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清公、道志公宗支记
道清公、道志公宗支记
道清公与妻高氏生一子嗣宗。嗣宗与赵氏生一子名本聪。
1900年庚子版范氏宗谱之《范氏源流》中“范氏高祖名道清者,宋参知政事范文正公讳仲淹先生之十代孙也,大明洪武纪元道清与族弟道志自江南苏州府吴县托为采药施济游蜀,因落业于保宁府南部县之柳边驿”。 没葬近五里许王姓大山柴氏宅左,世称阁老坟是也。清祖妣高氏高一子名嗣宗,嗣宗(赵氏)生一子名本聪。”并记录了十二世系。弘治九年(1497年)竖有碑,后范中莪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立碑志,以示后。范中莪康熙壬午(1702)年举人)。
道志公:道志公根据《范氏宗谱》记载,在万历四十年(公历1612年)十一月壬子二十日的吊楼垭宗支碑记中记录了道志公十二代谱。与罗氏生一子德玄。
一、道清公宗支
本聪七子,分为七支,有在柳驿而居者,有在外而居者。若红豆树、石板场、刘马场、范家界、木马山,莫不由柳驿而始;并记录了十二世系。
道清祖世系为:
一世祖:
道清(高氏)→嗣宗。
二世祖:
嗣宗(赵氏)→本聪。
三世祖:
本聪(何氏、李氏);(弘治九年1497年竖有碑,后范中莪康熙二十年[1681]重立碑志,以示后),共生七子六女。
1、本聪(何氏)→友仁、友义、友礼。
2、本聪(李氏)→友智、友信、友伦、友常。
四世祖:
1、友仁(赵氏、王氏),无后,由友礼继承家业。
2、友义→范冲(庚子本无,潼射本有,经考证应有)。
3、友礼(王氏)→范先。
4、友智——外迁无考。
5、友信(邱氏)外迁盐亭西官园,有考。
6、友伦:花牌坊出家,法号信容。
7、友常:(马氏)→志富、志贵、志荣、志华、志玉、六女,常祖卒葬于柳驿下五里之金斗湾,成华十六年(1480)有预修寿山碑志。
注:友常后人中有生员(秀才):范广、范邦、范相、范容、范奎、范雍,但均迁于外,无考。
五世祖:
1、范冲→应刚。
2、范先→应海。
六世祖:
1、应刚→廷元、廷礼。
2、应海→廷魁、(廷和、廷显、廷嗣、廷迥:外迁失考)。
七世祖:
1、廷元→(希仁、希礼、希连、希海:外迁失考)。
2、廷礼(斯氏、冯氏)→范澜、范桂。
3、廷魁→月聘。
八世祖:
1、范澜(李氏、吕氏、斯氏)→可琮、可汜。
2、月聘(杨氏) →范宠、范让、范灿、范乾。
九世祖:
1、可琮(赵氏)→大生、中莪。
2、可汜(冯氏)→大臣。
3、范宠→范业、宗海、洪勋。
4、范让 (柳驿碑字迹风化严重,无法考证)。
5、范灿(刘氏)→可玮。
6、范乾(乏嗣)。
十世祖:
1、中莪(曹氏)(康熙壬午[1702年]举人)→茂桧(禀生,成绩最好的秀才)。
2、大臣(赵氏)→茂桐(吏部候选经历司)。
3、范业 湖广岳州府经历司,子女情况无记载。
4、宗海 子女情况无记载。
5、洪勋 子女情况无记载。
6、可玮(林氏、艾氏、姚氏,顺治丁酉(1657年)举人。任福安知县。
十一世祖:
1、茂桧→汝梅。
2、茂桐(何氏)(吏部候选经历司)。
十二世祖:
汝梅(曹氏)岁进士(举人之下,可充当大挑正印知县者)。
二、道志公宗支
在万历四十年(公历1612年)十一月壬子二十日的吊楼(锣)垭宗支碑记中记录了道志公九代谱。
道志祖世系为:
一世祖:
道志公则兴业南邑吊楼(锣)垭,现南部县铁鞭乡广福村,娶罗氏生一子德玄(元)。
二世祖:
德玄(杨氏)→玄(元)林。
三世祖:
玄林(杨氏),林生七子。
四世祖:
1、长绍明(宋氏)→范钦、范菳、范森。其后人迁至马连庙,现南部县光中乡中和村。
2、二太清(赵氏)→范琦。
3、三太忠(何氏)→范屺。其后人迁至分水岭,现南部县铜坪乡分水村。四普元离尘。
4、五太高(谢氏)→范隆。后人迁至猪槽垭,现南部县大坪镇红星村。
5、六太林(何氏)→范用。其后人迁至南部县铁鞭乡广福村。
6、七太成(李氏),后无记载。
五世祖:
1、范钦(高氏),葬炉舍沟,后无记载。
2、范菳(王氏)→崇福(杨氏)。
3、范森(王氏),后无记载。
4、范琦(杨氏)→崇安(何氏)。
5、范屺(何氏)→崇仁(文氏)。
6、范隆(杨氏)→崇综(高氏)。
7、范用(王氏)→崇秀(杨氏)、崇贵。
六世祖:
1、崇福(杨氏)→时美、时章。
2、崇仁(文氏)→时用(敬氏)、时太(杨氏)。
3、崇贵(宋氏)→时友。
4、崇综(高氏)→时清(何氏)、时兴(杨氏)。
七世祖:
1、时美→守策。
2、时太→香明、守明(敬氏)。
3、时兴(杨氏)→守贤(宋氏)、守仁(高氏)、守礼(何氏)。
4、时友,后无记载。
八世祖:
1、守策,后无记载。
2、香明,后无记载。
3、守贤(宋氏),后无记载。
4、守仁(高氏),后无记载。
5、守礼(何氏)→范伟。
九世祖:
范伟,后无记载。
吊楼(锣)垭的宗支碑是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十一月二十日立的,止于范伟公。
三、道清公、道志公后裔分布
道光十二年(1832年)锡位公编辑的《范氏宗谱》及1900年庚子版尚兴公(即勃然,字子誉)《范氏宗谱》中对道清道志公之孙分布情况作了说明:道清公之孙本聪生七子,友礼、友义、有常居老宅柳驿,友智、友信外迁无考。红豆树(盐亭)、石板场(南部)、刘(流)马场(南部)、范家界、木马山(剑阁)等地。
道志公之孙元(玄)林亦七子,复分卢舍沟,于观音寺起四大房。长房住居马连庙,如南邑三刀山、毛观子、三台范家堰、陕西马道、射邑白家沟、响堂坪、范家湾、凉水井皆是自长房而出;二房住居分水岭,如南邑永宁寺,弥匡寺、毛观子、玉屏山,射邑鼓楼垭、青岗垭、瓦窑沟、朽毛沟、三台黄家沟是其支也;三房住居猪槽垭,如南邑水磨河、陡咀下范家坪、范家嘴、射邑红花园、铁匠坪、碾子垭、解板沟、赵家山,三台石庙沟、沈家沟、宋家沟、莲花池是其旅耶。四房住居吊楼垭,世幸守老业,外县无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