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人游清朝皇家园林,有四种典型心态,如今的人未必想过
紫禁城骑马坐轿,乃是清朝皇帝们给或老或尊的大臣,无上的荣耀。
这还只是从进宫门到议事大殿这一段,至于深宫禁院,就是再亲密的大臣,也难以近距离观赏的了。
直到清朝灭亡,民国初建,当年的紫禁城和皇家园林,渐渐成为一般百姓也可游览之处,中间的变化,不可谓不大。
那么,民国肇始之际,时人是怎样看待这些事的呢?
《重写旧京》给我们描述了不同的场景,它让我们知道,那时的人跟如今的我们游故宫,或许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
其一,有人感慨共和之奇妙。
我们知道,尽管清朝灭亡之后,还有一部分产业,留给了溥仪,作为爱新觉罗愿意逊位,和平交接权力的“奖赏”,多数皇家园林,是归了民国——理论上,是归了老百姓的。
(皇家园林老照片)
既如此,将之对人民开放,就是不二之选了。
否则,何以体现共和呢?
当时一首竹枝词写道:
都城一洗帝王尊,出入居然任脚跟。为问大家前二载,几人走过正阳门?
此可谓灵魂之问。
虽然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改天换地,只在一夜之间,还没有回过神来,脑袋后面的辫子都还没决定要不要剪,以前不敢想象的事,就全都来了。
皇帝没了,自己竟然成了国家的主人了,紫禁城,也不禁了,可以进了……
其二,有人感慨共和之不稳。
共和虽非新鲜事物,连慈禧老太后都明白要立宪,更不要说一些读过书有脑子的皇亲国戚,也早知道帝制在今时今日,已是过街老鼠。
但从朝廷到民间,都有很多人顽固派,抱残守缺,不晓得与时俱进,皇帝不急太监急。
(天坛老照片)
他们看着如织的游人,痛心疾首。
有人描摹了他们的丑态——
使贵胄遗老,及今而见吾等平民联袂来游,不将疾首蹙頞,如村妇詈人曰:何来囚虏,且何福今竟涉足园庭,践污宫阙,是皆共和之罪也。
遗老遗少大量存在,极端仇视共和,必欲除之而后快,如果共和政府不在其他方面做出些成绩来,只怕会遭到不断的反扑——
尽管,他们反对开放园林的理由,是很可笑的。
比如,如著名的翻译家林纾,回忆颐和园未完工时,与寿富和高凤岐前去探访。到文昌阁,见大门紧锁,寿富说,前面是禁地,不能去了。
但这林纾,在民国建立后,能够畅游颐和园时,却认为,如今这里买票就能进来,随便登临,如果寿富和高凤岐在,“其悲慨为何如也”?
前朝遗老之可笑,跃然纸上。
其三,有人感慨开放太慢甚至倒退。
尽管有园林已经开放了,但是步子迈得太小,只开放了边缘或者城外的园林,对紫禁城的核心区域,却没有及时打开大门。
他们由希望转为失望,尤其是在袁世凯进驻之后,竟然在一处筑墙,以免有人窥伺总统办公区域,更让人火冒三丈。
有人怒斥,“三海”历辽金元明清五代,尽工匠之巧思,糜人民之膏血,始克集大成,蔚为胜境,为京门之冠。现在不让百姓游览,却为官府把持,偶尔开放,犹必重价购票……
这与清朝的禁城何异呢?如何体现民国之民呢?
其四,有人看过之后,嘲笑皇家园林之粗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石船老照片)
尤其是颐和园,有人看过之后,难以想象,当年挪用海军经费,搜刮百姓财物,花了八九千万两,就搞出个这玩意?给我来干,不过是二百万两就搞定啊。你看看,看看,这亭子,这回廊,这房子,这壁画,多没水准啊,多丑啊。
他们说,这园子,跟康熙乾隆时那些,根本不能比。当时是文人在用功,胸中有丘壑,知道怎样漂亮,怎样雅观。但这颐和园,就是李莲英崔玉贵等太监在主事,能搞出怎样,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没去过故宫以及北京的园林,但去过的朋友,你们去时,是否只是感慨湖光山色之靓丽,皇家园林之大气,而从来没有想过其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