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自己的“信息情报监测网”,遇事决断不再盲目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谋攻篇》
01
“信息茧房”效应,会逐步锁死你的未来
问你一道思考题:为什么绝大多数人的年收入过不了30万元人民币?
答案其实特别扎心:因为你这些年的信息收集系统中,根本就没有可以支撑达到年收入30万元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以及相关项目经验的相关信息源。所以你的决策行动、工作方法、操作流程、管理经验,无法让你获得30万元年薪。
而你自己忙得不亦乐乎却又毫无察觉。有时候毁掉一个人未来的,恰恰是这个人对某个目标特别沉迷上瘾却又无法兑现,这是特别耗时间的事情。
如果你不相信的话,你可以找一找,你家的书架上,你的书包里面,根本就没有任何支撑你成为身价30万元的知识体系,我也可以保证,你根本就输出不了100页的专业书的读书笔记。即使你的电脑里面有海量的专业资料,你自己也没办法徒手还原几个文件,毕竟你只是信息收集控,而不是真的去理解和吃透这个专业文件背后的玄机。
你的电脑硬盘里面,也没有和自己专业相关的文件、电子表格、工作日志,包括相关的博客文章、期刊,甚至你都不会花钱参加相关的最新科研讲座、行业峰会。在你的通讯录、朋友圈中,能否找到30个同行业的、不同公司的朋友和同行?你知道自己行业的变化和趋势吗?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兴起,大数据会知道你在搜索什么,你好奇什么。然后下一步会引导你关注什么消息,进而达到你自己的信息渠道只会关注你自己想要得到的消息,于是“信息茧房”效应就会产生,你会被你喜欢的消息所吸引,你的信息源就开始失焦,最后慢慢锁死你的未来。
当你在别的地方忙得不亦乐乎,以为自己很努力,结果自己却在一步一步失去你所在的行业红利而不自知,以为外面的世界好精彩,结果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就会被所在行业慢慢淘汰。
02
如何检查自己的信息决策系统
那么怎么做才能让自己不被这些“信息幻象”“热门头条”“今日热榜”带来的干扰信息所迷惑,而建立属于自己的“信息决策系统”呢?
那么我来问你以下10个问题。
你需要定期做什么样的决策?是生活中的决策,还是工作中的决策,或者是学习中的,还是社交或者其他方面的?这个决策是10元的决策,是100元的决策,是1000元的决策,还是10000元的决策,或者是可以改变你人生轨迹的决策?
当你在做这些决策的时候,你会思考多长时间?你每天会做多少次不同级别的决策?
你在做决策的时候,需要哪些信息做支撑?是物价水平、优惠价格、时效性、时间成本、你的价值观,还是你的历史经验?你是凭借一时的喜好,还是哪些数据呈现的结果,还是别人推荐给你的?
你能定期获得哪些信息?从什么人的口中得到,从什么样的渠道得到,还是从哪些书本渠道中了解到?这些信息会对你有什么样的好处?这些信息会给你规避什么样的坏处?
你需要周期性做哪些决策?关于工作、生活、健康、社交、游戏、学习提升、自我成长、理财规划等方面的决策,这些决策会对你有什么样的帮助?当你在做决策的时候,旧的信息派用场多,还是新的信息派用场多?你会周期性做哪些决策?
哪些信息是你想要得到,但是却没有得到的?这些未得到的信息能给你的决策权增加多少权重?为了得到这些你没有得到的消息,你做了哪些尝试和努力?你怎么确保你知道的消息就是你想要的残缺信息?
如果没得到,你会失去什么,下一步怎么办?
如果得到了之后,你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改变你的行动,还是什么都不用做?
哪些信息是你每天、每周、每月、每季度、每年都想要获得的信息?你可以定期检查一下你收藏的信息、每天呈现出来的信息,以及你在做决策之后做数据支撑的信息。
你如何确保你接收到的信息是公正权威的,还是被精心定制好专门推送给你,具有强烈暗示性的信息,来潜移默化影响你的决策呢?
哪些线上/线下的新闻、时事、简报、期刊、杂志、书籍是你定期想看的?是单条渠道被告知的消息,还是多种渠道的第几手信息?是官方正式渠道,还是自媒体?还是某些聊天聚会上的小道消息?
在这些信息中,你是作为决策者来发布信息的,还是参与其中得出的信息,还是作为专家来审核这些信息的,还是作为相关人员被告知的信息,还是作为读者知晓了某些行业最近好像发生了什么信息,还是消息过后的一段时间内,得知的相关信息?
你每天花费多少时间用来了解、收集、处理这方面的信息?
哪些主题是你想持续关注的?是理财、明星娱乐、购物、历史、社区、心理、健康、体育、军事、母婴、企业经营、国家政策、数码、科技、电商、教育版块,或者其他版块的信息?
你的工作是从事哪一行业?两者之间的重叠度如何,是非常相关,还是无关紧要?还是毫不相关的?
你想要什么样的数据,分析出来是什么样的结果,呈现出什么样的报告?你目前已经拥有什么样的信息,得到过什么样的报告?这些报告中呈现的数据和信息,对你的人生决策等方面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你如何应用你的这套“信息系统”?
你如何应用这套信息系统,来让你的人生越过越好,还是越过越糟糕的?
和你兴趣爱好相关的信息,占据你多少时间和精力?你会花费多少时间和其他人互换信息?和你收入相关的工作中所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在你的“情报系统”中占据多少比例?和你收入相关的人际沟通中涉及的人员,在你的“情报系统”中占多少?如果让你当前的收入提升20%~30%,你的“情报系统”中是否有支持信息,以及相关的行动决策方案?如果让你当前的收入提升50%~100%,你的“情报系统”中是否有支持信息,以及相关的行动决策方案?
知道了某些信息之后,你的下一步决策行动是什么?
这个决策行动会给你带来多大的经济上收益,10元,100元,1000元,10000元,还是更多的收益?这个决策行动会给你带来多大的非经济上的收益?
请用以上的10个问题,来“灵魂拷问”一下自己的“信息情报系统”,然后考虑你是不是需要做一些迭代更新了呢?
03
如何搭建自己的“专业知识地图”
当我还不知道这个行业是干什么的时候,我应该如何快速进入这个行业,了解所在的知识体系呢?更加重要的是,我没有钱。
美剧《越狱》第一季第五集有这么一个场景,男主角迈克尔为了救自己蒙冤入狱的哥哥脱狱,于是事先查看了整个监狱系统的建设图纸,然后开始一步一步落实他的救援计划,他做了一个压力测试,测试当有人脱狱的时候,警方的紧急响应系统会在多短的时间内到位,并且调用警车在各个路口设关卡围追堵截。
当迈克尔站在大楼高处查看警报响起的时候,上帝视角的迈克尔在耐心细致地观察每个街道路口警力部署和响应时间,找到了其中一条路口没有警力设防,于是设计好了逃跑时的撤离路线。
曾经有个学员问我怎么学好人力资源管理,她学了多年仍掌握不了要领,工作多年月收入还没有过1万元,不知道怎么切入,快没有工作的信心了。
于是我给她布置了这么一个作业,这是一个笨功夫的作业,第一步:寻找。请到搜狗微信网站搜索和“人力资源”相关的各种关键字,看看能对标上多少个公众号。一般情况下,搜索引擎会给你找到差不多200个相关的公众号,于是你所要做的就是:关注这么多和“人力资源”相关的公众号,不用太多,100个就可以了。
该学员十分震惊,表示非常不理解,我为什么要关注这么多的微信公众号呢?这样下去光是每天点击文章我就得活活累死,更不要说仔细阅读文章了。
我和她说:“不要着急啊,我还没说第二步呢。”第二步:等待。就是放养这50~100个公众号,然后看这些公众号的更新频率。它们是一个月更新一次,还是一周更新一次,还是一周更新三四次,还是日更新的,这个阶段你需要注意的是,哪些是假勤快,哪些是真勤快。
当我们用上帝视角观察50个同类型公众号的每天发布规律的时候,观察一个月,基本上就能看得出来哪些公众号是真的有人维护,哪些公众号是敷衍了事的,哪些只是营销公众号,哪些是没有任何内容的口水号,哪些是标题党,即使我们不点进去看,我们也已经可以灭掉一大半公众号了。
经过了一个月的观察期之后,你需要做的就是第三步:收集。找到自认为觉得不错的10~50个人力资源的公众号,用Word文档复制粘贴一个公众号里面的最近50~100篇关于人力资源的公众号文章,重复50遍,直到收集全这些文章为止,这是一个非常辛苦的体力活儿,但是我建议亲自动手做一遍。
当你亲自粗浅浏览了500~1000篇以上的关于人力资源知识体系、培训体系、职场相关内容的文章时,你会得到这么一个直观的感受,也就是你的第四步:分析。这些专业文章都在讲什么,人力资源有哪些高频词汇,哪些是我自己一直在工作中用到的模块,那些年薪30万~50万元的人力资源经理都在做什么样的工作内容,我的岗位和他的岗位之间的匹配度和差别是什么?最近的人力资源年会在哪里召开,都有哪些行业专家,我要不要去参加,他们都聊些什么内容,等等。
为什么需要整理数百到上千篇的相关文章和资料,谨防“盲人摸象”式地得出片面的结论,当然虽然你还是有可能摸到了其中一个角落的局部信息,但是这么多的信息量,理论上足够支撑你当前的认知了,以上就是用最笨的办法,还原自己所在知识领域知识的办法。
最后一步:实践。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尽可能找知识的源头,而不是在自媒体和信息流媒体上找那些低质量的口水文章,这类文章多半是刷浏览量的,不具备科学性和严谨性。
当我让这位学员做了这件事情之后,她真的用了最笨的办法花费了一个月时间整理了相关的资料,而这样的经历,让她几个月后就月收入过万了,为什么呢?因为经过这上千篇文章洗礼之后,老板都觉得她怎么像开了窍一般,开始像个专业人士一样做事情,效率猛增了?!再不给加工资的话,有些留不住她了。
如果你想要“思想越狱”的话,自己也可以试试看,在购书网站上查找100本专业书,在靠谱的行业网站上查找100篇相关的文章,然后整理成资料合集,配合“信息10问”,来不断校验自己的思维偏差。
我曾经就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带一个快失业半年的学员入职,因为她花了一个月摸了一遍整个行业的工作岗位的相关职责和各个层级岗位的工作量,又加上我给她的相关指点,以至于最后人力资源面试她的时候,发现对方思路门儿清怎么压价都压不下去,最后HR自己都心虚了,反而给她加了每月500元的额外收入并顺利入职上岗。
正是因为我让这些学员认真摸清了上级的工作量和KPI,以及自己工种的工作范围和晋升通道,我让一个在国企集团工作的应届大学生像开了挂一样快速晋升,以至于人力资源部门的经理都有些愤怒了,因为按照他们公司的规定,最晚也得耗到3年才能有资格评选主管,而且评选资格标准都是保密的,怎么这个新人像被谁指点了一样,一年半就符合这个条件成为主管了,无法理解。
正是因为我让一个三四线城市的银行柜员额外花1000元去京东网站上买数字货币、区块链、未来科技、数字金融相关的专业科技趋势书籍,强迫她做专业笔记,虽然她时不时会打电话过来抱怨说,周围的同事都在旅游玩乐,自己很孤独,身边完全没有共同语言的人交流,但是咬咬牙之后,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之后,因为她的阅读量和对趋势的判断,使得她进入银行行长的法眼,成了银行行长的笔杆子。
那么你自己不妨试试看,自己需要做一些什么准备工作,你只有做出相对应的行动,才会慢慢得到海量的信息和认知,这些未知的信息也会逐步纠正你的行为,开始让自己往“成为专家”的修炼路上一步一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