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阴两虚、湿遏热伏型高热昏沉(亚急性败血症)
姚某,男,7O岁,离休干部。有震颤麻痹、冠心病史。近因前列腺炎,小便有时癃闭,住入某院;又因褥疮感染,高烧39.6℃~4O℃,下午晚上更甚,讲胡话,神志昏沉,用药体温稍降而复升;根据血象检查诊为“亚急性败血症”,已下病危通知。邀中医治疗时(1992年8月17日),病人在输氧、输液。诊其面色烟浮,瞳孔大小对等,运转不灵活。按其心前区作皱眉作苦状。家人代诉:已一星期未进食。大便不能自控,近3天大便未行,小便靠导尿管排出,常诉心痛。尾骶近肛部有褥疮。醒则手足震颤,入睡则宁。给水则咽,不给不索。按其腹有灼热感;察其舌质淡红带紫而尖部破碎,苔白微黄而腻;其脉弦小(80次/分)。认为是素体阴虚,湿遏热伏所引起的高烧。不能排除与空调失控,有时室温过低,郁闭汗腺,阻碍皮肤蒸发有关;几度反复则汗水形成湿气,与外因之湿是相同的,其特点是,面色淡黄而烟浮,其首如裹而昏沉,表情淡漠,午后发热至夜加剧,状若阴虚,胸闷不饥,渴而不饮,有时恶心作呕。其病机是湿遏热伏,治法宜清宣湿化。但具体分析,本例舌干而破碎属气阴两虚而兼血热,心前区作痛必有瘀阻,便秘腹热“地道”不通,其治疗的关键在于宣其气机,从上下分消其湿遏。处方:重用藿香l0g,茵陈20g,苡仁15g,杏仁l0g,白蔻5g,芳香淡渗,以化其湿,湿化则热自解;太子参15g,沙参12g,丹参15g,以养其气阴;远志3g,枣仁12g,灵脂12g,蒲黄12g,以定志宁心,通其瘀阻;生地15g,白芍15g,水牛角30g(先煎),清血以凉营,分治合击,共奏疗效。煎成鼻饲,1剂而粘汗,热降至39℃,再剂汗不粘手而热降至37.8℃,3剂体温正常,人清醒而大小便已畅通,知饮索食。复诊易方调理,用黄芪l8g,桔梗5g,土茯苓15g,炙甘草5g,托毒生肌以治其褥疮,解除特护而安。
按语:此例不是一般急证,而是疑难急证,既具有湿遏热伏症候,又具有阴虚血热体征,既有冠心病心前区痛,又有前列腺炎排尿困难,其震颤麻痹有多年病史可以存而不论。因而首先针对主要矛盾—“湿遏热伏”的高热不退,必须化湿清热不关门。此方重用藿香、茵陈,即王孟英甘露消毒丹之要药也。再按照《伤寒论》麻黄升麻汤原理,多角度,多层次,注意体质,调节用药,使与本证有相关因素的次要矛盾亦迎刃而解。体温因汗解至正常后,而疗效巩固。
评:亚急性败血症是一种较少见的综合征,以儿童为多见,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多数患者发病前有感染史,尤其是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由于血培养阴性,故认为与感染性变态反应有关。本病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点,由于本病尚无特异性诊断方法,只有排除其它疾病后才能肯定诊断。其临床特点:起病急骤,主要有长期持续或间歇性发热;反复出现一过性皮疹;游走性关节痛疼及淋巴节肿大,肝脾肿大;周围血白细胞明显增高,核左移,血沉增快,血培养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皮质类固醇激素能使症状缓解,但减量或停用激素时症状常可复发。本病应与败血症、风湿热、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相鉴别。主要采用类固醇抗炎药及非类固醇抗炎药治疗,近年来也有应用细胞毒药物治疗,但效果却不尽人意。
此案患者年高体弱,多种疾病共存,病情危重。然医者不囿于感染发热而妄用苦寒清热,而经细查详审,终辨得气阴两虚为本,湿遏热伏为标,经标本兼治而愈,此治病尤重在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