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的诗与力量: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
艺述史官方原创
古话说“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我国最古老的劳动者诗篇来自《诗经》,比如《魏风·硕鼠》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以硕鼠比喻剥削者,讽刺十分生动。我国文明几千年,留下灿烂诗篇的不仅仅属于文人墨客,还有一份振聋发聩的,劳动者的声音。
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了很多令人敬佩的劳动者,比如雷神山的挖掘机“小蓝”成为网红,背后的劳动者却或多或少地被忽略了。我想到明朝的文人张岱,他笔下有一批光彩熠熠的下层人物形象,戏子、妓女、工匠,他不仅仅将视角对准了这个群体,更表达出了明代以前较少见的对“人”的尊重,尊重各行各业每个个体的人格和个性。
比起以前,现代的劳动者更容易发出声音,有位矿工诗人陈年喜,我们来看看他的诗与力量。
他说他在“五千米深处打发中年”,他写“我微小的亲人/远在商山脚下/他们有病/身体落满灰尘/我的中年裁下多少/他们的晚年就能延长多少”,这最后两句深深地触动了我,像他说的,或许我们一辈子无法亲身感受矿洞的容貌,无法感受它高不过一米七八,宽不过一米四五,大家可以站起来比划一下这个尺寸,它像巨大的迷宫,深度往往能达到千万米,非常危险。
矿工也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之一,总是与雷管、火药、死神纠缠。这样的工作,他们是在用生命支撑,图什么呢你肯定知道。有位山西矿工工作27年攒钱给儿子治病,除夕夜也没有回家,为的是一晚300块的加班费,病床上的儿子恳求妈妈,说爸爸太累了,能不能让他休息呢。
我们有序的社会生活一直被普通劳动者支撑,从耕地到矿井,到现下丰富的服务业。
比如在路上会碰到骑车飞快的外卖小哥,踩着外卖时间的“生命线”,仗着年轻,拼命赶时间换钱。近来北京某商业大厦禁止身着外卖服装进入商厦引发一些争议,这样的歧视是不是对劳动者的不公平待遇呢?即使是出于疫情防控考虑,或许,衡量标准也不该只是一身外卖服装。
好在他们能够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前段时间在东莞打工的湖北人吴桂春打算回老家,临走前他来东莞图书馆退读者证,并写下留言,说“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不忘你东莞图书馆,愿你越办越兴旺,识惠东莞,识惠外来民工”。
这故事有个好结局,凭借东莞人社局的努力,他在东莞找到了新工作得以继续待在图书馆。他的留言是踏实劳作与向往美好的交融,代表着劳动者一个美丽坚定的梦。就像张岱说的,“天下何物不足以贵人”,农工商各行各业都能顶天立地有一番成就。
结
劳动者的每一次发声,都是生机勃勃、血脉偾张的声音,正是因为这些勤恳才能缔造奇迹,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每个平凡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