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楹联
文/陈平
记得少年时候,手轻敲着桌子,闭上眼睛,朗诵着这些美妙的句子:那时节,只知道这些句子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工整的对偶排比,真使人感到“如听仙乐耳渐明”。这就是“诗中之诗”——“对联”!律诗的三、四和五、六句。少年时,至于李商隐何许人也,不知。“春蚕到死”怎么才“丝方尽”呢?更加不知。后来长大了,始知蚕儿吐完丝便死了,也知道蜡烛烧完了,“泪”也“干”了!用蚕儿吐丝和蜡烛燃尽比喻爱情的忠贞,真不知道诗人是怎么感悟出来的。楹联,即是对联,俗称为对子,又称为联语、联句、楹帖,楹联。楹者, 柱也,因为常把对联题写于两根楹柱上,故有“楹联”之称。以前,楹联研究者认为后蜀广正二十七年(964年),后蜀主孟昶所写的一副:是我国最早的一副对联。其实不然,后据楹联学者们研究考证,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诗文中已有对偶的运用,如《左传》:“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诗经·郑风·子衿》:“青青之衿,悠悠我心”;……正如唐代刘知几《史通·叙事》所说:“大抵编字不只,捶句皆双,修短取均,奇偶相配。”那时对偶这种修辞技巧日臻成熟。无疑使汉语语言文学艺术更加丰富发展。孕育了对联这种艺术形式的诞生。也就是说,对联的前身是对偶句,对偶是汉语中的修辞格式之一,由“对仗”和“骈偶”二个词演化而来。先秦时期的《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及《周易·文言》中的很多名句,都是十分工整的对偶句子。应该说,汉代把饰桃人,画神荼、郁垒像改为在桃符板上书写“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神荼”、“郁垒”,上下字数相等,名词对名词,词性相同,左神荼,右郁垒的写法,和对联的读法(上联尾仄声,下联尾平声)和上联在右,下联在左的贴法完全一致。把对联文字写在桃符板上,是中国最早的对联。对联从古诗文的对偶运用萌芽期到后来推广繁荣兴盛,一直和诗有着血肉关系。对联是我国汉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一种地道的“国粹”,它根植于我国汉文化和俗文学的沃土中,雅俗共赏的对偶格律,人民群众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畅行于文坛,应用于社会,经久不衰。
作者:陈平
作者简介:陈平,广东梅州人, 笔名三白,自号三白山翁。作家、职业画家。自幼喜爱古典文学,尤喜诗联、通音律。曾受聘中国楹联学会任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华南分院院长;现任林风眠画院院长、梅州市楹联学会会长。有专著《陈平国画集》、《陈平诗文集》、《楹联文化小识》、《中国古典诗词名句集韵》、《寻梦牡丹亭·散文随笔集》、《黄遵宪诗词楹联赏析》;主编《中国楹联集成·梅州卷》、《中国客家对联大典·三卷》、《梅州历代名联辑注·两卷》、《客天下楹联集锦》、《中国客家姓氏祠堂楹联上、下卷》等著作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