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怎么结尾才精彩?原创总结,值得收藏分享
作者按:本篇为我参考大量资料,并查找了大量名家经典短篇后写作,范文选择尽量避开课本,而又确系名家名作,具有相当说服力和示范性。本文花费了两天时间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的结尾很重要,古人对文章结尾重要性的总结:
1、“一篇之妙,在乎落句。”
2、“豹尾”为标准,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
3、明代学者谢榛说:“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好的文章结尾能够产生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效果,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唤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让读者沉浸在文章的意境之中,久久回味。
结尾的几种方式:
1、 自然式结尾。
这样的结尾指的是,事情叙述完了,结果也出来了,文章自然而然结束了,这就是常见的自然式结尾。
《游笔架山》的结尾:
太阳偏西了,我们也有点累了,便一起乘车,带着在笔架山游玩的快乐,踏入归途……
《登泰山记》结尾: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yuán)。少杂树,多松,生石罅(xià),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桐城姚鼐记。
《笑林广记》:
秀才年将七十,忽生一子。因有年纪而生,即名年纪。未几又生一子,似可读书,命名学问。次年,又生一子。笑曰:“如此老年,还要生儿,真笑话也。”因名曰“笑话。”三人年长无事,俱命入山打柴,及归,夫问曰:“三子之柴孰多?”妻曰:“年纪有了一把,学问一点也无,笑话倒有一担。”(活跃气氛范文)
《开国大典》: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自然式结尾特点:事情记叙完了就结束,一句话多余的话也没有)
2、 总结式结尾。
事情记叙完了,总结一下收获,常用递进关系的复句来说说自己的收获或感受。
比如:我在惠东贫困山区学校参观文章的结尾,最后大家都谈了自己的感想。
我们可以这样总结式结尾:
通过一天时间我们和山里孩子的交往,我感觉到,虽然这里很穷,但是这里人们很淳朴,孩子们很努力学习,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帮助到他们,也希望他们自己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
《故都的秋》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16)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提问:总结式结尾和自然式结尾的区别?
3、 启发式结尾(也称“明理式”结尾)。
这种结尾是把事情描述完之后,自己从所描述的事情中收获的体会、启示和明白的道理写出来,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
《一件小事》的结尾:
这件事过去很长时间了,但我却铭记不忘。事情虽然小,但它给我的启发却很大,因为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不论做错了什么事,只要认识到错了,而且敢于承认,勇于改正,那就一定有新的开始,一定会进步的。
《独木》席慕蓉:
窗外景物不断在变换,山峦与河谷绵延而过,我看见在那些成林的树丛里,每一棵树都长得又细又长,为了争取阳光,它们用尽一切委婉的方法来生长。走过一大片稻田,在田野的中间,我也看见了一棵孤独的树,因为孤独,所以能恣意地伸展着枝叶,长得像一把又大又粗又圆的伞。
在现实生活里,我知道,我应该学习迁就与忍让,就像那些密林中的树木一样。可是,在心灵的原野上,请让我,让我能长成为一棵广受日照的大树。
我也知道,在这之前,我必须先要学习独立,在心灵最深处,学习着不向任何人寻求依附。
提问:启发式结尾和总结结尾的区别?
4、 疑问式结尾(也有“反问式”结尾)。
事情叙述清楚以后,作者为了强调自己明白的道理或启示,故意用问句或反问句收尾,既表白了自己的意愿,又激发读者的思考。
《喜鹊》席慕蓉:
上课的时候,窗外的喜鹊不断展翅飞旋,窗内的师生彼此交换着会心的微笑。原来雀鸟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肯留下几棵树,只要我们不去给它们以无谓的惊扰,美丽的雀鸟就会安心地停留下来,停留在我们的身边。
而你呢?你也是这样的吗?
5、 梦幻式结尾:
这种结尾属于想象、寄托型。作者不直接写事情的结果,而这个结果有可能不是一种情况,就用“做梦”的方式,来表现寄托意愿或结果。这种梦幻式很有意思,引人遐想。
《荔枝蜜》杨朔
透过荔枝树林,我沉吟地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
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酿造着未来…
比如:我们山区小学那一篇可以这样结尾: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长大了,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正带着那里的孩子在田野里快乐的奔跑。。。。
6、 诗词,名句结尾。
根据事情的内容与中心,选择恰当的古诗词或一两句大家熟悉的歌词,做为文章的结尾,让文章富有韵味。这种结尾要注意引用的句子要有一定的知名度,否则白用了。
珍惜时间的结尾:——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关于烦恼的结尾:------问君能有几多愁,恰如一江春水向东流
怀念故乡的结尾:——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
提问:表明远大志向的诗,你知道哪几句?
伟大母爱的诗,你知道那几句?
7、抒情式结尾:
在文章结尾处,深情表达自己的情感,让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抒情式结尾具体有以下几种情感:
1)、赞美之情
《白杨礼赞》矛盾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巩乃斯的马》周涛
值得自豪的是我们中国有好马。从秦始皇的兵马俑、铜车马到唐太宗的六骏,从马踏飞燕的奇妙构想到大宛汗血马的美妙传说……我们有多少关于马的故事呵,我们是十分爱马的民族呢。至今,如同我们的一切美好的传统都像黄河之水似地遗传下来那样,我们的历代名马的筋骨、血脉、气韵、精神也都遗传下来了。那种“龙马精神”,就在巩乃斯的马身上。
我想,即便我一直固执地对不爱马的人怀有一点偏见,恐怕也是可以得到谅解的吧。
提问:赞美式的结尾一般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基调?
2)、悲壮之情
《前出师表》诸葛亮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后出师表》诸葛亮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提问:为什么诸葛亮为什么写的那么悲壮?历史背景介绍。
3)、喜悦、兴奋之情。
《长江三日》刘白羽
当我们的"江津"号,嘹亮地向武汉市发出致敬欢呼的声音时,我心中升起一种庄严的情感,看一看!我们创造的新世界有多么灿烂吧!……
4)、希望之情
鲁迅的《故乡》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5)、悲伤之情
《一个人路途》——郁达夫
现在去北京远了,去龙儿更远了,自家只一个人,只是孤零丁的一个人。在这里继续此生中大约是完不了的飘泊。
1926年10月5日在上海旅馆。
《祭妹文》袁枚
呜呼!生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6)、愤怒之情
《马说》韩愈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纪念刘和珍君》—鲁迅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提问:这篇个结尾交织了几种情感?
8、议论式结尾
用议论的语句来阐述自己对所写人物的看法、观点,强化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五人墓碑记》 张溥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9、呼唤号召式结尾。
在叙述完事情以后,呼唤号召读者采取某项行动,这种结尾一般要富有感染力。
比如,我们去看望了山区的贫困小朋友后,我们可以这样结尾:
叔叔阿姨们,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去帮助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吧!
救救孩子!----鲁迅的《狂人日记》
10、出人意料,戛然而止式结尾
这种结尾不是按照人们预想到的事情发展的结果来处理结尾,而是用意想不到的结局戛然而止,让人在目瞪口呆之余,深受震撼,这种手法通常用在小说。
永远的门 作者:邵宝健
江南古镇。普通的有一只古井的小杂院。院里住了八九户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未变,尽管人们房内的现代化摆设是愈来愈多了。
这八九户人家中,有两户是一人独居——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娥。
两人住的地方隔着一堵墙。
(中间故事情节,郑若奎爱慕潘雪娥却一直没有开口表白,最后突发疾病去世了,大家都对他很尊敬,又同情)
没几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又唐突。
人们在整理画师遗物的时候, 当搬开那只老式花竹花架的时候,在场者的眼睛都瞪圆了
。
门!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的精巧的门,门拉手是黄铜的。
人们的心悬了起来又沉了下去。原来如此!
邻居们闹闹嚷嚷起来。几天前对这位单身汉的哀情和敬意,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了一种不能言状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愤懑。
不过,当有人伸手想去拉开这扇门的时候,“哇”地喊出声来——黄铜拉手是平面的,门和门框平滑如壁。
一扇画在墙上的门!
(重点:这篇文章强大的讲故事的技巧)
11、景物烘托,情景合一结尾。
这种结尾,在叙述完事情以后,把写景和抒情结合在一起,情景合一,富有感染力。
《星》—— 巴金
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我抬起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明星。我常常出神地凝视着那些美丽的星星。它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赐予我一次祝福。
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会坠落的。想到这,我的眼睛也湿了。
解析: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火》——巴金
我的眼光追随着我脑中的幻影。我想着,我想到我们的苦难中的土地和人民,我不觉含着眼泪笑了。在这一瞬间似乎全个江,全个天空,和那无数的山头都亮起来了。
解析: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12、设置悬念,留有空白式结尾。
这种结尾方式,留下一个未知的结果,让读者去想象,多用于小说,也用于记叙文。
我们平常见的:
到了生死关头,队长说,愿意跟我走的,站到左边,不愿意跟我走的,站在右边。那么,谁会站在左边,谁又会站在右边呢?
《雪山飞狐》——金庸
小说的结尾是胡斐和苗人凤在岩上巨石上打斗,巨石不能承载两个人的重量。
两人这时使的全是进手招数,招招狠极险极,但听得格格之声越来越响,脚步难以站稳。两人均想:“只有将对方逼将下去,减轻岩上重量,这巨岩不致立时下坠,自己才有活命之望”。其时生死决于瞬息,手下更不容情。
苗若兰站在雪地之中,良久良久,不见二人归来,当下缓缓打开胡斐交给她的包裹。只见包裹是几件婴儿衣衫,一双婴儿鞋子,还有一块黄布包袱,月光下看得明白,包上绣著“打遍天下无敌手”七个黑字,正是她父亲当年给胡斐裹在身上的。
她站在雪地之中,月光之下,望著那婴儿的小衣小鞋,心中柔情万种,不禁痴了。胡斐到底能不能平安归来和她相会,他这一刀到底劈下去还是不劈?
紧接着三个大字:全书完。
13、添加后记式结尾。
有时作者故意用后记的形式对某个问题提出引人深思的看法,或者揭示一个事情的最终结局,引发人们思考,加强感情色彩。
(我们的年龄段暂时不用)
作业布置:讲完了,文章的开头、展开和结尾,大家写一篇作文,题目为: 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写去农场,也可以写其他事情)
要求:
1、标题不能直接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必须另拟标题,标题也是衡量文章内容之一。
2、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要精彩。
3、叙述脉络,层次要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