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肿瘤的疫苗防治
张海鹏1,2,3,章海澎4,5
(1. 涿鹿县医院神经系外科ICU,河北涿鹿075600;2.涿鹿县医院放射医学与应用物理研究所,河北张家口075600;3.北冀州祖冲之-郭守敬格致学术研究院物理学部粒子宇宙学研究所,生物学部张香桐认知科学、生理心理学及脑科学研究所,生物学部张亭栋肿瘤生物学研究所,河北张家口075000;4.珠穆朗玛太学(Qomolangma Ultra-university;QUU)黄帝城般若医科研究院,河北涿鹿075600;5.珠穆朗玛太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ICU/哥白尼洲际疑难-危重病学研究中心,河北涿鹿075600)
2020年笔者在文献[1][2]中, 曾提出基于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恶性肿瘤免疫治疗及疫苗研制等问题。而现在流行的人乳头瘤病毒什么9价疫苗副作用大,且预防相关肿瘤远不如常规剂量的维生素A(AD胶丸)简洁、可靠。
这里再谈谈疫苗在肿瘤防治的应用问题,卡介苗很早就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认为对激活人体对肿瘤的免疫有一定作用。但缺乏特异性;笔者认为酵母菌疫苗有更强的针对性。
笔者已发现,哺乳动物包括人的恶性肿瘤细胞与酵母菌这个单细胞真菌高度相似(除了酵母菌很可能没有线粒体磷酸肌酸激酶及蛋白质、类脂的糖基化没有肿瘤细胞复杂外)。因此研制酵母菌等真菌疫苗可用于高危人群的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应进行这方面的动物实验研究。
原虫与肿瘤细胞也不乏相似性。黑热病可导致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因此,笔者认为,研制黑热病原虫的疫苗可能用于限制肿瘤的淋巴结途径的转移。
借此机会,顺便谈谈多学科协作问题,有的综合医院特别强调自己的“协作”“优势”,其实,笔者个人认为,多学科协作,仅仅是多学科综合、多学科融合的粗浅形态。笔者倡导的医学多学科融合,是患者作为各个系统的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的客观要求。你可以依赖多学科协作,问题是一个急危患者送到你面前,你召集到各科的人员,至少需15分钟(再强调一下,至少),这个病人或许没等“协作”人士到位就死去了;还有,某院诊断的全国首例艾滋病,到病理讨论时仍无内分泌科的“协作”。我个人认为,当时如果请曾正陪主任会诊的话,肾上腺危象以及Addison病的诊断应该问题不大。
笔者在从事外科临床工作的前两三年,主要精力放在了急诊-危重病学上(而不是手术上),笔者个人不仅支持医学的多学科融合,而且支持医学与理化的融合,没有与物理的融合,你永远意识不到意识内容的物理载体,没有医学与化学的融合,你永远研制不出优质的新药。
总之,应该首先认识到多学科协作的局限性(乃无奈之举),张孝骞、王叔咸、翁心植等内科学大师、黄志强、裘法祖等外科学大师都是精通多个专科的,而且张先生连不精通心电图这种专科性很强的领域,都在日记中都表达了惭愧之情。不难看出,对自己要求严点儿对自己进步有好处,有利于精、然后益求精。
参考文献
[1]张海鹏,韩经纬.艾滋病的疫苗研制与治疗方式及狂犬病、疯牛病、新冠肺炎等的治疗前瞻——兼论意识内容的载体及正反物质“不对称”问题[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20(27):
141-143,146.
[2]张海鹏.肿瘤细胞之恶变的关键生化环节与抗肿瘤策略前瞻 ——兼论甲状腺素对肿瘤暨神经胶质瘤的治疗作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20(102):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