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这里的理由》给我们改变纪录片的理由(下) 2024-03-18 02:57:49 《我住在这里的理由》给我们改变纪录片的理由(上)三、传播:纪录于互动之中前面说到纪录片无论是电影时代还是电视时代都是一种小众的影视类型,那么到互联网时代会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呢?然而在长视频时代,不管是门户网站还是视频网站,纪录片仍然扮演着配角。不过,微博、微信的微传播倒是为纪录片推广出了一把力。互联网的碎片化传播似乎让纪录片的日子更加难过。在市场经济和快餐文化的冲击下,纪录片自身一些特点成了缺点而且放大了,主要集中在纪录片生产方面,纪录片制作周期长、资金投入大,而有限播放渠道和单一商业模式使得投资人很难收回投资。由于媒体也得不到理想的收视效果和经济效益,也逐渐放弃纪录片由此逐步边缘化。国外纪录片有较成熟的产销体系,发展还算比较平稳。但国内纪录片就只能为评奖而存在了。进入短视频时代,纪录片能否在传播和运营上找到出路呢?竹内亮导演让我们懂得短视频时代的纪录片生产,按传统标准三十分钟以上算长纪录片,于是竹内亮把一个故事分为两集来讲,每集18分钟就变成了短纪录片。在社交媒体时代,我们不仅需要明星还需要网红,人气爆涨的竹内亮导演已成为中国的网红,他和他采访的名人都会给纪录片带来流量。而这些流量自然成为他与平台合作的前提,也给他的纪录片带来较好的收益。所以说如今要成为成功的纪录片人一定要成为网红。因为拍摄《好久不见,武汉》,让中国人认识了这位日本纪录片导演,因为拍摄《南京抗疫现场》,竹内亮导演接受中日众多媒体的采访。纪录片因疫情而火,导演因纪录片而红,竹内亮借势而为,他是一个深谙新闻传播规律的纪录片导演。重大公共事件成就了《我住》也成就了纪录片人竹内亮,让他成为网红。要成为网红,作为网红人设很重要,出现在纪录片中的竹内亮导演是憨憨的大叔形象,幽默诙谐的亮叔很懂网民心理。可以说,《我住》是我看到的最有网感的纪录片。传统媒体时代,纪录片离观众很远;新媒体时代,纪录片可以与观众零距离。不仅有线上的弹幕评论,还可以有线下的粉丝见面会。过去高冷的纪录片变得平民化接地气,这是从小众走向大众的开始。但这里还解决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改变人们对纪录片沉闷冗长的刻板印象,片长、节奏、介入、叙事只是创作层面的问题,重要是传播理念上要创新,在创意上要别树一帜。这类异国他乡题材的纪录片早就有,1997年《寻找他乡的故事》是由香港亚视于香港回归祖国后斥巨资拍摄制作的人文主义高水准之作,是一部反映当代中国人在世界各地拼搏奋斗经历的40集大型纪录片,在香港播出时,好评如潮,曾获得当年最高欣赏指数电视节目冠军。此外,内陆电视台纷纷制作这类海外题材的纪录片,如中山台的系列纪录片《海外中山人》。但此类纪录片有两个特点,一是故事雷同,都是讲述中国人在海外奋斗,看一个故事就知道其他;二是还是囿于一种狭窄的民族主义,只能在华人圈里传播。但《我住》视野更广立意更高,它把异国他乡故事变成跨文化融合,变成人类命运的思考。“让镜头拉进我们与世界的距离”,《我住》与《他乡》相比立见高下。笔者曾经通过比较中日两个版本的《新丝绸之路》发现,有人说“只有中国的,才是世界的。”笔者认为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只有世界的,才是中国的。”在某种意义,《我住》是一部人类学纪录片。真正吸引观众的还是《我住》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文化差异会让纪录片带来戏剧冲突。这种冲突来自三方面,一是主人公与异域文化的冲突,二是节目组内部的文化冲突,三是观众介入带来的文化冲突。节目组时刻通过微博、微信与观众保持联系和互动,而且还组织了专门的粉丝答谢会和见面会,甚至节目组的员工有80%都是来自粉丝的直接加入。这些群体往往带有“亚文化”的属性。跨文化传播既能产生冲突也能增进融合,通过求同存异可以实现文化认同;“亚文化”的群体既神秘又有趣,会形成某种戏剧表演的张力;多元文化还带给了观众一种文化上的审美体验,陌生而新鲜,有趣且刺激,观众正是从这种紧张与松驰中感知世界感悟人生,而这正是《我住》持续走红的魅力所在。竹内亮导演你确定是纪录片制作人吗?感觉你更像一个自媒体人,一方面你打造自己的IP(《我住》+和之梦+亮叔),各种标签使得品牌更加立体更加丰富;另一方面你比任何纪录片导演都会传播,充分利用各种视频平台、社交媒体和传播渠道推广《我住》。从线上到线下,从中国到世界,还开发出各种衍生产品。竹内亮导演你确定是在做一部纪录片吗?有时感觉是在做一部旅游观光片,有时感觉是在中国或日本的文化推广。画风常变,有时感觉你是做一个美食节目或谈话节目或网络综艺。在特别篇里既有粉丝见面会也有各种好玩的对决,感觉你无时无刻都在做连接。在网上众多传播平台中,B站和微博是《我住》两个最重要的平台。B站弹幕可以让竹内亮导演更好地了解中国观众,可以说《我住》是最有网感的纪录片;微博可以让网友给节目提供的节目线索,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网民和粉丝成就了《我住》。有了视频直播,即使在疫情期间也可以进行跨国的网络采访。互联网时代,内容生产于传播之中;短视频时代,纪录完成于互动之中。四、运营:作为产品的纪录片从生产主体来划分,纪录片大致可分为媒体纪录片和作者纪录片,前者也叫商业纪录片,后者也叫艺术纪录片或独立纪录片,在国际获奖大多是此类纪录片。竹内亮原是NHK的纪录片导演,我们知道NHK是一家纪录片制作很牛的日本电视机构。如今竹内亮是成以独立制作人的纪录片导演,一个娶了中国妻子并居住在南京的日本人。在国际上获奖的纪录片大多是独立纪录片,制作人以独立思想引发世人思考,以批判视角引发社会关注,在纪录片发展史上留下不少这样的大师作品。中国的独立纪录片运动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一般来说,独立纪录片与官方纪录片和商业纪录片是不太兼容的,甚至是对立的,因此也因非主流、难商营而陷入生存困难。反观竹内亮导演似乎在三者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在竹内亮看来,要靠纪录片赚钱依然很难。他现在采取的策略是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做其他经营,他所经营的团队已经开启了全新的创作平台,“专攻”日本娱乐情报,并通过他的知名度来接广告和赞助商。为了经营自己的公司,他甚至还做过直播带货、演讲和粉丝互动,还经常在自己的微博上“哭穷”,博取粉丝“同情”,久而久之粉丝们也默认了他是个“很穷”的导演。其实谁都知道做纪录片发不了财,能够活下来已不容易。竹内亮导演不仅拥抱主流社会还积极推进商业运营,他不仅很注重如何把纪录片做得好看,导演身兼演员,在片子中他不仅带你看还代你去体验。我认为纪录片实际上是最主观,一个优秀的纪录片导演要会用最客观的事实把最主观的东西安利给观众,你难道不喜欢片中这些努力奋斗勇于挑战的普通人吗?你难道不喜欢两国优秀的文化和善良的人民吗?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就是主流纪录片在市场经济的生存之道。看了《我住》这类纪录片,电视台做的那些所谓“纪录片”,实际上是专题片简直看不下去。居高临下,编导是无所不知的“上帝”。其实那种精英化的纪录片,板着面孔说教的纪录片也是一种偏见。传统纪录片制作方式和创作理念恐怕需要一场革命。从电影工业到信息社会,纪录片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表达方式和生存之道。诚然,纪录片的精神内核还是严肃的认真的,纪录片人是有情怀的,竹内亮导演也是有态度的。问题是如何在情怀与现实,内容与形式、精神与物质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我住》无疑做了一个很好的实验,也取得不错的实验成果,需要我们去总结去研究它。有时我不禁要问,竹内亮你确定是在做纪录片吗?你不仅走入镜头做主持人,还不断地撩采访对象,各种花式撩,甚至还抢了不少戏份。其实仔细来看,竹内亮在片中不断切换不同的角色,有时是衬托着红花(主人公)的绿叶,有时是直接而尖锐提问的记者,有时竹内亮和他的助手、团队也能成为主角——自拍。总之怎么合适怎么来,不惜一切努力改变了人们对纪录片单调乏味的刻板印象。竹内亮导演不只是一个纪录片导演,他还是和之梦文化传播公司的老板,不过经营更多是由他的妻子赵萍打理。和之梦旗下有网站(会员服务)、论坛、淘宝店,还有民宿。竹内亮在片中时常掏出来酒就是他们淘宝店卖的产品,看来植入广告还做得不错。多元文化还要多种经营才能让纪录片运营进入良性循环走向持续发展。由于纪录片自身属性所限,中国纪录片市场发育不好,纪录片发展一直受资金困扰。过去中国纪录片的投资者主要是媒体,2003年创办的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引进了预售这一商业模式。但这类作者纪录片往往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即使是一些国际获奖纪录片也因缺少播出平台而在国内鲜为人知。笔者作为评委也曾多次参加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看到大量优秀纪录片,但这些纪录片仍然是小众的,是一群精英做给另一群精英看的。尽管央视设立了纪录片频道,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电视走向衰落。纪录片如何在网络上生存成为一个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机遇。作为资深纪录片制作人,我更关注纪录片的运营模式。竹内亮导演可以做了很大的努力和探索,他不只是做纪录片,更是打造一个文化IP,还把它作为一个互联网产品来开发和运营。和之梦不仅把纪录片看作内容产品,还看作服务产品和关系产品。可以说,纪录片经营不能只经营纪录片这一个产品。传统纪录片是采用电影工业的运营模式,先投资一大笔钱然后才慢慢去收回投资。《我住》则是采用滚雪球的方式来运营纪录片,而且是用“互联网+”来做纪录片,先有需求再做产品,先有用户(粉丝)再有营收,是用互联网思维来多元化经营。当然,赚钱不能影响纪录片的品格和态度。我认为纪录片的思想性、艺术性与商业性、娱乐性并不一定是对立的。什么叫有良心的纪录片,就是要对得起观众,同时“三观”要正,传播正能量。《我住在这里的理由》《武汉,好久不见》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我认为短视频时代的纪录片一定会杀出重围的,因为它遇到了一个好时代,因为它遇到一片好的土壤——蒸蒸日上的中国。正如竹内亮导演所说,他不喜欢日本,因为没变化,他喜欢中国,有变化。这个变化就是纪录片成功与发展的机会。《我住》现在虽然还不能说很成功,但其富有创新的商业模式已让我们看到希望。我相信纪录片不仅可以做得好看,好的纪录片也是可以赚钱的。与其说竹内亮成就《我住》,不如说短视频成就纪录片。竹内亮的实践和探索告诉我们,纪录片或许可以换一种活法。主要参考文献:陈光宇:《我住在这里的理由》为什么能火爆全网谭天:平中见奇小中见大──谈谈电视纪录片如何表现普通人启明传媒:《好久不见,武汉》千万级刷屏背后,危机中点亮向上的时代之光!谭天:打造关系链,实现大连接欢迎纪录片制作人和研究者入群入群后把昵称改为:实名+单位 赞 (0) 相关推荐 华为到底在大力研发怎样的核心技术?竹内亮导演的【华为的100张面孔】第二集来了 100个华为员工的纪录片,<华为的100张面孔>第二集正片来了! 这次的故事,从深圳机场开始.竹内亮导演带你看看华为如何结合各行各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让自身业务得到发展.而这个做法背后, ... 可爱!这部描写竹内凉真休息天的日剧发布新海报啦! ▲ 日剧<竹内凉真的的摄影休假>(11月6日晚每周五深夜0点~在WOWOW PRIME播出)描绘了竹内凉真虚构的休息天.该剧的海报以及每一集的剧照也已出炉. <竹内凉真的的摄影休假& ... 我们做纪录片的理由 | 导演竹内亮与制片人赵萍访谈 五年前,纪录片导演竹内亮和他夫人赵萍女士,抱着"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的初心,双双辞职来到中国.刚开始时茫然无措,后来通过新媒体账号,持续创作原创内容,与粉丝交流,寻找内容与观 ... 日本导演怎么看待华为,真实纪录片最新分享! 近期,日本导演竹内亮拍摄的纪录片-- <华为的100张面孔>播出,在第一集的片中展示华为--这个庞大机器的运作机制和细节,令人印象深刻.此前他所拍摄的<好久不见,武汉>在豆瓣评 ... 携手《舌尖》总导演打造“风味”IP,腾讯视频这回放大招了! 陈晓卿重出江湖了! 继两个多月前离职央视之后,曾一手缔造纪录片爆款<舌尖上的中国>系列,被誉为"纪录片界的美食家"的陈晓卿的下一步动向就备受关注.而如今,他带着新作&q ... 被夸上热搜的宝藏导演,终于要火了 新冠疫情,最近又猛了起来. 与去年年初不同的是,这次不再是匆忙应对. 各方迅速反应,外地省市立即支援,相信这个难关很快过去. 对于国内的防控措施,大家都充满了信心. 在后疫情时代,绝大部分社会活动都可 ... 愿世界看到中国抗疫努力:日本竹内亮导演的一部武汉纪录片 遠山之巔,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愿世界看到中国抗疫努力 这部纪录片一周前流着眼泪看了两遍,让人久久无法平静,普通人的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的--平静--面对--痛苦的真实. 失去亲人的痛苦在笑脸 ... 对话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 对话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 9.9分神作!两次被外交部点赞,300万弹幕刷爆,这个让中国网友哭惨的日本导演,真绝! 转载自益美传媒微信号(ID:YeeMedia) 作者 益美君 曾经被群山包围,坐落于悬崖之巅,连公路都没通的凉山州「阿土列尔村」因为只能靠攀爬由藤条和木棒编织而成的藤梯走出村子,被人称为「悬崖村」. ... 可爱的纪录片导演 最近因为看了竹内亮的<好久不见,武汉>,觉得挺好的,就又看了他的一系列纪录片,主要是<我住在这里的理由>. 竹内亮是日本人,今年41岁,一直以拍纪录片为职业.曾为日本电视台拍纪 ... 这次,我们对话《走近大凉山》的导演竹内亮 2020年7月份,日本导演竹内亮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拍摄了一部聚焦中国脱贫故事的纪录片.4月,这部由中国报道社解读中国工作室与竹内亮联合制作的纪录片<走近大凉山>即将推出.该纪录片还将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