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语文课里的名篇是这样的,我当年一定是个学霸!
半年前,我曾经入手了一套绘本,看完之后合上书,发自内心的感慨:
如果我们语文课本里要背诵的名篇是如此精美的插画版,我当年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说不定一不小心就当上了学霸。。。
PS: 学霸们请略过我这句失敬的大言不惭哈。
这套绘本,是我今天强烈推荐的,叫做《大家小绘》, 它属于中国原汁原味的名作精品集,一本一个我们课本上的名家名篇,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
鲁迅的《少年闰土》,
老舍的北京的春节等等都在这套绘本里。
这些咱们学校里的必考内容,配上了大量的插图,做成绘本版。
绘本版的目的,说白了就是让即便是小低年级的孩子,也能轻松读懂课本名篇,提前预习,早早熏陶,在阅读中为“大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所以我今天选取了大家小绘30本中的8本,推荐给大家。
为什么不一起团,而是只选了8本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一本本看过之后,有很多本的内容还是挺难懂的,至少要10岁以上孩子去读了。
所以才和出版社商量我能不能先选出来一些小低年级孩子读的懂的,故事性强,孩子愿意读的来团,
这样一方面咱们省钱(30本也是不少的钱),另一方面可以先从简单的入手,和孩子一起读,读熟练再慢慢入手其他的。
我从这30本中选出的8本,硬纸板精装书,团购价很便宜,8本精装118元,300套抢完为止,大家千万别错过。
他们分别是:
老舍的《北京的春节》
朱自清的《背影》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的《少年闰土》
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
萧红的《祖父的园子》
郑振铎的《猫》
朱自清的《春》以及《匆匆》(这两篇文章合在一本书当中)。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8本的内容和特色。
这套书一定要先说插画,绘本内容都是经典读物,保留着原作的语言文字。
这套里的插画,风格多变,各有特色,既可以作为孩子理解情绪、背景氛围的辅助手段,也对提升孩子审美有好处。
比如我和果果一起读朱自清的《背影》时,
文字这样描写到: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苍老的背影啊,为了孩子吃个橘子,努力又笨拙。
读到作者说,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果果的眼泪就已经在打转了,看到作者擦拭眼泪的画面,小孩再也止不住,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父亲买完橘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插画里把这个动作描绘的非常传神,父母对孩子的爱,全部都在这幅画里了。
而《北京的春节》这本,特别有老北京年画的味道,把小孩读的神之向往。
除了读文字,我更是骄傲地把画面中春节孩子们逛吃逛喝的内容一个个给果果描述了下,
我们小时候几毛钱的冰糖葫芦,
我和果果小姨当年卖春联一个也没卖出去的故事,
以及放鞭炮。
即使不看文字,光从画面中就能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热闹、丰盛、快乐的过年氛围!
而且读完我个人还特别唏嘘,那些热闹的时光和老的传统,到了果果这一代,似乎是越来越少了。
读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传》的时候,里面的画风又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他有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
本来小孩还在疑惑不很分明是什么意思,但看完插画,瞬间秒懂。
他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
而我隔着插画,好像都闻到了臭豆腐的味道
而看到牛医拿着粗大的竹筒和药葫芦,哼哧哼哧硬给差不多先生灌药时,荒诞感竟扑面而来。
读到果果喜欢的《猫》时,里面的插画就简洁很多。
它或静,
或动,
无论是主人爱它,还是冤枉它,它都是乖巧地在那里,让人怜爱。
朱自清的《春》里面的画风,特别美,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各种花朵争奇斗艳,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读这本的时候,整个人都静了下来,
春天也来了,他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少年闰土》这本的插画,配合着文字一起读,读起来充满了童真和动感,每一页都是友情的样子。
初识,
冬天在大雪天里捕鸟,
夏天去海边捡贝壳,
夜晚在西瓜地里管獾猪,刺猬和猹。
而最后和闰土分别时, 彼此难过的模样,也都十分形象。
“我”急的大哭,他也躲到了厨房里, 哭着不肯出门。
《祖父的园子》,插画风格特别可爱,有点儿动画电影的味道。
镜头时而以“我”的视角,仔细地观察园子里的南瓜,蹦跳着的蚂蚱。
时而是祖父的视角,展现“我”天天在墙根儿下摘黄瓜、捉蜻蜓的童真生活。
时而切换成他人视角,展现祖父与作者之间的有爱互动。
整本书就像一部充满童真童趣的动画,以虚拟的笔触真实地再现了祖父的园子,以及作者萧红被祖父宠爱着的美好童年。
看完之后,感觉内心柔软了许多,仿佛借着画师的笔触,重温了一遍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这8本《大家小绘》,都是选入了中小学语文课本的经典篇目,文字都是直接收录的。是孩子写作和表达很好的素材。
我每一本都给大家摘录一句,一起来读一读,回味下这些经典。
《春》: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猫》: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 “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去下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 叫到:“一定是猫,一定是猫!” 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 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差不多先生传》: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
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
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
《北京的春节》: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 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
《背影》: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少年闰土》: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明面前许下心愿,用圈子将他套牢了。
《祖父的园子》: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
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都是自由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中间挂着一块匾道: 三味书屋。
匾下面是一副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 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在每册书后,都设有“名家赏读”版块,帮孩子读懂、读透名篇。
它们均由语文教育名家、名师撰写,内容包含相应名篇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语言特色以及艺术价值等。
在亲子共读中,也方便咱们引导孩子去发现和挖掘更多和作者、和地点、和习俗等相关的知识点。
孩子自己读时,也能从名家美文创作背后的故事,加深对文字本身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