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的产业升级之路丨从世界制造到世界创造

当前中国正面临世界科技革命、全球经济格局重塑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旋律。

在全球产业链重塑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必须要从最初的产品竞争,走向供应链竞争,最后走向生态平台竞争。如何推动制造业创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正在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西方各大发达国家均高度关注制造业回流,着眼于全面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美国积极构建制造业创新网络,英国加紧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举措,都是力图弥补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断层,促进实验室技术向实际产品转移转化。

身为制造业大省的广东,想要从世界制造走向世界创造,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也是必由之路。

在本文中,笔者试图通过研究全球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发展历程及模式,期望为大湾区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引领全球价值链的粤港澳大湾区

不可否认,全球化浪潮与某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互动,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前景。

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由小到大、由大变强,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即从嵌入全球价值链,到构建国家和地区价值链,再到引领全球价值链。

每一次世界制造中心的变迁,必然会催生强国的出现,世界工厂以其强大的生产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推动着该经济体快速成长。

即使在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而发生产业转移之后,该经济体的世界影响力依然存在。

伴随着产业转移,强国通过重构全球产业链,把握全球价值链进而影响全球产业格局,这条路,美国和日本都曾走过。

苹果公司全球产业链布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试点开放,到嵌入全球产业链,进而构建国家价值链,未来想要引领全球价值链,从全球化追随者转变成引领者的话,世界级别的制造业中心必不可少。

作为中国战略棋局上的重要棋眼,粤港澳大湾区以其比肩国际湾区的经济总量,最完善的制造业基础,全球创新资源和资本高度聚集等,无疑要担当起代表中国,实现引领全球价值链的重要使命,也是最有可能实现这一使命的战略区域。

粤港澳大湾区各大城市要素

广东吹响产业集群升级的号角

在粤港澳大湾区“9+2”格局中,9个城市隶属于广东,也是广东经济发展最活跃、制造业最发达的区域,也被称为珠三角地区,这一区域呈现出制造业占比大、经济贡献大,以中小企业为主导、地方产业集群高度集聚等发展特点,制造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也一直都是近些年来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主基调

伴随2020年全球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爆发,在全球供应链循环受阻,产业链面临重塑背景下,“两头在外”的广东省制造企业面临着供应链“断链”的严重风险,转型升迫在眉睫。

2020年5月,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路线图出炉,瞄准国际先进水平落实“强核”、“立柱“、“强链”、“优化布局”、“品质”、“培土”六大工程,重点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家电、汽车产业等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以及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前沿新兴材料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若干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升区域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地位。

一图读懂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划动图片查看更多信息)

蓝图很美好,然而众多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如何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如何培育?

核心离不开创新

根据美、德等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建设行业制造业创新中心是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带动行业上下游企业、推动地区制造业集群发展的有效路径。

国际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经验

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

为重塑美国制造业的全球领导地位和竞争力,奥巴马政府于2012年启动了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以推动先进制造技术向产业转移、向生产力转化。其定位重点是要解决基础研究和商业化之间“死亡之谷”问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的核心单元是制造业创新中心,担负着特定领域内先进制造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广的职责。经过向社会公开咨询与评估,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拟建立45家创新中心,目前已建成14家。

美国已成立制造业创新中心基本情况

· 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五大功能:

通过研究发现,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在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中扮演着“孵化器”的角色,主要有三大功能:

一是加速先进制造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渗透,为美国制造企业提供经过验证的先进技术和应用示范。每个创新中心专注于一个特定领域,对处于“竞争前”阶段的先进制造技术开展应用性研究、试验性开发、商品化试制,把实验室环境下的技术能力转化为产业环境下的生产能力。

二是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完整的技术创新链条。创新中心通过项目定制和招标,推动会员之间紧密联系、信息共享和合作研究,达成共同的利益关注和资源投入,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商品化和规模化生产的完整的技术创新链条,使得先进制造技术成果能够得以有效转化和应用。

三是围绕特定先进制造技术构建生态系统。通过设置适用于各类机构的多层次会员制度,将政府部门、大中小企业、行业联盟与协会、高等院校、社区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非营利组织等纳为会员,构建了一个以特定先进制造技术为基础、“产学研政”共同参与的创新生态系统,使得创新技术甄别、技术路线选择等更能贴近产业需求。

四是担当行业的“教学工厂“。围绕行业开展多层次劳动技能培训,满足技术发展的人才需求。

五是提供共用基础设施。每一个制造业创新中心都将为本地产业发展提供共用设施,特别是为中小企业和初创型企业。

· 公私合作、商业化运营模式

操作模式上,很多制造业创新中心都是美国政府部门主导设立,有些更是国家能源局、国防部、航空航天局等直接主导,但具体运作大都采取了商业化模式。

具体来说,在融资方式上,初期政府和私有部门按照1:1共同出资,形成一个5-7年的计划,且政府出资在逐年减少,5-7年后政府不再投资,创新中心在资金上完全独立、自我发展,其后期收入主要来源于会员费、服务费、技术转化项目筹资、知识产权使用费、合同研究、产品试制、捐款等。

治理模式上,政府并不直接领导和干预创新中心的运营。创新中心采取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商业治理模式,董事会成员来自于各个会员机构,“产学研政”各方都会拥有一定的席位。

项目运作上,创新中心会制定各自的技术转化路线图,专注于从技术甄别、筹集研发提案、招标遴选、到技术开发和转化全过程的管理和运作。在运作过程中,创新中心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创新的活力,每个创新中心都会有近1/3的中小企业会员。

英国“弹射中心”

全球金融危机后,经济低迷的英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驱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其视为实现经济复苏的唯一出路。为此,英国政府计划投资2亿英镑,建立一批世界级技术创新中心,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并将其成为“弹射中心”

现在,英国已建成11个弹射中心,在提升整体国家科技创新水平,推动制造业产业转型发展上起到了重大作用。

英国已建成的弹射中心分布

(11个弹射中心分别是:高价值制造、细胞与基因疗法、运输系统、近海可再生能源、卫星应用、数字化、未来城市、能源系统、精准医疗、医疗研发、复合半导体应用)

· 弹射中心的功能定位:

弹射中心定位于缩小科技成果与产业化之间的鸿沟,重点是解决技术成熟度4-6级的问题,通过整合已有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向产业转移转化。

主要任务包括: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获得顶尖的技术和知识;面向企业需求,与企业协作开展应用研究项目;举办大量活动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协同发展;提供不同层次的技能培训计划等等。

· 运作机制

弹射中心采取“政府+企业“的模式。政府主要负责监管,企业化运作。具体来说,在监管管理方面,有创新英国下设的咨询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管所有的弹射中心。在运营管理上,每个弹射中心都是非盈利的独立法人,设立董事会和执行管理团队负责运营。

· 资金来源

英国弹射中心的资金来源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府的财政补助,约占全部收入的1/3,由英国技术战略委员会提供,每年500-1000万英镑,投资周期5-10年;二是来自企业的合同收入,约占全部收入的1/3;三是来自于公共和私营部门共同资助的合作研发项目,通过竞争获得,约占1/3。

借鉴与启示

从2016年起,中国也将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作为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工程,核心定位为共性技术研发、工程攻关和成果转化三大方向。在国家战略推动下,广东省也在积极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先后审批了四批共计20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这些制造创新中心呈现出“大企业主导、大科研院所主导“的特征,其外部性效应发挥不好,对广大中小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带动性效果不显著。

通过研究国际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研究,可以对大湾区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起到以下五方面的启示:

第一,发展定位上,制造业创新中心应该重点关注三个方面:

  • 一是致力于先进制造技术的研发、转化和应用,把实验室环境下的技术能力转化为产业环境下的生产能力;

  • 二是致力于整合创新资源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商品化和规模化生产的完整的技术创新链条。

  • 三是致力于围绕特定先进制造技术,集合企业、行业联盟与协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共同构建创新生态系统。

第二,功能构成上,借鉴国际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主要功能与任务,制造业创新中心应该集新技术研发转化应用平台、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智力支持平台、行业专业人才培养平台以及创新成果展示交流交易平台等六大平台一体。

第三,发展布局上,广东省应该结合各地产业集群的实际特点,围绕各地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有计划有目标的布局和规划制造业创新中心,而不完全是由企业自主申报,真正发挥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外部效应,起到推动地产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作用。

第四,运作模式上,更加注重中小企业参与,尤其是地方产业集群的头部企业或行业隐形冠军企业,从大企业、大科研院所主导,走向“行业头部企业+联盟“主导的运营模式,即以行业头部企业为核心牵头,整合政府、企业、协会、金融、智库等,形成”产、智、融、府、协“的合作联盟。

第五,资金与收入来源上,制造业创新中心要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独立运作。可以借鉴国际经验,运作初期,政府财政支持主导,主要用于公共平台设施和基础研发设施的投入,以及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等,后期要靠市场化的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服务合同竞争性收入为主,增强创新中心自身的营收能力非常重要。

总之,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以转型升级为目标,以构筑行业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千亿产业集群为核心,以产智融府协为推进运作,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从世界制造走向世界创造的重要手段。(完)

参考资料:

【1】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8-2019中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蓝皮书[R].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

【2】张伯旭,黄群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路径与模式——全球经验与北京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

·了解更多内容,请访问智纲智库新版网站:www.zgzkchina.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