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至真斋主 九峰真人
《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一开篇便是作者自云写此书的缘由。甲戌本是这样说的:此书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又因何而撰是书哉?”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真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已至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风晨月夕,阶柳庭花,亦未有伤于我之襟怀笔墨者。何为不用假语村言, 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照传。复可以悦世人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要正确解读《红楼梦》这部书,开头这段作者自述很重要。我们反复阅读这段文字,忽然发现一段话有语句重复或不通的问题:“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我们都知道西式标点符号是上个世纪20年代由胡适等一批北大教授倡导的,并获得北洋政府批准颁布施行。在此之前古人书写,虽然也有简单的画圈、打点等断句符号,但是并不通用,也未强制施行。为了搞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会不会是甲戌本抄写错误?我们对比了各个版本。
2、庚辰本截图:“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 天恩祖德……”“则”前面缺一个“时”字,“所赖”后面是空白,祖德前面少“下承”。
4、南图本截图:此处文字跟庚辰本一样。但是在“所赖”后面没有空白。
庚辰本、列藏本、卞藏本、梦序本(甲辰本),这几个抄本在这个地方都有离奇的空白,为“赖 天恩祖德”。而戚序本、南图本、蒙府本、梦稿本(杨藏本)、舒序本,包括后来刻本的程甲本程乙本,都是 “赖天恩祖德”,没有空白。只有甲戌本是“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没有空白。为什么这么多的版本唯独甲戌本有“赖上”两字,而别的版本不是空白就是删除了呢?这段话按照现代标点符号断句的话,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可以有两种断句法:1、“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网上的甲戌本基本上都是这么断句的。“上赖……”与“下承……”是对应的,也是通顺的。这样问题就出现了:前面多一个“赖”字。这个多出来的“赖”字很拗口。2、 “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这句话这么断句不但通顺了,而且所包含的意义十分重大。“上”字有方位的意思,在古代还有“君主、皇帝”的意思。在当代语境下的读者当然体会不出这个“上”字的特殊含义,可是在作者生活的时代,行文时“上”字如果不代表方位,一般都特指“君主、皇帝”。如果我们引用的这个甲戌抄本没有抄错的话,那么此处的这个“上”字就是特指皇帝。在古代,如果涉及当朝皇上问题,这一行字,要抄写得高出其他行一截。如果平抄,其罪当诛,所以才有这个现象。例如下面我随意找一段刻本,涉及当朝皇上的语句,刊刻时候的处理办法如图所示:
其实这只是常识问题,不独古人,只数十年前,只要书本出现伟人语录,必用粗黑字体区别白文,这样就明白为何古代抄书人抄到代表皇上的“上”字忽然空缺或者删除了。因为古代抄手抄到这里,就会吓出一身冷汗,所以干脆空缺或者删除,不敢写“上”字,就成了“赖天恩”。还是在作者自云中,有一段话也有“上”字:“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这里的“上”字确定无疑是方位的意思,所以抄手没必要做删除或“空白”处理,见上图的庚辰本、列藏本、南图本。作者说“赖上赖天恩”,必是皇帝曾经直接有恩于他,而且即便是“赖上”这两字是誊抄者多抄出来的,下面的“天恩”一词也有皇恩的意思。《后汉书·班超传》:“幸得以微功,特蒙重赏,爵列通侯,位二千石,天恩殊绝。”明朝陈汝元 《金莲记·控代》:“蒙圣主天恩高旷。”这两句话里的“天恩”就是特指皇帝恩赐。而甲戌本《红楼梦》里的“赖上、赖天恩”两段话一个意思重复表述,则更加强调了作者有赖皇帝恩赐的事实。那么能写出《红楼梦》这部书,且皇帝曾经直接有恩于他的人,就大大缩小了辨析考证作者到底是谁的圈子。也就直接排除了胡适考证的、曹家家谱里根本没有的、后来被某伟人一句话定论的曹寅家的孙子曹雪芹。因为这个子虚乌有的曹雪芹根本就没受过皇帝直接恩赐。即便曹家真的有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曹雪芹,在他家被抄以后,还能对抄他家的皇帝感恩?近年来《红楼梦》研究者们的种种考证、辨析表明,这个曹雪芹根本就无动机、无才华、无经历、无经济条件、无确凿证据写出这么一部旷世奇书。到现在为止,胡适派红学都没搞清楚这个曹雪芹父亲是谁,生卒年是哪年。当年胡适把“曹雪芹”当做真名实姓极不可信。很简单,《红楼梦》如果不经过高鹗篡改,在当时就是一部禁书,参与创作的批书人脂砚斋、畸笏叟、立松轩、绮园、松斋等都是化名,试想 连批书人都害怕具真名,难道说这个作者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具真名?“曹雪芹”也必然是假名化名。在有清一代,顺治、康熙朝因忙于镇压各地反抗势力,江山尚不稳固,无暇兼顾文化管制,文化学术环境相对宽松,《红楼梦》只能产生于这个时代。而到了雍正、乾隆朝,四海咸宁,八方宾服,统治者开始注重文化管制,尤其是乾隆朝文字狱十分严酷,据记载大小文字狱有170多起。如果《红楼梦》是乾隆朝一个叫“曹雪芹”写的,纵然这个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曹雪芹不怕杀头,他也不为家人想想?太自私了吧。如果把这个具真名的曹雪芹查出来了,跟他有密切关系的脂砚斋等一干批书人也绝对逃不了文字狱铁网。曹寅的孙子“曹雪芹”不可能是《红楼梦》作者,《红楼梦》写的也不是曹家事。《红楼梦》的作者是明遗民,深受前朝皇恩,面对国破家亡,却无力回天,只能写下这部著作来悼念前朝。
(本文由潇湘夜雨整理)
———————————————————
校对:王华东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