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婺城】汤溪宅口:中山靖王后裔
汤溪宅口:中山靖王后裔
萃和堂位于婺城区汤溪镇宅口村,为宅口村刘氏宗祠。据介绍,萃和堂占地约800亩,始建于明成化年间,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清乾隆年间,后人于萃和堂前增设两进,还配了一座精美古戏台。萃和堂虽历经数百年风雨,除中间部分毁于抗战时期外,宗祠前后两进及古戏台依然保存完好,并展示出独具魅力的宗祠文化。
萃和堂因其卧于九峰山下,更添一份安详静谧的禅境意味,不禁使人联想“一山一寺隐一祠,千年九峰入梦来”之境。 黛瓦,白墙,青石板,是对萃和堂的第一印象,剥落的白墙和长满青苔的青石板诉说着它的古老。走到正门前,抬头就见“萃和堂”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门楣下是一扇厚重的木门,一束清幽亮光穿过嘎吱作响的大门,古朴气息扑面而来,祠堂内木质构件一一落入眼中。
一根根粗壮的木柱子像古老的士兵守护着宗祠,虽历经岁月,依旧坚毅挺拔。宗祠看似陈旧,但与其他徽派风格建筑一样,有着漂亮的牛腿、考究的门梁、精致的斗拱、别致的雀替等木构件,牛腿和斗拱等砖雕雕刻着精美的花、草、虫、鱼、人物等,把古朴的宗祠点缀得简单而不平凡。
穿过阴凉的天井,前面是一座精巧的古戏台,约50平方米,戏台不大,雕饰精美,戏台的四根柱子经过岁月的抚摸变得光滑,柱子上方是漂亮的木雕牛腿和斗拱,舞台后方是一个隔间,想必是戏子换衣的地方。这座戏台是现今金西保留最完整的古戏台之一,还是金西唯一会“变身”、可“走动”的戏台,曾多次被借用到别村做演出舞台。
踩着古戏台古楼梯拾级而上,木梯子“嘎吱嘎吱”作响,站在戏台上,想象着数百年前戏台上闹花台、唱婺剧,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景象,感受着一折戏一段岁月的历史轮回。
萃和堂的后进与前进一样,精致的徽派木雕、砖雕,刻壁描檐,凤舞鸾飞,让人过目不忘。萃和堂后进主要用来供奉先人和逢年过节时祭祖用的。祠堂正中间墙上供奉着宅口村刘氏历代先祖的画像,两边墙上分别挂着刻有“中山世泽”“汉宗衍庆”字体的匾额。“这两块匾额是对我们刘氏子孙的一种嘉奖,也是我们宅口村刘氏在历史中的标志。”
宅口刘氏来历不凡。根据祖上流传下来的族谱记载,宅口村与枫林上镜村刘氏同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之后。据传,宋朝中叶时期中原受金国侵略,刘氏先祖随当时的赵构皇帝南迁,来到睦州(今建德),并生有二子,长子名一世刘元,次子名刘允,他们都以诗文才华闻名,为人高尚,家境富饶不为官。
南宋后期,四世刘时带其三子隐居婺州北山鹿田村,开创了婺州学派。刘时去世后,葬于兰溪县中源石塘金溪埠塔(今汤溪厚大山口殿溪埠塔)。为了方便祭祖,长子瑞年、次子永年在山口殿开白水洞绎馆。永年生二子,长子名金彦。彦又生二子,长子名贞,居今宅口,便是今宅口村刘氏先祖。南宋时,因刘氏先祖误杀一个催粮官,刘姓遂改为金姓,一直持续到明成化七年,汤溪地域矿工大起义后才恢复刘姓。明代成立汤溪县,刘金氏便上书朝廷要求恢复刘姓,后皇帝亲自下旨曰:“刘金氏乃汉宗真嫡也!”并赠两匾“中山世泽”“汉宗衍庆”,还拨款修建刘氏宗祠。清乾隆年间,后人于萃和堂前增设两进,并配一精美古戏台,以表刘氏在历史上的显赫地位、传承先祖门第精神。
宅口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村,除刘氏宗祠外,村里还有古建筑群,南齐大学者徐伯珍创的文学栖息地“安正书院”原址、古婺州窑发掘地、千年九峰禅寺等,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随着金西旅游文化序幕的拉开,如何借力金西大范围旅游发展氛围,挖掘宅口村丰富的历史名人文化,创建宅口村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在大金西旅游文化发展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是宅口村要做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