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阅读笔记(七)
第七次:语句和类
1.逻辑的工具语句——直叙句,只研究其普遍的语法结构,或有时涉及其语意条件。
2.一般情形之下,语句有一个主语、一个系词和一个宾语。比如“我是……。”“我是……的。”
3.为了得到逻辑的简便,将主宾词式的语句分作两个词端(terms)和一个系词(connective)。两个词端均可以是一个类,也可以是一个体。
“是”:不同的用法可以产生不同的推论关系。
1.表示包含关系。例:海鸥是水鸟。
2.表示分子关系。例:柏拉图是一位哲学家。
3.表示同一关系。例:李白是李太白。
4.表示相等关系。例:一加一是二。
包含与分子的区别:包含关系意指“海鸥”这一类被包含在“水鸟”这一大类中。
分子关系意指“柏拉图”这个体是“哲学家”这类的一员。
同一与相等的区别:同一关系之下,主词与宾词指的是同一个体或类。李太白是李白的字,所以李白也好,李太白也好,说的都是一个人。
相等关系可以是数学上的相等关系。也可以是现实世界中,在某一前提下,甲与乙或者与丙因为某些相等的特质而被拿来相提并论。例如《三国演义》中司马师怀疑大臣们将其比作董卓与王莽。在祸乱朝政这个前提下,三者有着相等的特质,但实际上,三者是不同的人。
1.四种主要语句形式:(1)全谓肯定语句。凡是……都是……
其中,肯定和否定是形式的性质。全谓和偏谓,是形式的分量。“凡是”“一切”“有些”“没有”等字样,表示词端形式的量化。
2.语句的普及性:如果词端涉及某一类的全部,那么它就是普及的(distributed)。如果涉及的是部分或是未定的部分,则是未普及的(undistributed)。
(1)全谓肯定语句(A):例:梁晓声有一句名言:“凡是在虚构中张扬的,都是在现实中缺失的。”“在虚构中张扬的”因为“凡是”一词,涉及到了其范围内所有的分子,即普及的。而“现实中缺失的”却未普及,在虚构中张扬的人只是其中一部分,因为现实世界中张扬的人同样可能会缺失。
(2)全谓否定语句(E):例:没有守财奴是慷慨好义的。 因为“没有”一词,守财奴这个范围内所有的分子都不是慷慨好义的,因此它是普及的。反之,所有慷慨好义的人必然不是守财奴,后者也是普及的。
(3)偏谓肯定语句(I):例:有些思想家是性情孤僻的。“有些”指某个群体的一部分,当然不是普及的。“性情孤僻的”也不普及,因为性情孤僻的人不一定是思想家。
(4)偏谓否定语句(O):例:有些诗人不是喜好饮酒的。 主词部分如上,而“喜好饮酒的”却是普及的。因为“有些诗人”这一范围的所有分子都被排斥在“喜好喝酒的人”以外,而喜好喝酒的人形形色色,当然也会有其他爱喝酒的诗人。
3.语句形式是如此:圆圈记号代表普及,半圈记号代表未普及:
从逻辑符号的观点而言,类是一种逻辑构造。从构思的程序着想,类是我们安排事物的一种便利方式。例如成语分门别类,我们常常会把性质相同的东西安排在一起,归入各种门类。
1.类的逻辑符号:
(1)a —— a类。
(2)-a —— 非a类。
(3)ab —— 是a又是b类。 此处省略“x”号,表示逻辑积(logical product)。
(4)a+b—— 是a或b类。 表示逻辑和(logical sum)。
(5)a-b —— 是a且非b类。
(6)a+-b—— 是a或非b,或a与非b 二者之类。
(7)O —— 空类,即没有分子之类。
(8)I —— 全类,全类包含一切分子。
2.独类:意即没有两个与之相同的类。空类只有一个,全类也只有一个。例如,地球只有一个。
(1) a=O —— a类等于O,是个空类。例如各种曾经活跃但如今已经灭绝的物种。
(2) a≠O —— a类不等于O,即a类有分子。例如我国有14亿公民。
(3) a=b —— a类等于b类。例如a与b因为某些相等的特质而被拿来相提并论。
(4) ab=O —— 没有a是b,是a又是b类是一个空类,没有分子。例如没有守财奴是慷慨好义的——全谓否定语句。
(5) ab≠O —— 是a又是b类不是没有,该类是有分子的。例如有些思想家是性情孤僻的。——偏谓肯定语句。
(6) a-b=O —— 是a而不是b类等于O,a类也都是b类。例如凡是在虚构中张扬的,都是在现实中缺失的。——全谓肯定语句。
(7) a-b≠O —— 是a而不是b类不等于O,这种分子是存在的。例如有些诗人不是喜好饮酒的。——偏谓否定语句。
用图解表示语句和类,利用空间关系来表示类的关系。由于是逻辑学家维恩所用,故称“维恩图解”。
1.a类 与非a类
a与非a的关系,涉及到了形式逻辑的一大基本规律——排中律。不能既不是a也不是非a。
2.a类与b类。
区域(1):a-b:a类中是a非b的部分。
(2):ab:a类与b类的交叉部分,既是a又是b。
(3):b-a:b类中是b非a的部分。
(4):-a-b:a与b类之外的部分,既不是a又不是b。
3.四种内部推论语句的图解:(“O”表示无,该部分以阴影涂之。“X”表示有。)
(1)全谓肯定语句(A):
是a非b的部分被涂去,凡a类都普及于b类,但b类却不普及a类。
(2)全谓否定语句(E):
既是a又是b的部分被涂去,这一类不存在。结果就是没有a是b,也没有b是a,互相都是普及的。
(3)偏谓肯定语句(I):
既是a又是b的部分未被涂去,即有些a是b,有些b也是a,互相都不普及。
(4)偏谓否定语句(O):
是a而不是b的部分未被涂去,表示这一部分存在。即有些a不是b,不普及。但b却包囊了a的其余部分,是普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