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故事】几起几落、饱受变迁而依然不改的新田玉峰寺

【永州故事】几起几落、饱受变迁而依然不改的新田玉峰寺

图文  陈瑜

出于对历史文化的寻踪,我顶着烈日,冒着高温驱车来到离新田县城五华里的潭田村。下车步行,穿行于田埂,体会农家乡土风情,一条宽阔的河流布满了浮萍,拾级而过的石墩,清澈透底的水在脚下流过,远望玉峰寺,建在一个小山坡,丛林怀抱,青山绿水,金碧辉煌,登台阶而上,两栋偌大的寺庙建筑风格与别处寺庙不一致,显得很独特,格外熠熠生辉。

潭田村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村庄。潭田村始建于南宋后期,村民皆为乐氏,人口有三千余,自称“河南南阳郡乐氏门宗”。据该支乐氏在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修编的《乐氏宗谱》记载,潭田乐氏的先人祖居河南南阳,原本姓“岳”而非姓“乐”,是南宋初期抗金名将岳飞的族人。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所害,其后族人受“株连”之累,遂改岳氏为同音的乐氏,然后分为三股逃往南方谋生。其中,一部分族人迁逃到了江西地区;一部分族人迁逃到了广西一带;另一部分族人迁逃转往宁远地区安身,后传至第四世乐雷发,以教书为生。到了南宋宝佑元年(公元1253年),乐雷发所教授的学生姚勉一举高中状元。在朝堂上,姚勉上书,称其师乐雷发才学过人,超过管仲、诸葛亮,宜以大事委任之,并自愿将功名让给乐雷发。皇上大奇,特旨召试“学术、才智、选举、教养”八事,乐雷发“条对切直”,写下了著名的“庭对八策”,为宋理宗所“嘉纳”,赐以特科第一人,封赏田八百亩,敕建一座。该支乐氏传至第六世乐疑山,受到奸人李孟久的迫害,遂自九疑山逃到潭田一带避难,随身携带有乐氏家谱、田契、宋理宗赏赐良田八百亩的诏书以及其祖父乐雷发的著作、诗稿。乐疑山见潭田前崖如屏障呈福,后山似游龙戏水,于是定居下来,并娶邻村挂兰谢氏为妻,过起清高自由的生活了。此后,经过七百多年的生息繁衍和发展。

明朝孝宗宏治七年(1488年)潭田乐氏十五世有识之士乐应政、乐应商、乐应奏主事建庵。特邀游方法师云游玉峰山,上观星宿,下测地理,于玉峰山“猫王晒日”之头部点注佛地建庵。当即全村童瘦欢动,竭力而应。筹资捐款,投工捐匠,昼夜辛劳,大功告成。建砌了中堂、斋堂、客房、天王殿、土地堂。砖砌墙基,巨木立椎柱,四向跷脚檐,梁柱漆朱红,金身塑佛30余尊,初名“前兴寺”,改名“玉峰寺”。玉峰寺,傍南北之舂水,托晓日之晨曦,好一个“玉峰林中藏寺院,金波湖内出蛟龙。”历史上曾有"南方第一寺"的美称。

玉峰寺前临环水,后托悬崖。水深崖峭,险峻奇观。真可谓“蕴天地灵气,纳山水精华,得万古之造化,显神工之技艺。”玉峰寺古木葱笼苍翠,松柏万年长青,悬崖奇花吐艳,林中鸟雀争鸣。乃一处风水宝地也!1988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玉峰寺前几任法师失考,直至清朝乾隆五十年(1765)年间,玉峰寺香火特别兴盛。善男信女云集寺庙,官吏求名,绅士求利,庶民求安,昼夜香火缭绕,炮竹震天,木鱼声声,颇享盛誉。后因年久失修,庙房老朽,纳人有危,潭田村乐氏后裔捐田献款第三次修善寺庙后,注名“朝隔庵”。
  清末年间,革新派开展新文化运动,大办学堂书院,“朝隔庵”更名“玉峰书院”。此时,庵堂只剩佛像三尊。木鱼声逝,书声朗朗。
  1927年春,暴雨连连,洪水泛滥,房屋倒塌,桥毁田淹。随后却又久旱不雨,田土龟裂,颗粒无收,民不聊生。其时盗匪趋机作乱,抢盗猖獗,潭田村一片狼藉,村人乞讨他乡,浪迹天涯。此时的“玉峰书院”早已人去房空,只有果园大师孤守寺门。

  1936年全国抗日救国期间,各地纷纷成立抗日机构。因玉峰寺住房宽敞,地理优势。崇明乡公所在此募兵训练。果园大师无所事事,且住房紧缺,他只好无奈去了阳明山寺院。
  1956年新田并入桂阳县。在大炼钢铁年间,玉峰寺成了炼铁厂。铁矿砂从距20华里的桂阳长冲村挑运而来,潭田的树木被砍光,舂陵水受污染。铁未炼成,百姓叫苦连天。
  文化大革命时期,在“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的号令下,玉峰寺改建中心学校。推行9年制义制教育后改名为“玉峰中学”。1975年在观音坪建立城东中学后,玉峰寺又是人去寺空。寺内的佛像无踪无影,古钟、大鼓也不翼而飞。

2002年以来,在新田县广大的善男信女多次邀请下,法广法师经过几次实地考察后,`确认玉峰寺基根深厚,景观神灵,颇有灵气仙风。在各级政府正式发文批准下,择吉破土动工重建玉峰寺。勤耕佛田,苦修功德,造福后人,普渡众生。于是,邀请各界善男信女化缘筹资,汇集一些能工巧匠昼夜施工。当年10月25日第一期工程竣工庆典,邀请各界人士千余人,敬献斋餐百余桌。至此,玉峰寺再升香火。
  玉峰寺正殿两旁高挂“佛”、“禅”二字,一股真善美的浩然正气在寺庙升腾,善男信女手持长香的顶礼膜拜,祈福祈太平,期盼幸福美满的生活。钟磬悠扬,香烟缭绕,玉峰寺格外神清气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