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百年老宅——沈宅
唤醒保护意识,普及保护知识!
建筑概况
原建筑地址:黄浦区花衣街108-120号
目前地址:上海黄浦区中山南路600号
面积:1445.02㎡(占地面积696㎡)
建造年代:19世纪60年代
建筑高度:12.19m
结构形式:砖木结构
重点保护部位:南立面、东立面和西立面、主楼天井内立面、主楼、辅楼的基本平面布局、砖雕仪门,砖砌拱券、寿字形铸铁栏杆、线脚、楼梯等建筑构件。
背景及留存情况:该建筑于2012年被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017年被公布为黄浦区文物保护点。沈宅共建造有四进院落式,由东向西布局,第一进和第二进已被拆除,现保留第三进、第四进和辅楼。
历史信息
咸丰十年(1860年),位于黄浦区花衣街108-120号的沈氏住宅建成,为三合院型,有三层走马楼,占地面积1451.7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是福建来沪的沙船商沈义生的大宅院。这座大宅有个很奇特的地方,就是上海其他地方的大宅院习惯坐北朝南来建造,而它是坐西朝东,据说是象征沙船业面向大海的传统。
民国初年(1920年),据严氏后人严寿澂回忆,沈氏家族衰落,“沈家大宅”卖给了上海另一位沙船商——严同春商号的主人严应钧,买来以后租给堂兄弟严春和。当时沈宅是被严家顶下的。‘顶’实际上相当于永久租赁。严春和花了一大笔钱重新修缮沈宅。此后沈宅为严家后人居住。
2002年8月,董家渡11号地块开始启动拆迁工作。2003年,严家后人全部搬离了沈宅。2002-2008年,沈宅一、二进被不断拆除,至2007年已仅存木构架。
2009年1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人员调查该建筑时,考虑到部分建筑构件仍有保护价值,将其列为普查登录点,2012年6月列为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不可移动文物。
2012年10月17日,沈宅已经被拆除了一半,仅留下三四进,拆除工作被正式叫停。2013年,沈宅启动保护修缮设计。
2017年1月被公布为黄浦区文物保护点。
沈宅主人生平介绍
沈义生,号晚香,出身于福建,生于民国初。
清代上海沙船业的巨商有“朱、王、沈、郁”四家,“沈”即沈义生。据上海地方志及沈氏族谱记载,沈氏沙船航运业兴盛于道光、咸丰年间。《清代日记汇抄》之《忍默恕退之斋日记》于咸丰5年(1855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记载:“沈义生晚香、……此为船商之最著者”,当时人称“沙船大王”。
民国初年(1920年),沈氏家族衰落,“沈家大宅”卖给严同春商号。严同春商号对沈宅进行了西化改造,添置了现代化卫生设施。后严家又从沈宅搬至延安中路,此后沈宅的使用情况不详。
建筑价值评估
历史价值
该建筑是清末民国时期董家渡地区码头贸易的见证。作为沙船大亨沈义生与严同春商号的居所,见证了两代沙船大王的兴衰变迁。该建筑是近代传统建筑的代表,受西式建筑的影响,它在保留传统院落式住宅的基础上,在细部采用了西式建筑的形式特征,成为近代早期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见证。
艺术价值
建筑集传统院落式民居与西方建筑装饰特点于一身,在整体布局、外观结构以及一些细部均采用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设计,但在建筑单体的一些装饰和细部设计上则采用了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的设计,例如三联罗马形式拱券外廊等等。建筑整体体量规整、雕饰华丽。
科学价值
建筑为砖木结构,并采用了清水砖拱券、混凝土栏杆及铸铁栏杆等当时较为先进的构造技术,结合传统的砖雕仪门等构造方法,体现出技术层面上的中西合璧。
关注我们
获得更多历保信息
官方网站
www.aibaohu.com
联络邮箱
bhls@aiba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