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肠粘连腹痛有高招
【病案】:王某某,女,14岁,沂南。2018年4月30日初诊:右下腹疼痛1年,去年6月份(阴历)在沂南中医院行阑尾炎切除手术,住院10天后好转出院。但患儿出院2月后手术部位疼痛明显,遂到医院复查,彩超提示阑尾切除部位有积液。患儿每次疼痛均需到医院输液一周左右才能缓解,已发作多次,且发作越来越频繁,这次其父母准备带其到济南大医院进一步治疗。因其母习惯性流产笔者给予治愈,故又带其女儿来诊:患儿右下腹疼痛,检查右下腹有3公分左右疤痕组织,紫红色高出皮面,右下腹部压痛明显,但无反跳痛。食欲可,睡眠可,大小便正常。舌暗红苔黄腻,脉沉细涩。
处方:大黄、枳实、厚朴、丹皮、冬瓜子、桃仁、败酱草、红藤、 芒硝、大腹皮、红花、当归、赤芍、 三棱、 莪术、 炙甘草。7付 冲服。
5月7日 二诊:因患儿上学未来,其母代述:诸症大减,疼痛减轻,有时右下腹仍痛,但疤痕按压不痛,且疤痕见萎缩变小,大便每日2次左右,感觉良好。上方加苡仁 14付 冲服。
5月21日 三诊:患儿服药后感觉良好,腹部早已不感觉疼痛,痕痕也软化萎缩,不像原来那样红肿。食欲可,大便通畅,无任何不适。再予上药14付 冲服,以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按语】:肠粘连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管与肠管之间、肠管与腹膜之间、肠管与腹腔内脏器官之间发生的不正常黏附。在一些腹部手术中非常多见。据资料显示,腹腔手术后90%有腹腔粘连,其中40%是肠粘连,而肠粘连中,只有约20%会引起肠梗阻,被称为粘连性肠梗阻。有肠粘连不一定会有肠梗阻,但肠粘连是导致肠梗阻的常见和主要原因。一旦发生肠梗阻,便成为外科急腹症。
轻度肠粘连可能无任何表现,偶尔会在进食后出现轻度腹痛腹胀。重者可经常伴有腹痛腹胀、排气不畅、嗳气、打嗝、大便干燥等。现代医学认为,肠粘连的症状比较特殊,没有特效药物,手术治疗又有再次粘连可能性。所以治疗方法单一,疗效不肯定。
中医对本病认识深入,疗效肯定。认为主是气滞血瘀引起,因为腹部无论什么手术,必伤及人体气血,导致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治疗原则,主是是理气活血止痛为主,一般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本患儿是阑尾炎切除手术导致,采用大黄牡丹皮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义,特别加入理气活血破血的大腹皮、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等,力量强大,故取效迅捷。
【体会】:通过对本病例和类似肠粘连病例的治疗,有如下五点认识。
一是必须首先通导大便。让病人大便通畅,使邪有出路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本处方虽然是大黄牡丹汤合附子败酱散之义,其实也含大承气汤成分,保持病人大便畅通,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之一。
二是注重理气活血化瘀。活血化瘀是治疗肠粘连导致腹痛的重要步骤,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所以本方加入枳实、厚朴、大腹皮、桃仁、红花、当归等理气活血之品。
三是善于运用破血之品。理气活血是必要的,但这类病人大都时间较长,久治不愈之顽疾,可谓瘀血较严重,存在老血、旧血之可能,所以用一般活血化瘀药可能只是“青蜓点水”,力量不够,所以必用破血化瘀之品。本方用三棱、莪术等,可谓沉疴用重剂。
四是适当加入清热利湿之品。本类病人因久治不愈,按西医说法是炎症明显。其实就是中医湿热郁阻问题,所以本方加入善于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排脓的红藤、败酱草、赤芍、苡仁等,以加强联合作战能力,也起到出奇制胜目的。
五是用药宜胆大心细。中医认为用药如用兵,治病如打仗,如何排兵布阵,如何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确要靠大夫的智慧。治疗本类病人就是要有胆有识,有大将风度,该重剂要重剂,该调兵遣将就要不遗余力。只要做到有方有守,用药得当,中医治疗本病都能取得肯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