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备考:词类活用6类现象,文言翻译10大对策
词类活用6类现象
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的语法现象。我们重点分析以下六种情况:
1.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对宾语含有“使它怎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使动”必须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发生变化。
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
如: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使之归。“归”,动词的使动用法。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使(之)鸣。“鸣”,动词的使动用法。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zhuó)而小之,则王怒。(《孟子·梁惠王下》)“小之”是“使它小”的意思。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促织》)“昂其直”是“使其直昂(抬高)”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
令尹南辕反旆。(《左传·宣公十二年》)“南辕”是“使车辕向南”的意思。
以膏泽斯民。(《答司马谏议书》)“膏泽”,名词,恩德,带宾语,作动词,为“使……得到好处”的意思。
2.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主观上对宾语含有“感到它怎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味。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小鲁”,感到鲁国很小;“小天下”,感到天下很小。
(2)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侣鱼虾”,以鱼虾为伴侣;“友麋鹿”,以麋鹿为朋友。
3.名词作一般动词
(1)名词带宾语。
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籍吏民”即登记百姓户口。
(2)能愿动词 名词。
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王”前带能愿动词“欲”。“王”译为称王,读wàng。
(3)名词带补语。
沛公军霸上。(《鸿门宴》)“军”带补语“霸上”,作动词,驻军。
(4)所 名词。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特殊的指示代词“所”的后面一般只黏附动词或动宾词组,名词“货”黏附在“所”的后面,作动词,作“购买”讲。
(5)副词作状语 名词。
恐托付不效。(《出师表》)名词“效”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作“奏效,有效果”讲。
(6)名词作句中的谓语。
或师焉。(《师说》)名词“师”充当“或”的谓语,作“从师”讲。
(7)名词 者。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特殊的指示代词“者”的前面一般只黏附动词或动宾词组,名词“名”黏附在“者”的前面,作“指识其本名,说明白”讲。
(8)名词 之。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代词“之”一般不受名词修饰。“名”用在代词“之”前,作“命名”讲。
(9)名词 名词。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答司马谏议书》)两个名词“事”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作“做,从事”讲。
(10)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状语分句,名词活用为动词。
权,然后知轻重。(《孟子·梁惠王上》)“权”,在此句中作动词“称量”讲。
4.名词作状语
(1)表示比喻。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狐鸣”,像狐狸那样叫,“狐”名词作状语。
(2)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名词“兄”作动词“事”的状语。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
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东南”,向东南,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飞”的方向。
(4)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
手巾掩口啼。(《孔雀东南飞》)“手巾”,用手巾,作“掩”的状语。
(5)表示时间、动作的连续性。
卿当日胜贵。(《孔雀东南飞》)“日”,一天天地,充当“胜贵”的状语。
(6)表示动作行为使用的方法。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躬”,亲身,作“耕”的状语。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面”,当面,是“刺”的方式,作“刺”的状语。
(7)表示处所。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指南录>后序》)“草行露宿”,在草地上行,在露天里宿。名词“草”“露”分别作“行”“宿”的状语。
(8)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从流石蛇行而上。(《游黄山日记<后>》)“蛇”,像蛇一样。名词“蛇”作“行”的状语。
5.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作主语或宾语)
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定语;如果一个形容词作了主语或者宾语,这个形容词就可能活用为名词了。
如: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过秦论》)“贤”本是形容词,“德才优秀”的意思,这里指“贤士、贤人”,作名词。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世家》)“坚、锐”本是形容词,“坚硬、锐利”的意思,这里指“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作名词。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良实”本是形容词,“善良诚实”的意思,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作名词。
6.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后带宾语)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善”原本是形容词,“好”的意思,在这里是“亲善,交好”的意思。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短”原本是形容词,在这里是“说别人的短处、坏话”。
文言翻译10大误区及对策
文言文翻译在文言文阅读题里可以说是最考验技术的,下面是历年来高考生最容易犯的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十个误区,希望你不要犯,高一高二也要注意哦。
01
误区一:混淆古今异义
【例1】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正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行李”,古义为“使者”;今义是“出行时带的箱子、包裹”等。“遗”的古义为“赠予赠送的东西”,今义为“遗失、遗漏、遗留”等。
考生以今义释古义,原因是不明古义,不知古今词义不同。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积累古今异义词。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二是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三是借助复习资料上的《古今异义词简表》识记古义。
2.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02
误区二:词类活用分析错误
【例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正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第一个“衣”,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穿”;“袖”,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袖子里藏着”。一般情况下,“名词 名词”的结构,第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如,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大意,而我们检验自己翻译正误的方法,就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去检验,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03
误区三:误译文言虚词
【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误译:这儿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
正译: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里不就是曹操被周瑜围困(打败)的地方吗?
分析与对策:“困于周郎”中的“于”字,表示被动关系,译为“被”,考生的忽视造成被动者“曹操”成了主动者。
同学们要注意积累“其、之、以、而、乃、乎”等《考试大纲》规定的十八个常用虚词的多种用法,根据句意,准确翻译。
04
误区四:漏译省略成分
【例4】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误译: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正译:(狐狸)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分析与对策:句中漏译了省略主语“狐狸”。原文中虽然省略了主语,但为使文意通顺、明了,翻译时要将省略的成分补上。这也是考试中的一点要求。另外,有些通过直译无法使文意贯通的地方,如“满纸都是”,也应适当“增词”,即加上使文句连贯的词语。考生漏译省略成分,除了粗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通读整个句子或与译句有关联的前后句,没有形成整体语境意识,只是“就词译词”,不能很好地把原文的意思传达出来。这种毛病轻则影响到考生对个别词的判断和翻译,重则影响到考生对整个句子的理解。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考生应注意树立较强的语境意识,阅读时真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翻译一个句子时,不能偷懒,只满足于读单一的那个要求翻译的句子,还应适当“瞻前顾后”地照顾语境。
2.翻译出一个句子之后,不要急着做下一题,而要回顾一下自己翻译的句子是否通顺,看看有没有缺漏的成分,如主语、宾语等。
05
误区五:语言不合规范
【例5】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己而专献金,下贲狱。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
误译: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就把贺贲关进监狱。世祖闻之,眼冒金星,执住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
正译: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把贺贲关进监狱。世祖听说这事,非常愤怒,逮捕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
分析与对策:这段译文的不规范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文白夹杂,“闻”“执”等文言词语没有译出。根据语境,“闻”可译为“听说”;“执”可译为“逮捕”。②风格不一致,整体上看是严肃的书面语,而“眼冒金星”显然是口语化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严格遵守“对译”的方法,将单音节词语双音化,有效避免漏译文言词,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文白夹杂。“对译”过程中,不采用方言、俚语、口语化的词语。
2.检查有无夹杂在译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方言、俚语、口语词等。
06
误区六:不辨感情色彩
【例6】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晋书·皇甫谧传》)
误译:于是他不做官,沉湎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
正译:于是他不做官,沉醉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
分析与对策:译句将“耽玩”的褒扬色彩误译成了贬抑色彩。“耽玩”,意思是深深地爱好、玩味,应译为“沉醉”“潜心玩味”之义。
考生误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原因在于受到先入为主的思维影响,从而容易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词,想当然地进行判定。比如例句中,考生一看到“耽”字,就将其解释为“耽搁”,从负面的角度进行理解,误译为“沉湎”。
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对待一些前后有矛盾的词、有疑义的词,应该“瞻前顾后”,核实自己的初始判断是否正确。比如上面的例句中,后文有“忘寝与食”一句,对此句不难理解为“废寝忘食”之意;并且这句和上句是并列关系而非转折关系,故此“耽玩”一词应与“废寝忘食”的感情色彩相通,应译为正面的意思“沉醉”。
考生如果能够判断出夹击的关键而又是少量的信息,可以保证题目完全做对。
07
误区七:误译语法关系
误译语法关系,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单句语法关系的误译,一种是对复句语法关系的误译。
(一)单句
【例7】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误译: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利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正译: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分析与对策:“终身不用”是个短小的单句,它的主语“杜甫”承前省略了。根据语境,是叙写杜甫空怀壮志而终身不被朝廷重用,身处困境的情状,而这种意思却是靠“终身不用”这个不用被动词的被动句表达的,考生并没有把这层被动关系译出来。
考生犯这个错误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掌握好被动句这一特殊句式。除了这种靠语意的分析才能把握的被动句外,文言文中很多被动句是有标志的。如“于”“受……于……”式,“为”“为……所……”式,“见”“见……于……”式等,翻译时,都要译为被动关系。
文言文翻译题常将文言特殊句式作为考查点,备考时要注意陈述句(语气词“者、也”表判断,副词“乃”“皆”“则”表判断)、倒装句(宾语前置、谓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等特殊句式的外在特征;解题时,用相应的现代汉语句式对特殊句式进行合理转换,准确翻译。
(二)复句
【例8】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误译: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后来,因为河水高涨船体上浮,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
正译: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
分析与对策:整个语句是一个顺承关系的复句,而“以巨舟乘涨”中的“以”字,是表示凭借的介词,应译为“利用”。考生误认为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为“因为”,将整个语句的结构关系误译为因果关系。
考生对复句结构关系的把握,必须以句意为基础,“假设”“因果”“转折”“条件”等关系,都是根据句意自然生成的,不可强加或误译。而检验自己是否强加了关联词,也必须看你加的关联词在句意的表达上,是否合理。
08
误区八:不懂文言修辞
【例9】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
误译:上天已经结束了你们元朝的命运,我们朝廷确实要取代它。你们即使点燃了自己,也没有日月一样的光明!
正译:上天已经结束了你们元朝的命运,我们朝廷取代了它。你们这些微火残灰,竟敢与太阳月亮(一样的大明朝)争夺光明吗!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爝”(jué),意为“小火”“火把”,“馀烬”,意为“残灰”,根据文中人物关系,这里比喻元朝残将脱脱;而“日月”则比喻明朝。考生从“实”的角度理解,没有译出比喻意义。解答此类试题,一是要积累古文修辞知识,留心古文修辞现象。如“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孟子·公孙丑》)“采薪之忧”是疾病的婉辞。
全句译为:昨天有国君命令来,他正生病,不能上朝复命。二是结合语境,把握好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确认修辞现象,恰当翻译。
考生如果能够判断出夹击的关键而又是少量的信息,可以保证题目完全做对。
09
误区九:不懂古代文化常识
【例10】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也?”(司马迁《鸿门宴》)
误译:项王握住剑把站起来,大声问:“来客是什么人?”
正译:项王握着剑把直起腰来,问道:“来客是干什么的?”
分析与对策:古人席地而坐,而两膝着地,脚背朝下,臀部坐在脚后跟上。如果臀部抬起,上身挺直,这就叫“跽”。项王本坐着,突然见樊哙闯进来,于是警惕起来,握住剑,挺直腰准备站起来,以防不测。在这里,只能解释为“双膝着地,上身挺直”。
高考复习中,考生要留意此类古代文化常识,在教材复习和传记类文章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与古代官职(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除,拜官授职。擢,提升官职)、地理(江表,长江以南地区。关东,古代指函谷关以东。朔漠,北方的沙漠)、习俗(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涉及文化常识的译文,可从两个方面检查:一是看自己的翻译是否合乎古代社会的环境;二是看译文是否适合语境,是否合乎情理。
10
误区十:误译原句语气
【例11】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
误译: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没有谁能行。
正译: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还能有谁呢?
分析与对策:译文处理为一种陈述语气,尽管从意思上来看是对的,但它改变了原文的语气,仍然不够准确,违背了文言文翻译“忠实”原文的原则,会被“酌情扣分”。从语境来看,这段话表现了孟子拯救天下的责任感和高度的自信心,“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孟子以“名世者”自许,“舍我其谁也”,是一种语气强烈的反问,语气应处理为“……呢?”。
考生误译原句的语气,一是因为对文意(人物思想、情感)理解不透彻,二是对句子的语气不够重视。
文言文句子的语气,与现代汉语没有很大的差别,通常分为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等。我们看句子的语气,要把握好两个关键:一是标点符号,如问号,则处理为疑问语气;二是根据文意,在人物对话中,要留意说话人的心理、个性,以及表达目的等。
声明:资料源自高中语文资料整理与收集和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署名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