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性史》:换个角度理解“人”
《性史》,是福柯生前最后的著作,虽说笔风不如以往作品那么犀利,但其思考的深度以及作者本人的心灵融入,我觉得是最浓的。
根据人们望文生义的认知特点,以及停留名人名句的阅读惰性,大多数人对福柯《性史》的理解是肤浅、片面和自以为是的。
有人把他标榜为性学专家、性解放运动倡导者、性权力主张者等等。殊不知,作为思想家的福柯,他对“性”的研究,只是想让我们从另外一些角度去理解“人”。
“人何以为人”,是大多数思想家的终极关怀,福柯又怎么会乐于去讨论“什么是性”、“什么是正确的性“、”什么是道德的性“这种虚妄的问题。
关于人的定义很多,在福柯看来,人有一个基本需求,那就是需要活在“合理化”的世界里,人一定要给自己的观念、行为一套合理化的话语解释,以证明自己的是对的。
那人们一般都有哪些套路来证明自己的合理性呢?
比如“自古以来“、”精英如此“,是人们最常用的两大法宝。
但若我们深究历史,我们会发现从来就没有自古以来。打个比方,性压抑;西方社会一直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发展劳动力,性是被压抑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性压抑的实践应该发生在穷人身上,但事实上,却是上层社会开始关注自己身体,随着医学发展,对自身性行为进行控制从而维护自己的特权,随后,性压抑才成为一种社会普及。
类似中国的裹小脚,都是从皇室和上层社会开始,渐渐成为一种风潮遍及社会各个阶层。
人们为什么这么热衷于固守“性压抑“这样的认知呢?
因为压抑意味着隐藏,使得人们可以源源不断地挖掘性知识,从而宣告真理;固守性压抑,还可以为自己的不作为提供避风港。
但若我们熟悉精英,我们也会发现他们话语与言行的分裂;那些“有书为证“,”有史可考“的背后,都是文字的垄断和独占,从逻辑上来说,就是同义反复;我们需要清晰的认识到,伪是人为的,真亦是人为的。
很多共识,无非是一套对事物描述、表达和解释的框架。
框架表达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我们不敢活在无序的世界里,无序意味着焦虑和恐慌,所以我们喜欢规律,喜欢进化,这种认知能安抚我们的心,但它们并不反应真正的事实与生活。
总之,只要我们足够诚实,那些支撑人们合理性的源泉,都失去了合理的前提。福柯让我们看到,我们信奉的很多“真理“、”常识“都不是在一个精确、严肃的系统中产生,相反,它们只是很多事件碰撞下的偶然。
他这样做,不是为了颠覆,也不是标新立异,他只是想让我们跳出认知框架,回到事物本身的研究,回到对自身的考察。
福柯作为思想家,他的关切点是引领人的思考方向。所以,在福柯看来:
与其讨论“为什么叶子是绿的?“,不如去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讨论叶子是绿的?“
与其讨论“我们该信什么?“,不如去思考“我们是如何相信我们所信的?“
思考方式引导行为路径。就像现在非常流行自我认知这一概念,判断式的思考,就会把“自我“变成一个客体,寻求外在答案;而批判式的思考,是把”自我“当作行动的主体,是可以自我创造的。
福柯笔下的世界是陌生的,其实这个世界本来就是陌生的,陌生感反而有助于生成我们的好奇心,重新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