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逃离建筑央企?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围城》

今天就来谈一谈,我为什么从建筑央企这座城逃出来。

本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2014年毕业后跟大多数同学一样加入某中字头建筑央企,入职报到一次性签了10年劳动合同(因为落了公司在北京的集体户口)。

在公司工作三年半,整体来说在同届毕业生中发展还算不错,但依然因为以下原因选择了离开。

一、工作地点不稳定

干过施工的应该都深有体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般房建项目2-3年一个周期,体量再大,周期再长也总有结束的一天,而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项目会在哪里。

当年一起进公司的同事已散落在海南、银川、成都、贵州、江苏、浙江、河南、山东等地,真正的“我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工作地点的不稳定,有几个让人非常难以接受的弊端:

1、不利于安家。

没对象的不好找对象,有对象的不利于感情稳定,很少有女孩子能接受工作地点异常不固定的对象,如果你运气好遇到了,还要考虑下一代的生养、教育问题;

2、不利于社交圈子的维护。

干施工大部分就是吃住在工地,本身就决定了社交圈子会非常小,天南海北的调动,基本把圈子固定在了项目部。

二、关系户多

国企内的关系户真的不少。

说的夸张点,身边随便哪个同事可能都是公司某位领导的亲属,即使不是直系亲属,拐弯抹角总能扯上关系。

评奖、评优、晋升,看的不是你付出有多少,而是看背后靠山能量有多大。这些评选无疑成了项目领导向公司领导拍马屁的好机会。

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就发生在身边:某年项目领导推选的公司十佳优秀见习生就是公司党委书记亲戚,而此人在见习期并未有任何能拿得出手的工作业绩。

三、酒文化盛行

在建筑央企,你要能喝酒、会喝酒、敢喝酒。

酒量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不夸张的说,能喝多少酒可能就决定了你往上能爬多高。

不是说你能力不行、口才不行只会闷着头喝酒就能上,但能力再强如果酒量不行,发展瓶颈会非常明显。

有一同事,参加工作八年,兢兢业业,非常积极且任劳任怨,对公司、对领导的忠诚度更是无话可说,但就是由于只有两瓶啤酒的酒量,多次被领导吐槽,得不到重用,职场天花板已出现。

四、学习成长慢

虽然也有所谓的“导师带徒”,但基本停留于签个协议、敬个茶的形式上,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多大意义。

例如我的所谓导师,先不说能力够不够,敬茶之后,基本没管过我,一起都靠自己在黑暗中摸索。

当然可能有人说靠自己更靠谱,但说实话,对于一个初入职场的新人,在业务和思想上如果能得到优秀前辈的指导,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五、工资低

前半年未转正期间,在北京项目,虽说吃住在项目部,但到手1700多的工资,根本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转正后被调往南方城市新项目,到手工资5000多,持续一年多到升任部门副职时的6000多,虽说项目效益不错,但基本只有死工资。

工作三年,基本没存到什么钱。另外前半年基本是两三个月发一次工资,转正后分到好项目,甲方给钱痛快,基本每月发工资,但其他很多项目三个月半年发一次工资的情况普遍存在,而且理直气壮。

六、平均主义严重

央企真是把“多劳多得”这一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抛掷九霄云外。其特色的“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薪酬制度简直让人寒心。

同岗位有能力、能干活的人就往死里用,混日子的人无所事事,还拿同样工资。

当年所在项目,部门有几个工作积极努力的同事,几个人几乎撑起了一个部门的主要工作,每天累死累活的,却要跟每天大部分时间在办公室上网的人同薪同酬。

七、没有遇到好领导

我始终认为,好领导比好单位更重要。

一个好领导至少具备三个标准:有没有能力带你成长,有没有意愿带你发展,愿不愿意与你分享胜利果实。

很不幸,我的领导与这三条完全不挂钩。跟着干了几年,能力增长基本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领导“工地离了谁都能转”这句话时刻挂在嘴里,分享胜利果实更是痴心妄想,让人绝望。

八、休假少

原则上每月可以休息四天,但休假必须请假经项目经理批准。所以休息的主动权不在自己手里。

领导让你休你就休,不让你休你就得乖乖加班。更可气的这四天的加班是没有加班费的,完全属于义务加班,没有任何条件可讲。

九、得不到尊重

没有人关心你在想什么,甚至没有人关心你在做什么。

时不时的还要强制义务劳动,码钢管、码木方、打扫现场,遇上大雨天气,要抬水泵、码沙袋,讲真,现场工人下着雨都不干活的。

制度僵化、形式主义、官僚作风、人浮于事、溜须拍马等等问题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工作中。

总而言之,一种让人看不到希望的无力感最终驱使我逃离建筑央企这座城。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公司也有很多很吸引人和值得肯定的地方。

这篇文章,不想抹黑,只是想为建筑央企这座城外的人分享下曾经在城内的感受,或许,这就是分享的意义所在。

欢迎留言讨论,一起刻画一个更加客观、全面的建筑央企形象。

作者:New Flower,现就职于Top3房企,总结分享亦是自我提升,愿与大家共同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