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寺庙】 殿下小方岩祭胡则
殿下小方岩祭胡则
坐落浙江省兰溪市兰江街道(原女埠区殿山乡)殿下行政村右首乡村公路旁的小方岩,是座儒教佛寺。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咸丰年间(1851-1861)由周边“十八社”扩建。民国元年(1912)8月被焚重建。
该庙现存古迹有咸丰十年(1860年农历8月)立《万古长留》石碑一块,民国十五年(1926)修葺时刻花殿大门顶梁花板一块。1949年兰溪解放后,小方岩庙宇被改建国家粮库,属女埠区粮管所殿山粮库。
盛世之年,1998年始在原小方岩殿基下小山坡与村庄持平处,进行重建。先在原殿山小乡范围内村庄百姓及外地人士进行募捐资金重修,共耗募资上百万元。
第一进,胡公大帝正殿,五间二对合、三天井、六过厢。塑有胡公大帝等神像。
第二进,五间二对合、一天井、二过厢。塑有千手观音、地藏王,左右塑有18罗汉等佛像。
第三进,五间一天井、二过厢。房高2丈8尺8寸,有楼,全系生活用房,并在其左边建有附属房厨房1间、餐厅2间、卫生间1间;在其右边建有客房1间。
在主殿右边建有念经堂二间,对合、一天井。
该殿总共已建有全木结构普通庙宇计60多间,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面积之大,在兰溪也属村庙之首。来殿进香的香客远至金华。
近两年,小方岩主持宽云带领一帮佛学院毕业的寺僧,把原先的小方岩进行了整理改造,如今殿堂洁净,面貌一新。
看到我来到寺庙中,宽云她们热情地接待了我,而且还和我一起合影留念。
我在寺庙中,正在胡则的塑像前,心中对胡则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北宋婺州寒门学子、兵部侍郎胡则为民请愿,造福衢婺两州,被百姓尊为“胡公”。胡则去世后,百姓铭记恩德,纷纷立胡公祠以神祇之礼奉之,进而在民间掀起了一股胡公信仰的浪潮并传承至今。这种信仰以婺州为中心,覆盖浙闽赣苏沪皖等东南省市。同时,胡公信仰又融合历史,赋有地域特色,是我国民间信仰文化上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胡则(963~1034),字子正,永康人,宋太宗端拱年间进士。初为许田县尉,后擢三司度支副使。胡则仕途坎坷,几度降级,又被两召入朝。明道元年(1032年)三月,胡则上疏,直言极谏,为受灾严重的浙西民众代言,终得“诏许永免衢婺二州身丁钱”而为民众所颂,后以兵部侍郎致仕。
胡则力求免除的身丁钱始于五代割据时期。至宋时,南方各地官府仍每年向百姓按每户“身丁”(即男劳力)征收钱米,给民众压上了沉重的负担,百姓苦不堪言。尽管早在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真宗皇帝已下诏:“除闽浙岁丁钱。”但地方官员并不认真执行,反而以“丁米”和“身丁盐钱”名义,继续横征暴敛。胡则不忍百姓疾苦,犯颜上疏,终使衢婺两州率先去除,为浙西南贫困山区扎扎实实“落实了政策”。而据《宋史》记载,两浙的其他区域,“身丁”税负最迟要在开禧元年(1205年)方见免除。
胡则为官,勤政亲民,宽厚仁义,又能直面朝廷弊政。他力主宽刑薄赋,兴革利民,做了许多利国益民的事,如:他曾把十来万服役的民夫遣送回家;在担任郡守时连上奏折,揭露官田私卖的不义之举。此外,他还减租平值、整治钱荒、勇改盐法等等,所到之处,政绩斐然。胡则曾经的同事、一代名臣范仲淹称赞他为“动唯至诚,言有名理”,并对胡则坎坷坦荡的一生做了这样的概括:“进以功,退以寿,义可书,石不朽,百年之为兮千载后。”
胡则少时就读永康方岩山,后百姓在山顶立庙以纪之,现方岩胡公庙早成为全国最大、最闻名的胡公祭祀地。公元1162年,方腊起义军在方岩意外溃败,宋廷认为是胡公显灵,高宗赵构遂用“赫灵”两字赐作胡公庙的庙额,由此,胡公庙又称赫灵庙。赫灵庙在兰溪亦多分布。早在正德《兰溪县志》上已有记载:“赫灵行祠,在县南雅滩,即胡侍郎庙也;侍郎庙,在县东十五里功塘,祀宋侍郎则。”三百多年后的《光绪兰溪县志》中,记录了胡公信仰的进一步发展:“赫灵庙,四乡多有,其著名者,则县东功塘,县南雅滩,县北侍郎冈,西乡又有二,一殿山,一西胡,俱祠宇宏敞,岁时祭赛。以八月十三为神诞日,届期均联会祭拜。唯殿山自八月朔至望日止,四方老少男妇来进香者络绎于途,几与永康方岩之祀埒,俗称小方岩。”可见当时胡公信仰的繁盛。如今,兰溪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恢复的寺观中,就有兰江街道殿山胡公殿、上华街道雅滩赫灵寺和马涧镇的侍郎庙主祀这位谋百姓福的胡公。另有梅江转轮岩,也有规模较大的民间祭祀活动。
胡则从一名历史上鲜活的人物,成为万民爱戴的对象,并且被进一步推崇为“胡公大帝”,成为江南最大并且香火长盛不衰的地方神,自有其特定的内在和外在原因。首先,胡则特殊的人格魅力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他任侠仗义,又胸怀经国济民理想,言行如一,不但感动了当时的士人,也对百姓阶层有很强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胡则重民生,凡事能从群众利益出发,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是奉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领导,这与我党推行和实践的“为人民服务”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谋而合。人民群众非常期望执政者能够“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领导的言行能够反映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所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胡则由人而神的转变,正是百姓这种愿望的强烈体现。
1959年8月,毛泽东同志路过金华,对时任永康县委书记说道:“你们永康不是有块方岩山吗?方岩山上有个胡公大帝,香火长盛不衰,最是出名了。其实胡公不是佛,也不是神,而是人。他是北宋时期一名清官。他为人民办了很多好事,人民纪念他罢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很重要啊!”这是毛主席对胡公信仰本质的准确阐述,更是党的领导人对党员干部的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