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每个人的“乡土”——对生活世界的讨论
作者:任昊,学吧写作组成员。
题目提到的“乡土”不仅仅是字面理解的那片厚重的乡村土地,更是每个人出生、成长和发展的原原本本的生活世界。这看似平凡、质朴乃至被人所不屑的生活世界正是每个人乃至社会赖以生存的根基。
当今社会,确确实实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影响着每一个人,可以称其为处在急剧转型中的中国。在人们享受着经济带来的巨大利益时,却发现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也随之而来了。笔者用笼统的划分标准将人分为:未成年人、成年人、老人。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而我们有毒奶粉、红黄蓝、假疫苗;成年人在目前“421”的生活压力及种种不确定因素下疲于奔波;老年人在面对着子女不孝、生活质量及晚年尊严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还要同种种比儿女还亲的骗子周旋。恰逢又一滴滴顺风车事件爆出,尽管又会随着“定律”在一周后被人忘却,但我们仍要思考,目前众多社会的越轨行为和事件,为什么会如此频繁的发生,为什么众多在常人乃至世界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偏偏在当今中国大行其道。这一切都敲着警钟:孤军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发展,并没有其他社会构成因素的协调发展,以至于社会本身的畸形。
人们在讨论社会转型时,一般把经济体制理解为社会的基本构成,认为经济体制的改变必然引起社会生活其他层面的深刻转变,但轻视了政治和文化等其他因素对社会变迁的影响。这种观点恰恰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批判过的经济决定论。【1】而大多数人不仅认为经济决定了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社会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传统社会的礼俗在今天不再适用。而笔者看来,这种传统社会礼俗的强大惯性,仍在支配者人们的思考和行为
这里暂且不论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发生何种程度的变化,仅就生活世界而言,从其本性上看,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一个由梁漱溟、费孝通等人所论述的伦理社会、熟悉社会或差序格局的社会,仍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稳定地延续着。【2】如果我们不能正视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强大惯性,那就不能从本质上抓住问题的实质。
而生活世界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基础,更是整个社会得以运行的根基。哈贝马斯曾经论述生活世界的基础性作用。其作为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世界,蕴含着人们原初的、本元的意志和理性。这种理性是所有理性的基础,是未分化的理性,即康德所说的真善美的统一。“真”乃是如实的、客观的描述事物现状;“善”即坚持合乎伦理的道德评判标准;“美”既表达对审美的追求,也包含对事物及社会美好的向往。生活世界,孕育着三种理性并将其统一为一个整体,指导人们开展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而在这种整体性的理性指导下,人的发展一定是合乎自然的,社会的发展一定是健康的。
当今社会正是在对生活世界的背离,及三种基本理性原则的分化下,开展的实践活动,也是异化的社会。常人理解的异化,即像马克思讨论的异化那样,是工作的异化:人们不再为了快乐而工作,而是为了生存而工作。笔者理解的异化,是全面的异化:
当人们背弃了“真”的客观性原则时,便不再以事物的本来面貌来进行描述,反而会听任别人充满主观偏见的转述,或将自己片面的见解当做不证自明的真理大肆宣扬。仅就网络暴力和网络助燃事件来讲,如果网民坚持客观性并如实反映事情,其发生几率及危害便将大大降低;
当“善”合乎伦理的道德评价被抛弃时,这便是一个没有人情味的社会。这里之所以提出“合乎伦理”而不是“正确的伦理”,因为伦理本无正确之分,不过是被当下社会需求所建构的评价标准。细心的人可以发现,现在似乎除了“钱”就没有什么标准了。伦理缺失不仅会导致评价的失真,更会将人们心中的信仰及那把量度社会的尺子所磨灭。因此那些将“无聊”“失去人生目标”常挂在嘴边的年轻人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那些可以不顾他人安危,而造假药、毒奶粉的人,也可以将个人利益高高置于社会利益之上,或许在那些人的世界里,挣到钱就是成功了。
“美”的审美意识的异化,是对人性最大的亵渎。马尔库塞曾论述过,只有审美意识才能居于人类意识的最高地位而经久不衰。因为它可以凭借辩证的批判思维否定现存的不合理、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意识,从而否定异化的社会。它既可以让人发现本原的未分化的兴趣,也可以让人们在未来的憧憬下,否定虚伪的现实进而促进社会的的进步。我们可以发现,作为最高级别的审美意识,恰恰印证了当今社会诸多不合理事件的产生。笔者分几点论述:1)马尔库塞对弗洛伊德研究颇深,其中论述到爱欲的解放。爱欲,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亦是一种博爱,既是对本我的爱,也是他者的爱,更是对大自然的爱。而现代文明将爱欲限制在性欲(爱欲的一种)之中,并且将性欲限制在狭小的屋子里。文明乃是压抑性文明,它在将人们的欲望限制在一屋一室一床之内,使人们仅仅专注于自己的一小片领域,而失去了对社会的关心,同时也失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这很好的解释了当今对自然资源的残暴掠夺,及对自然景区无人性的破坏2)审美意识的批判意识的瓦解。马克思很早论述过,批判现实的重要性及人们要反抗异化的现实对社会进步的意义。而现今人们失去了这种宝贵的批判意识,也就是寻常所说的“巨婴在人间”,当批判止步于社会现实,那么将无异于人类进步。仅举一例,公民天然的监督权,如果可以很好地行使,那么贪污腐败及不当监管等诸多问题便可得到一定程度抑制。
3)艺术的商品化,艺术本是启蒙思想,荡涤人性之物。但当被商品化之后,便坠入世俗,它不再反对异化的现实,而是恭维着压迫,赞扬着剥削。这点在现实生活处处可见。八九十年代的Beyond与目前遍布大街小巷的谈情说爱的“歌”相比,便可发现,我们的艺术究竟经历了什么,可能只是一个“不羁放纵爱自由”《海阔天空》和“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青春修炼手册》的距离吧。(手动微笑送给大家)
道家讲,法无定法,万法归宗。笔者看来,这里的“宗”也可理解为生活世界。生活世界中的精神现象,与生活世界中的生活实践直接统一,它作为风俗、习惯直接规定者人们的实践行为。
而反观我们的生活世界,广阔农村的农民从当初赖以生存的土地被赶往类似囚笼的城镇楼房,土地更不再是因生长五谷而具有独特的魅力,而是转变为人们开发和掠夺的对象。【3】城镇居民也因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在种种琳琅满目的商品刺激下,再也无处安放自己的内心。他们看似理性的主动经济行为,不过是被经济主导的被动性行动。 同时,由于网络的普及,以及其强大的嵌入型,某种意义主导了人们的思维和实践。人们更加关注网络虚拟世界,而不是现存的生活世界。
哈贝马斯曾对生活世界进行过深刻的论述,也提出了解决办法:1.限制国家权力对私人领域的干预,允许公共领域(生活世界)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批判功能2.公众应当改变只知接受、顺应的精神状态,以积极的心态和辩证思维去面对社会异化3.公众应该从自己的狭隘境地中走出来,怀有对社会的责任和对他者的关怀。【4】
【1】《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实质与缺失》. 刘少杰
【2】同上
【3】《费孝通的“乡土社会”何去何从》. 赵旭东
【4】《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刘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