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荒寒之境
如果对山水画稍作了解,就会发现,其中有一种荒寒之境氤氲千年,寂兮寥兮,独立元匹。从李成、范宽、郭熙的雪景寒林,到倪瓒的疏林远岫,再到八大的清寒枯索,无不是这种境界的体现。
从先秦的的老庄之学,到魏晋的玄学,而至于唐宋时的禅学。可以说,这种一以贯之的宇宙观正是荒寒之境产生的思想基础。
同样画荒寒之境,不同的画家也有不同的风格,如倪瓒的荒寒之境是清寂的,光明的,辽阔玄远的;八大的荒寒之境是苍茫的,惨淡的,孤介坚毅的;渐江的荒寒之境是伟岸的,充盈着凛然生命力的。
有人说,学画应该学习各种技法,只有技法娴熟,才能画好国画,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单纯地掌握绘画技法,而不学习蕴含于画作中的美学精神,就会徒有其表,流于俗弊。
接着说荒寒之境,看下面几幅作品。
读碑窠石图 北宋 李成
冬日原野上,一位骑骡的老人正停驻在一座古碑前观看碑文,近处陂陀上生长着木叶尽脱的寒树。此画取景集中,以枯树、石碑和人物构成画面的主体,颇有荒寒冷寂的气氛。
窠石平远图 北宋 郭熙
近处溪水清浅,岸边岩石裸露,石上杂树一丛,枝干蟠曲,有的叶落殆尽,有的画出老叶,用淡墨渲染。远处,寒烟苍翠,荒原莽莽,群山横列如屏障,天空清旷无尘,是一派深秋荒寒之景。
雪栈行骑图 南宋 梁楷
雪后群山苍茫,枯木萧疏, 二人骑行于茫茫雪地中,仅露白色背影。作者以浓墨写枯木, 以淡墨晕染天空、山石,使雪景更为突出。
渔庄秋霁图 元代 倪瓒
湖水浩渺,遥接逶迤山脉。近处小丘上有嘉树五株,参差错落。疏笔亁墨,精心勾皴,笔法方中参圆,简中寓繁,意境荒寒,给人以耐人寻味的笔墨意趣。
寒林浮霭图 明代 沈士充
寒林浮霭图(局部)
画面上峭壁高耸,烟笼寒林,楼阁、远渚尽为雾霭所遮,一片萧疏荒寒之气。
枯木寒鸦图 清代 朱耷
隆冬时节,四只落寞的寒鸦栖息在残石败枝上,鸟儿孤傲不驯的神态最能体现作者坚韧倔强、磊落不羁的个性。
长林逍遥图 清代 弘仁
此图以铁线勾勒为主,“借地为白”,略加渲染,山石突兀雄健,大面积留白,为其画平添了几分冷逸的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