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中西医说的是一回事么
中医书友会第2944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西医学所说的“伤寒”是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中医的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两者的内容也不能混为一谈。风寒之邪伤人后,如即病者叫伤寒,也就是“狭义的伤寒”;不即病者,则寒毒内藏,届时而发病,则属于“广义的伤寒”。(编辑/王超)
伤寒,中医与西医是一个病吗?
作者/刘渡舟
答:伤寒,中医与西医病名虽同,但内容并不一样,不能混为一谈。
西医学所说的“伤寒”是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病理变化是肠道淋巴组织增生与坏死。临床特点有持续性发热、相对缓脉、玫瑰疹、脾大、白细胞降低等。
中医的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两者的内容也不能混为一谈。
中医的广义伤寒,是泛指一切外感急性热病而言。
《素问·热论》说:“令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意味着“伤寒”是外感病的总称,因而具有广义伤寒的意义。值得提出来的是,为什么古人用“伤寒”二字以概括外感病名呢?这里有一个道理,说明如下:唐·王冰在解释《素问·热论》的伤寒时曾说:“寒者冬气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最乘杀厉之气,中而即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夏至前变为温病,至夏至后变为热病,然其发热皆为伤寒致之,故曰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由上可见,风寒之邪伤人后,如即病者叫伤寒,也就是“狭义的伤寒”;不即病者,则寒毒内藏,届时而发病,则属于“广义的伤寒”。王氏的寒毒内藏,伏气为病的学说,目前尚有争议,不能作为定论。但古人是这样解释的,故录之以供参考。
现在谈谈狭义的伤寒。晋·王叔和撰写的《伤寒例》说:“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故狭义的伤寒仅是一种寒邪伤人,不但有其发病季节和特定的气候,同时也有地区之所限。
寒邪乃六淫之一,气凛冽而性属阴,最能伤人阳气。若寒邪侵犯体表,则太阳经先受病,皮毛腠理闭塞,阳气被郁不得宣达,荣卫之行不利。正邪相持于表,则出现头痛项强,恶寒不减,发热无汗,皮肤干燥,气粗作喘,甚或呕逆,以及身疼、腰痛、骨节疼痛等证,其脉浮紧,舌苔薄白而润。因为寒邪客表,有“在表者汗而发之”的治则,故发汗解表、散寒止痛、宣肺平喘为法,方用《伤寒论》中的麻黄汤。
从上述来看,中西医的伤寒是不一样的,它们在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方面各有特点。但是,也有一些医家认为中医“广义伤寒”中的“湿温病”,同西医的肠伤寒病有近似之处。如湿温病的身热不扬和发高热而脉反徐缓等证,以及它的发病缓慢、病势缠绵、病程较久等特点,与肠伤寒病比较接近。
《温病学》在“湿温”定义里指出:“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属感染……的某些类型属于本病范围。”由此可见,我们还不能说西医学的肠伤寒和中医学的广义伤寒格格不入,绝不相同。
西医学肠伤寒是传染病,而中医学的伤寒实际上也包括了传染病。为此,中西医的伤寒从这个共同意义出发,则又有其相同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