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桃龙:发挥技术特长 助力渠首生态建设

  本报记者 张一诺  本报通讯员 楼暨康

  千里调水,始于淅川。

  河南中原腹地,丹江水蜿蜒流淌。四周千山披翠,万木葱茏,这里便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河南省淅川县。在这里,有位异乡人用青春和汗水默默浇灌着这片土地上的绿色,他就是淅川县林业局总工、全县最年轻的林业高级工程师周桃龙。

  周桃龙毕业于中南林学院,当得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淅川县缺乏林业技术人才时,他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告别了年迈的父母,义无反顾投身淅川县林业生态建设中。

  “合同造林”发起人

  淅川是山区县,土地石漠化严重,岩石裸露,土壤瘠薄,造林难度大。在这样的立地条件下造林,苗木成活率不高,造林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何破解造林立地条件差的问题?如何降低造林成本?如何保证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

  “来这里,我就要扎扎实实工作,实实在在干些事。”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在时间紧张的造林季节,周桃龙主动请缨,带领技术人员与造林一线的技术施工人员同吃、同住,现场指导和解决造林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尝试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创立了一套适应本土的造林技术和造林模式。他提出以侧柏、松树和栎树等乡土树种为主要造林树种,采取市场化运作的合同化造林模式,实行造林者自购种苗造林,省级检查验收合格后,根据成活率分期兑现劳务费的设想。他大力推行飞播、直播、植苗、“针阔混交”和“乔灌混交”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造林模式,减少林木病虫害发生,提高了林业生态防护能力;他引进和推广应用了ABT生根粉、抗旱保湿剂等造林技术5项,有效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合同造林”模式在河南省大面积推广,吸引了全省、市、县林业部门相继前往观摩学习。

  “科技发展”的践行者

  淅川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重要水源区,生态区位尤为特殊。但由于地处中原之腹,信息闭塞,林业科技发展相对滞后。

  “我们既要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现实就摆在面前,我们必须创新求变,要走出去,更要请进来。”周桃龙说。在反复踏察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周桃龙围绕共建“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高效林业生态示范区”,制定了相关科技发展规划,并多次到中国林科院和省、市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经过不懈努力,淅川县与中国林科院实现了4个方面的科技合作,建成了河南丹江森林生态省级定位观测研究站和大石桥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生态观测定位研究站,通过不定期监测PM2.5、负氧离子含量等要素,为南水北调生态效益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为破解淅川林业科技发展难题,周桃龙还积极向相关部门呼吁,使该县先后与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林科院等科研单位和高校开展院(校)县合作,为促进科技兴林夯实了坚定基础。

  “富民强林”的领头雁

  “周工,自从你帮扶我们发展林果种植,今年林果收入估计有5万多元,生活有奔头呀!”上集镇竹园村村民王灵华高兴地说。

  依托河南省林科院核桃“四优四化”科技推广项目,周桃龙在寺湾镇大坪村建立核桃示范基地,栽植豫丰、哈特利等新品种80亩;在大华山等村实施核桃低产林改造,高接换优彼特罗、哈特利等优质品种2.2万株,通过高标准管理实现当年见成效,示范带动全县核桃产业发展,800多名贫困群众依靠核桃走上致富路。

  为使山区群众致富增收,提高林果管理水平,周桃龙组织村民代表先后到陕西杨凌、山东菏泽、河南洛阳等地学习先进的种植管理经验。他举办杏李、核桃、石榴等丰产管理等技术培训近40期,培养新型林农近8000人,引进美国薄壳核桃、突尼斯软籽石榴等新品种10余个,推广薄膜覆盖造林等新技术6项,使3万多名贫困群众端上“绿饭碗”。

  “大家要先拉后剪,把果树枝条固定后再把背上枝、背下枝、平行枝剪掉,顺序一定不能搞错!”在林果管理关键时节,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人员不能聚集太多,只能一个村组一个村组开展培训,一天下来,周桃龙嗓子干得像冒烟一样。他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克服了重重困难,愣是将全县120个林果重点村都培训了一遍。

  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逐步成为林业系统的技术骨干,投身林业生态建设20多年来,周桃龙始终奋战在基层一线,将自己的心血和才智无私奉献给了绿色事业,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助力渠首生态建设。近年来,他先后获得河南省绿化奖章、南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淅川县“拔尖人才”等荣誉30多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