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苗乡俗语“手长衣袖短——少礼”隐含苗族服饰文化元素?

为什么说苗乡俗语“手长衣袖短——少礼”

隐含苗族服饰文化元素?

关山听风

“手长衣袖短——少礼”是从苗语中翻译过来的,用汉语的意来表达,是湖南省邵阳市绥宁苗乡村常用的一句自谦用语,用在红白喜事上礼时候,或者其他人际交往之中。其意思是自谦地说,自己家里经济不富裕,能拿出的礼信不多,请主家谅解,或者说,本人是粗人,不知讲礼节,请多多谅解。

那么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这得从古时绥宁苗乡的服饰着装的变化说起。  古时绥宁苗乡人,不论男女老少,穿的都是短衣短袖及宽袖,绣花边的青蓝粗麻布衣服,因此绥宁的苗族人又被当时的封建官僚蔑称为“青衣苗”,或者“青苗”。据《绥宁县志》记载,绥宁苗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清朝乾隆年以后,在残酷的镇压时,朝廷强令夷人(官府对苗族人的贱称)化为民(官府称汉族人为民),并禁止苗族人说苗话,禁止苗族人讲语言,把苗族风俗称蛮俗,以有伤风化为名,也在禁止之列。为了加快同化苗族人,官府在苗乡普遍推行“义学”,也就是让苗族人的孩子学习汉文化。不可否认,当时官府推行“义学”有积极的一面,确实让苗乡人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也就带来了苗乡社会多方面的改变和社会的发展,对苗乡社会的影响深远。

苗乡开“义学”后,一部分读书的人可以参加考试,苗乡从此出现了一批秀才举人,使读书人进入了讲“礼仪”的上流社会。于是,这些读书人考中功名后,立即改穿服饰,开始穿棉布和丝绸的长袖长袍,一些财主、商人等也渐渐仿效。这样苗族出现了以服饰为标志的阶层分化,少部分人与当时的“民”的服饰没有区别,而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及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依然着短衣短袖及宽袖绣花边的青蓝布衣服,因为穿这种衣服主要是方便劳动生产与生活。

古代,绥宁苗族村寨每年举行的歌会场数特别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跳花节、四月八、六月六、八月十五等。每逢花园山举办歌会时,来参加的人就比赶集时还要热闹,有的歌手相距花园山上百里地也要赶过来唱歌。  从明朝中期苗民蒙能、李天保领导各族民众起义开始,绥宁、城步、及相邻的广西一带的少数民族起义此起彼伏,官府虽然屡次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镇压,但不时还是有苗瑶民众起义。

说到以服饰穿着划分阶层,其实过去汉族中也有这个区别,如鲁迅在《孔乙己》就有这样的描写:“……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掌柜说,样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长衫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罢。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从这两段话中可能看出,“长衫的”与“短衣帮”就是所谓的“斯文人”与“粗人”服饰标志,穿不同的服装,显示的是当时社会不同的阶层人物。与绥宁苗族服饰不同的是,汉族人服饰没有“短袖、宽袖及绣花边”而已。

古代不同的服饰代表着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文化含义。“手长衣袖短——少礼”虽然是绥宁苗乡人的自谦,把自己比作穷人与粗人,但此语中隐含了历史之中绥宁苗族的一种服饰文化元素。

本微刊原创文章,均为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微刊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微刊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古苗疆那些事儿”(作者直接授权除外)。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微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谢绝交换,谢绝有偿刊载(入册、入典),谢绝无偿索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