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行动」夸得够多了,但不代表够好了


战场上最正确的事,就是带着身边的战友平安归来。”


《红海行动》已是过去的这个春节档的最大赢家之一。

排片占比率从低到高不断攀升,先后力压《捉妖记2》《唐探2》,最近更是连续领跑单日票房榜。

▲来源:中国票房

从《红海行动》的品质来看,这个结果可以预见,并没有在小十君心里激起波澜。

甚至在豆瓣取得8.5的高分......

等等,8.5分是什么概念,就以被拿来作比较次数最多的《黑鹰坠落》来说,其在豆瓣上的分数就是8.5分

平心而论,《红海行动》值得赞扬,但与《黑鹰坠落》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造成这份差距的原因很多,最终呈现在大银幕上的内容,有时也会受到许多影响。但这份差距,不是不可弥补。

也有人说,看《红海行动》,想到了《勇者行动》。两者无论是剧情发展还是人员配置都比较相似,后者同样也受到了许多军事迷的喜爱。

但从电影角度来说,《黑鹰坠落》更具代表性,作为一部工整精致的经典战争片,其留给后来者的,是可模仿,却很难超越的高大背影。

当然,豪华的男神阵容也是该片的巨大优势。

▲你猜那是谁的后脑勺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黑鹰坠落》源于真实事件——1993年,美国计划“哥特蛇”行动,并派遣游骑兵特遣队抓捕在索马里引发战乱的军阀之一艾迪德。但在行动过程中因为情报不足,导致行动出现差错,两架黑鹰直升机被击毁坠落,抓捕行动不得不变成援救行动。

《黑鹰坠落》改编自记录此次事件的同名军事小说,据说剧本经过三次大修改,从原著中索马里人的视角转变成美国大兵的视角。影片的拍摄也获得美国国防部全力支持,可以说是很美国主旋律了。

虽然主旋律,仍不妨碍它是一部伟大的战争电影,这或许也是林超贤在《红海行动》中所欠缺的气质。

《黑鹰坠落》中,游骑兵特遣队由主动变被动,局势一波三折。一开始出现的意外,更为整个行动蒙上了一层阴影。

正是托德·布莱克伯恩(奥兰多·布鲁姆 饰)在行动刚开始时的意外坠机,打乱了作战计划,车队必须及时冲出重围,把托德送回后方医治。

而后代号“超级61”的黑鹰直升机被击落,更是让后方指挥部措手不及。原本计划30分钟的抓捕行动,变成了长达15个小时的救援行动。

“黑鹰坠落”既是一次失败的军事行动,也是一次颇为成功的救援行动,本身就相对矛盾的事件,牵扯出更加矛盾的局势和人心。

随着第二架直升机的坠落,地面作战部队陷入困境,索马里民兵的攻势如潮水一波又一波。危机不断升级,面对焦头烂额的局面,后方指挥部的盖瑞森少将也只得向外求助。

全片最牵动人心的,是身陷困境的陆地队伍。

艾弗斯曼中士(乔什·哈奈特 饰)、托比利(汤姆·哈迪 饰)所在的游骑兵,胡特(艾瑞克·巴纳 饰)所在的三角洲部队,以及悍马车队,他们不仅要承担援救任务,更要只身对抗一整座城。

片中的索马里民兵面目狰狞,对待美军士兵毫不手软,他们追随大军阀艾迪德,在饥荒不断的动荡局势中站稳队伍,以求自保。

更因为艾迪德控制着摩加迪沙电台,通过电台鼓动人心,让本地居民对外国军队渐渐产生误解,甚至为民兵当人肉盾牌。

行动开始前,特遣队曾抓住一名向民兵贩卖枪械的军火贩,他认为美军不该插手他们的内战;行动中,坠毁的直升机之一的飞行员迈克·杜兰特被俘虏,俘虏他的人则告诉杜兰特:没有艾迪德,他们也不会停止杀戮。没有胜利就没有和平,这是他们世界里的法则。

索马里民兵在马路边挑选枪械;滥杀无辜的民兵,也会祷告,也拥有信仰。短短几场戏,让观众得以窥见特遣队将要面对的,全副武装的对手,更加清晰的形象。

《红海行动》在对反派的塑造方面,还没有足够好。

除了撤侨行动,其余拯救人质,解除黄饼危机,都是主创虚构的情节。对伊维亚共和国叛军的语焉不详,只是将其刻画为穷凶极恶的狂热武装分子,难免有将其视作工具,用来凸显我军骁勇善战之嫌。

在危机感的呈现上,《红海行动》也有些许欠缺。除了潜入敌营解救人质一段戏看得人揪心不已,剩下的场景里,蛟龙突击队更像是一个战无不胜的存在。

过于集中的危机情节,虽让人印象深刻,但整体上,还是显得有些割裂。

反观《黑鹰坠落》,事件本身就长达15个小时。15个小时里,面对索马里民兵的围攻,游骑兵特遣队不断的人员伤亡,一次又一次的绝地求生,刺激着观众的神经。

更有多支小分队,需要独自面对随时袭来的敌人。其中,汤老师领衔的机枪二人组堪称片中最神奇的二人组,在枪林弹雨中,两人互相帮助,一路有惊无险最后竟然毫发无伤的离开了炼狱之地。

其他士兵则没有那么幸运,流弹、暗枪,每一次敌人的袭击都让人看的揪心,每一次战士的受伤都让人感到对战争深深的无力感。

对于战争残酷面的刻画,两部片子也有一定的差距。

即便《黑鹰坠落》没有明晃晃的“反战”中心思想,片中的许多镜头和情节,依旧让人有所触动。

乔什·哈奈特扮演的中士,是这场战争的见证者。从开始到结束,他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战友,因为这场战争,所遭受的苦难,甚至是失去生命。

奥兰多·布鲁姆扮演的托德,是一名还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当他以为终于要履行军人的职责,为平时的训练检验成果的时候,意外毫无征兆的降临。

史密斯则像盖瑞森少将,对这次行动过于乐观。直到他在异乡走到生命的尽头,才发觉,死神从不会缺席一场战争。

更有一场讽刺意味十足的戏——一对民兵父子在搜捕一个美国大兵,却因为大兵的滑到,本该射向大兵的子弹,击中了父亲。

子弹无眼,枪炮无情。战场上的每个士兵,每一次进攻,每一次奔跑,都只是在尽力活下去。

《红海行动》中的蛟龙突击队,则是任务在身,心怀信念的国家英雄,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他们无需背负太多的负担。因为于他们而言,这是一场正义之战。

无论是解救汽车炸弹上的人质,还是突击队员身负重伤,甚至付出生命,都是以单一视角来展现战争的残酷,区分正义与邪恶。

即使战争表面看起来再简单,背后的错综复杂,也不是非黑即白就能一一概括。即使是虚构情节,也应落在现实基础上。

就像张译饰演的蛟龙突击队队长,多次不顾指挥部的指令,甚至“擅自行动”。却是这几次的“擅自行动”,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不可不谓是一个漏洞。

诚然,《红海行动》是近年来最精彩的国产战争题材电影,超高的投入,让影片质感高出国内同类型电影不止一个档次。

狙击枪上包裹着的纱布,行动中的作战手势,扮演蛟龙突击队的八个演员,从上到下无不透露着军人般强硬又严谨的作风。

但是如果说还有哪些问题,那就是,军人形象跃然纸上,但军人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却没有很明显的表现出来。

作为军人,艰苦训练为国征战;而普通人,感情与家庭的羁绊才是生活的重点。

《红海行动》中也不是没有体现,让全片情感升温的一场戏,就是佟莉给身负重伤的石头吃糖。

从他们身上,观众得以见到军人不那么“军人”的一面,一个暗恋对方不敢开口,一个心知肚明还是放不下架子。因为一颗糖,揭开了所有心底的秘密,最终却还是遗憾收场。

不过,这也是片中为数不多的让人有所触动的戏份。更多时间里,他们依旧是无所不能、英勇顽强、没有一丝顾虑的军人、战士。

军人到普通人,并不是两个分割的个体。即将前往战场的士兵,会留下写给家人的遗书,会和家人通最后一次电话,更会把心爱的人的照片随身携带。

从始至终,雷德利·斯科特都在《黑鹰坠落》用着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片段,击中观众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每次奔赴战场的军人与亲人的告别,都有可能是永别。

人道主义是雷公作品中一道绚丽的色彩,在《黑鹰坠落》中则体现为美军的不抛弃一个人的信念,为身边的战友战斗的兄弟情谊。

片中不止一次的喊口号式的情感表达,直白却有效;通过意象传达感觉,儿童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上玩耍,战火给他们带来的,却是另一处玩乐的地方;非洲音乐风格的男声吟唱的配乐运用,更添宿命感。

从细节到整体,雷公对影片的把控可以说是滴水不漏,将擅长的部分运用到极致,个人风格虽然不是十分明显,仍有自我表达。

尤其是对战争场面的调度,对服化道的考究,对战术配合的细致刻画,综合起来,自然成为战争片迷们心中的经典。

▲武器装备是《黑鹰坠落》中的一大话题

《红海行动》硬实力上自然不差,逼真的战争场面、精良的道具服装让国产战争片的质量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最大的问题,还是在文戏的呈现上,以及作为一部伟大的战争片,应有的“反战”价值输出。

或许《红海行动》,还远没有到林超贤的巅峰,国产战争题材电影也不会从此止步不前。

它已然是座里程碑,却也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这一次,是林超贤挑战极限之作,小十君期待林导的下一部战争题材电影,会以“林超贤超越极限之作”登台亮相。

同样的期待,留给国产战争题材电影。

互动话题

你觉得《红海行动》还有哪些进步空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