省一个道学世家,自幼随师学习研究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1964年熊先生考入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