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北京家长,在这件事上有误区……
双减之后,鸡娃两个字好像变成了一种贬义词。
学校不考试了,作业改自愿,少了or没了。
只剩下家长拔剑四顾心茫然:
幼升小、小升初、中考……到底还要不要像从前那样为了孩子奋不顾身,考试分数真的没那么重要了吗?
连新闻上,也频频有“学区房降价xxx万无人买”的热点。
过去的逻辑是:买学区房 --> 抢好学校 --> 考好成绩 -->找好工作--> 进上流社会 --> 学区房升值。
家长买的不止是房子,更重要的是那张学票:
比如买西城学区房的,都是觉得均衡有保底;
买东城的,都是觉得西城有点贵,东西城马上合并;
买朝阳的,都是盼着单校划片能小学初中都管了的;
买通州的,都是希冀ZF搬迁后带过去红利的;
现在逻辑好像变了,政策明朗化。
其实家长真没必要太纠结了,从2014年开始北京连年进行大幅度的教改,几乎年年有若干新政出台。很明显,未来北京教育还将迎来更多、更新的变化。
家长能做的,就是拥抱变化。
同时在教育规划上,也要做不断颠覆,迭代思考的家长。减少无谓的焦虑,还不如跟着政策提高认知。
政策也好,家长也好,追求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肯定是想对孩子好。
但说实话,父母错误的准备,等于零。
鸡娃这条路上,家长的成熟不在于砸钱多,而是找准自己的位置和节奏,不浪费资源作无用功。
很多爹妈也都发现了。
平时最大的挑战并不是全家鸡娃多累多苦。
而是在这过程中,如何平衡事业、生活和学校等需求之间的资源分配,确保孩子的教育规划不中断。
见多了天下爹妈,家长们的思想误区通常有四个。
误区一:
觉得自己没多少钱,怎么样也比不上富人家,干脆躺平,就不准备什么教育资金了,彻底佛系吧。
他们觉得:我们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但今时不同往日。
以前的大专辅导员要本科,现在要硕士。
以前的大学老师要硕士,现在要博士。
这几年毕业生每年900万+庞大储备量,现在不仅是货币的通货膨胀时代,也是人才的通货膨胀时代。
咱们不非得和别人攀比,追求成龙成凤。
但如果你每个月存一点钱,慢慢地滚雪球,本来只能随便在国内读个本科的娃,就可能出国留学。
爹妈都是对孩子和家庭有责任感的,不管每个月你能为孩子存下多少资金,总比什么都不准备要强。
误区二:
只会工作赚钱存钱,不会钱生钱。
咱们中国人真的很爱存钱,但懂杠杠思维的不多。
什么是杠杆思维?
就是找一个支点,放大你的能力,你的收入。
人的生命与体能有限,工资从低到高,到30-40岁可能达到一个峰值,再下降,赚钱趋势像一条抛物线。可能等娃上大学时,就是晚婚的爹妈们收入下降时。
网上有个图很形象:
尤其是现在通货膨胀。
不会借杠杆,相当于每一天都在浪费钱。
越早开始理财,找到一个你能掌握的杠杆支点,让钱生钱,娃的教育资金金储备压力就会越小。
误区三:
以为保险是万能的,买了教育金险。
其实,教育金险是解决不了娃教育资金问题的。
目前国内的教育金险,都是以分红险为主,再配以固定的返还。仔细算下,低到大概和余额宝差不多!
连通货膨胀都抵抗不了,更别指望它升值了。
误区四:
就是前面说的,本末倒置,重点忘了自己。
中年危机、健康隐患、生意没落、投资失败、家庭离异变故等,被硬生生裹进“财务危机”的境地。
父母一旦倒下了,孩子还谈何教育?
确定目标,厘清未来需求;
如我希望孩子在国内读大学,还是留学,是上普通学校还是名校?
了解费用现状及学费走势;
比如哈佛的学费目前是4年20万美金,到孩子上大学时大概是多少?
梳理家庭财务状况,收入及支出;
解决有多少钱可以存的问题;
制定合理的家庭风险保障方案;
准备教育金可能需要10年以上,规避你在漫长过程中的非金融风险;
对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
你能接受多大的亏损,愿意承担多大的风险,是想完全保本还是增值;
根据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
解决怎么存、该投什么产品的问题;
在家庭财务与风险之间选一个平衡方案;
必须马上行动,拖延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基本的流程。具体的小孩教育,还得看地区、家庭财务、爹妈对娃期望值等等。
这些事,都赶早不赶晚。
成年人的世界里,真的没有谁是容易的。
早做规划,孩子就早多一种选择。
冤枉路就不要走了,之前给大家推荐过几次水星团队,他们家送价值 1299 元的全套家庭资产规划服务。
这家是1对1规划平台,覆盖多个领域。
他们会根据本地的教育水平,学费增长率、养老金替代率、社保所在地,预期收益、通胀等综合计算。
让你知道资产健康度、资金缺口等,告诉你应该配置什么基金、教育金,家族信托等,收益风险有哪些?
这么一套下来,基金、保险、教育年金、养老年金,家庭投资+保障都有了合理的规划。既可以规避风险损失,家庭资产还翻番,进可攻、退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