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刘贺中:军旅点滴
军旅点滴
刘贺中
那时的我还年轻
当兵是我的梦想
我渴望
有一天
穿上绿军装
戴上红五星
走进绿色的军营
当兵
就是要为人民扛枪
守卫祖国边疆
做一名为人民不俱苦累
为祖国不畏牺牲
合格的兵
等来了 盼来了
一九八一年的秋季
我报了名
经过政审
体检身体
层层把关
我一一通过
激动的心
感动的泪
无法用语言表述
我仿佛看到了
军营的大门敞开了
战友在向我招手
首长在欢迎我们新兵
临行的前一天晚上
父母千叮咛万嘱咐
到部队好好锻炼
听领导的话
团结战友
我在父母的唠叨声中
进入了梦乡
这一夜
不知父母是否睡的安宁
天未明
我被沙沙声吵醒
睁开睡意朦胧的眼睛
只见母亲在大锅里
炒着不知什么时候买的鸡蛋
父亲正打理我的被装
我知道
父母攒下的
她们舍不得吃
我的泪水不自觉的流在枕头上
饭熟了
母亲叫我起床
把香喷喷的鸡蛋端上桌
眼睛不眨的盯着我
生怕儿子吃不饱
此时此刻
我哪还有吃饭的心情
匆匆吃了几口
用善意的谎言
告诉母亲我吃饱了
我在想
在那个年代的农村穷苦人家
能吃上鸡实属不易
我要把剩下的一半留给父母
算是我远行前
尽一点孝心吧
早饭后
父亲用自行车驮着我的衣物
母亲送出门口
倚在大槐树下
只到我们走出很远
还在张望
好在火车站离我家不远
我和父亲大约走了一袋烟工夫就到了
站台里
一列绿色的火车停在轨道上
这一准是拉我们新兵的
站台上人头涌动
有父母送儿子的
有兄嫂送弟弟的
眼神中都含着恋恋不舍的目光
父亲把我送上车扭身过去
我的泪水瞬间流出来
我知道
父亲也在流泪
一声长鸣
火车启动了
亲人们在站台上频频招手
列车在飞驰
远远的甩掉了亲人们
甩掉了家乡的土地
向着北京
进发
我的新兵连在大兴
尽管日子是枯燥的
学习 训练
天天如此
但我们没有觉得乏味
反而过得更充实
我们这些来自大江南北的战友
高矮不一的个头
操着不同的方言
偶尔逗个笑
感觉日子过的也挺快
二个月的新兵连很快结束了
战友们将要各自奔赴新的连队
握握手
抱抱肩
是我们最好的分别
我的老连队
在市区雍和宫后身
我们下午出发
夜幕降临时
经过我们心中最神圣的天安门城楼
只所以这么说
是因小学课本上第一页就是金光闪闪的天安门城楼
它早已扎根在我们心里
部队在行进
没有过多的时间观看
只有默默地回味
不一会儿
老连队到了
这里院墙高筑
并设有铁丝网
听带队的排长说
这里是拘留所
这时连队领导和老同志们
早已在大门口迎接我们这些新兵
我被分在二排四班
郭合友老班长领着我们六个新兵进了宿舍
一位忘记名字的老同志
为我们端上热气腾腾的面汤
据说
这是部队迎接新兵的老传统了
我在这里度过了前半年
后半年
我被调到首长住地
保卫廖承志副委员长
首长为人和蔼可亲
闲时到我们宿舍唠唠家常
逢年过节和我们吃顿饭
他老人家常说
和你们这些
年轻人在一起
我也年轻了
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深地印象
后三年
我们连队守卫故宫博物院
我们九连执勤点除了故宫博物院
还肩负着天安门广场
长安街迎接外宾的任务
人民大会堂各种会议
也有我们去保卫
我们连队除执勤训练
还参加一些电影电视剧的拍摄
其中我参演过《垂帘听政》《李自成》《末代皇帝》等等
并与名演员刘晓庆陈道明相识合影
一九八四年的国庆节
我们九连担负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东观礼台任务
我有幸近距离的观看阅兵式
退役后
沧州晚报记者
以《天安门卫士》进行了采访
部队生活点点滴滴
很多 很多
一言难表
我爱勇于担当的军人
我爱绿色的军营
2021年7月30日
作者简介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