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岛疑案:袁崇焕擅杀毛文龙,原因不止私怨,背后还有党争的影子
袁崇焕擅杀毛文龙历来存在巨大争议,而这种争议甚至影响到袁崇焕的盖棺定论。其原因我总结了一下,有拥兵自重说、树威说、私怨说、投敌说、崇祯授意说多种。不过这些分析或多或少都忽略了党争因素,实际影响是非常大的。
毛文龙定性之争议
关于毛文龙的记载,主要见于《明史》,其他可靠的史料少得可怜。《明史》记载毛文龙是生活在底层的无业游民,逐步靠军功上位的,其中袁可立对他提携最大。毛文龙数次奇袭后金后勤,建有奇功,军事能力肯定是不差的。
袁可立在很多野史史料中,是一位很厉害的人物,设计的“三方布置”方案,对后金实行海上军事封锁,一度在辽南地区打开了反攻的局面。但是满清偏偏对袁可立实行了封杀,还大书特书袁可立与毛文龙之间的矛盾,让人不得不怀疑野史的记载可能是真实的。
毛文龙是袁可立的爱将,很可能有受到满清牵连而因此无传。也正因为史料记载缺失,缺少佐证,所以毛文龙的定性问题也存在争议。
在拥兵自重说里,毛文龙是一个杀良冒功的小人,祸害东北地区的百姓;投敌说里,说毛文龙私通后金,后期消极对抗;树威说里,毛文龙不听袁崇焕调遣,态度恶劣;私怨说则主要是从树威说演变而来,袁崇焕与毛文龙工作不和而闹翻。总体上《明史》的这些观点,毛文龙的形象都是负面的。
值得一提的是,投敌说还有一大理由是毛文龙的徒子徒孙耿精忠、尚可喜等投了满清,还一度传出毛文龙的投敌信,但没有实锤的证据。
我个人认为毛文龙拥兵自重可能有一点,但应该没有《明史》说的那么严重;不服从袁崇焕调度导致两人有私怨,肯定也是有部分事实基础的。不过背后的原因可能不是《明史》所说的毛文龙“坏”得透底引起的,而是牵涉到了明末复杂的党争问题。
党争说
因为满清的封杀,袁可立有没有参与激烈的党争不是很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天启年间活跃在政坛的高官都会不可避免地卷入。熊廷弼就是极好的例子,受到宣党与东林党的大力支持(注意宣党跟东林党不是盟友),但恰好东林党是最反魏忠贤的阉党的,所以东林党被魏忠贤清洗后,熊廷弼就被牺牲了。
广宁之战失利,熊廷弼下狱,曾想过贿赂魏忠贤,可惜钱不够反而被忌恨,随后被一群阉党围攻致死。曾经权势很大的东林党与熊廷弼这种边关大将,尚且没有自保的能力,更别说其他较为弱小的势力或者将领了。所以借着构陷熊廷弼的机会,不少万历、天启年间参与党争的派系纷纷依附魏忠贤,可以说文官系统基本都被魏忠贤的阉党掌握了。
明朝的体制文官控制武官,魏忠贤控制了文官系统,理论上等于控制了武官系统,毕竟军饷、兵源都是靠文官解决的。不过这不等于魏忠贤就掌握了实在的兵权,因为魏忠贤距离彻底控制军事还差一步之遥——威逼利诱武官站位,然后替换成自己的亲信!
比如辽东巡抚王化贞,依附了魏忠贤,以获得保命的机会,但实际也不算是核心成员,只是依附阉党势力。而且王化贞也是跟熊廷弼一起因为广宁之战被治罪的主要罪臣,可以免死,但离启用还需要时间过渡。
再比如阉党将领王在晋,跟袁崇焕有矛盾冲突,抨击过孙承宗,但也说过袁崇焕的好话。魏忠贤对他的控制程度,是否到了能调动进行造反,存在疑问。
但不管怎么样,抗金前线的将士,因为这一系列事件的影响而人人自危,不得不对阉党进行表态,孙承宗等少数东林党或者亲近东林党的将领,基本都试着讨好魏忠贤。袁崇焕杀毛文龙十二大罪状里面,其中就有一条是贿赂魏忠贤,建造冠冕塑像。不管真假,却也反映了当时的风气。
袁崇焕的上级孙承宗跟熊廷弼在军事上是一个派系的,熊廷弼又跟王化贞矛盾重重。构陷熊廷弼的人包含王化贞的盟友张鹤鸣、方从哲、姚宗文等一众参与党争的首领。我们可以隐约看到抗金前线确实是存在派系之争的,而且受到党争问题影响相当大。
另外毛文龙还曾是王化贞的直系下属,深受其信任。我们有理由相信,毛文龙或是主动,或是被动,已经参与进去了党争。所以毛文龙巴结贿赂魏忠贤的可能性很大,应该是有被袁崇焕抓到部分把柄。
也正因为毛文龙介入党争,曾依附魏忠贤的阉党,所以党争说的基础上后来又衍生出崇祯授意说,说的是崇祯为了清除军事上的阉党余孽而授意袁崇焕对毛文龙下了死手。
但是不管怎么样,袁崇焕擅杀毛文龙都是一步臭棋,抗金前线因此再次分裂。当初袁可立设计的“三方布置”方案大打折扣,海上军事封锁成为空谈。再加上广宁之战惨败导致蒙古全面倒向后金,实际大明已经无法威胁到后金的后勤了,就只能龟缩在关锦防线死守。
结语
明末的党争问题非常严重,不管是东林党还是阉党,抑或是其他派系,倾轧十分严重,都在加剧人心的涣散,使得局势越来越乱。
总体上抗金前线东林党或者亲东林党的势力军事上以防守为主,而且是以点带面的防御模式,再择机收复失地;阉党或者亲阉党势力军事策略比较复杂,一部分也偏防守,但也有一大部分主张进攻,还有一部分偏冒进。广宁之战之前两个阵营实力相当,但之后就逐渐倒向阉党了,一直到崇祯上台后才转变成前者。
在这种军事风向的变化中,毛文龙先后在袁可立、王化贞、魏忠贤几股势力之间流转,中后期基本是在东林党或者亲东林党阵营对立面。袁崇焕跟他肯定是会存在派系矛盾,进而掺杂进私怨,引发了擅杀毛文龙事件。
大部分历史事件,不宜简单归结为一个人的对错,很多时候是要放到整个历史背景中分析才能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