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代替父母养弟弟妹妹,却成了仇人,为何亲情到最后,很伤人?
一个读者在我的文章后面留言,说自己十几岁就出去打工,每个月工资都给父母,把弟弟妹妹接到身边来养,白吃白喝六年,没要他们一分钱。弟妹上了大学,成家立业,日子过得比她好,反而瞧不起她,生病了一个都没来看望。父母攒了钱都给弟妹,自己病好以后,反而买东西去搏父母开心。父母去世后,自己才真正放下,不再把弟妹们放在心上。
我看完她的描述,觉得这样的亲情太令人寒心了,这位读者付出这么多,供养弟弟妹妹,换来的却是仇人一般对待,瞧不起文化低、贫穷的姐姐。
需要姐姐帮扶的时候,没人跟她说一声谢谢,所有人都觉得理所应当,却忘记了,她也是父母的孩子之一啊。等到不需要她的时候,又对她冷漠无情。
她的遭遇,让我想起张爱玲《半生缘》里的曼璐,她也是长姐,父亲去世后,母亲不出去工作,她一个人出去当舞女,赚钱养活一大家子八口人,供弟弟妹妹上学,还请佣人来帮妈妈干家务。
等到日子好过一点了,不需要曼璐的时候,又嫌弃她的钱脏,她的工作丢了家人的脸。
一边嫌弃,一边又享用曼璐的劳动成果。曼璐与这个家,格格不入,没人理解她心里的苦。最后曼璐会走上心理扭曲的道路,伤害妹妹曼桢,也是原生家庭对她的压迫和不公造成的。
你看,姐姐代替父母养弟弟妹妹,当扶弟魔的最后,都扶成了仇人,这是为何?
一:兄弟姐妹之间获得父母的爱和关注不平等
为什么当老大的那个孩子责任心最重,最懂事?
因为他是第一个孩子,父母从小就会教育他,你是老大,要照顾弟弟妹妹,长兄为父,长姐如母。
越懂事的那个孩子,越得不到父母的爱和关注,他有什么情绪和想法,都是一个人默默地消化,不敢跟父母说,担心给他们带来烦恼。
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不哭不闹的那个孩子,父母却忽略了他的存在。
对于孩子而言,他不是没有情绪,没有需求,只是他太懂事了,想替父母分担。长期这样下去,父母却误以为,他没有需求,他不需要父母的爱。
少年的时候,这种情况的后果不会暴露出来,等到孩子各自成年成家,问题就一下暴露出来了。
不断索取的孩子依然不断索取,不懂付出和感恩,因为他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而不断付出的那个孩子,在体验到成家立业的困难和无助,渴望得到父母和其他兄弟姐妹的帮助,却又无法实现时,他内心的不满就逐渐暴露出来了,他的内心就失去了平衡。
他会觉得,为什么我给这个家付出这么多,帮父母这么多,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他会觉得父母一碗水端不平。但他又不能去恨父母,因为他会觉得不孝,受道德谴责。所以,会把这种怨恨转移到弟弟妹妹身上。于是就出现了,兄弟姐妹不亲,矛盾多的现象。
二:兄弟姐妹之间因为金钱利益伤了情分
兄弟姐妹多的家庭,不谈钱的时候,永远都是好的,都是亲近的,一谈钱就伤感情。付出最多的那个孩子,会觉得得到父母的帮助和关爱最少。
而父母呢,却总想着年纪小的子女成家立业不容易,想要去帮一帮,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从而就忽略了对老大的帮扶。
现实生活中,因为金钱利益伤了兄弟姐妹情分的不在少数。
就像《都挺好》的苏明玉,从小不受母亲待见,母亲对待儿子和女儿,态度完全不一样。母亲压根不想在明玉身上花太多的金钱来培养她,却舍得用大把大把的钱用来培养儿子。
结果,长期因为金钱利益分配不均匀,明玉从小跟苏明成不对付,苏母死后,苏明成还亲手暴打自己的妹妹。
为什么兄弟姐妹会沦为仇人?手足相残,亲情如此凉薄?
说到底,还是父母对子女区别对待,利益没有分配好的结果。
家庭也像一个小公司,父母就是董事长,子女就是员工,不患寡而患不均。
三:付出和得到失去平衡,有人活出自我,有人在意情分
像我这个读者,为什么活到父母去世了以后才想明白,要放下兄弟姐妹呢?
因为她太重视情分了,被道德绑架太久了,身上的枷锁太重了。在她的观念里,只要父母还在,自己就不仅有义务赡养父母,对父母好,还有责任忍让弟妹,把他们当成最重要的人。
其实这样的她,根本没有自我,她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别人对她的评价,她活得并不轻松。
相比之下,弟弟妹妹们习惯了得到,他们享受到父母的关爱,懂得活出自我,他们就不会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身上的枷锁也没那么重。
所以才会有,上了大学,过上好日子后,会把她当成仇人一样看待,他们早已习惯了享用,当你一旦停止付出了,对他们没有益处的时候,真实的面目自然就出来了。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说:“小时候,我们常常把'亲戚’看得多么美好和重要。一旦长大成人,开始独立生活,我们便很快知道,亲戚关系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设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难也常常是亲戚们造成的。”
兄弟姐妹各自成家,就变成亲戚,既是亲戚,就是一种人际关系,只要涉及到利益,就没有不翻脸,不伤情分的。
适当地看开,能不涉及利益,就不涉及,亲戚关系就会变得简单一些,自己也能活得开心轻松一些。
永远记得,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