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前妻嫁的男人比自己有钱,负心人瞬间崩溃了:感觉身体被掏空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周国平说:“多情和专一未必互相排斥,一个善于欣赏女人的男人,如果他真正爱上了一个女人,爱是更加饱满而且投入的。”

虽然说存在这样的人,但相对来说是少数,更多的人无法做到多情和专一并行,一旦多情变成了滥情,也就无所谓专一了。

这牵扯到是一个人对于“分寸感”的把握,或者一个人是否自律。自律的人真正爱上一个人以后,会支配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被欲望支配。

周国平认为,能否做到自律,取决于一个人的整体精神素质。在接触他律之后不能自律,显示出一个人整体精神素质的低劣。从理论上来讲,这跟一个人的条件,处境和贫富无关,而事实上是有关系的,很多对待婚姻不够自律的人,是因为仗着自己条件好。

朋友阿伟就是这样的人,他认为没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包括夫妻感情。在他背叛妻子之前,多少还能伪装一下,但背叛以后,就懒得伪装了,觉得自己反正对别的女人不是真爱,反正只是多一件风流韵事,只要自己投入不多,就能轻松退场。

而事实证明,他太低估妻子了,太高估自己了。

说他太低估妻子了,指的是他的妻子不是他理解的那种只爱钱的人,她把感情看得跟钱一样重要,感情破裂了,她就不想继续爱下去了。

说他太高估自己了,指的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比他有钱的人多得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是:他认为就算妻子跟自己离婚,也只是暂时的,她早晚还会回到自己身边,因为他不相信妻子还能遇到比自己条件更好的女人,结果妻子偏就遇到了,再婚嫁的人比他有钱。

他听说以后,瞬间崩溃了,说当时有一种身体被掏空的感觉。这种感觉表明妻子对他的重要性,表明他和妻子真心相爱过,用周国平的话来说就是:“热恋者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对方并被对方充满,一旦爱情结束,往往就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

这样说不是为他这个负心人正名,而是:曾经真心相爱过的人,彼此之间的依赖会比较重,一旦这种依赖突然消失,内心和思想上会出现大片的空白,这种空洞的感觉就是所谓被掏空。而这一切,跟他“多情却不专一”有直接关系。

相比之下,多情并且专一的人,会通过具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专一,具体包括两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少不了“自律”二字,我们分别来讲一下。

爱的快乐,在奉献之中。

爱一个人的快乐,在于为所爱的人奉献,用周国平的话来说就是:“爱是一种奉献的激情,真爱一个人,就会遏制不住地想为她做些什么,想使她快乐,而且是绝对不求回报的。为所爱的人创造快乐而快乐,根据这种情愫在感情中的比重,就可以判断出彼此是否是真爱。”

同时,真爱一个人,还会不由自主地想了解她的一切,把她所经历和感受的一切当作最珍贵的财富接受过来,精心呵护。

以上所讲的“遏制不住”和“不由自主”,看似是不受自己所支配的举动,其实不是这样,这都是“自律”在起作用。如果一个人不够自律,不要求自己继续爱某个人,所谓“遏制不住”和“不由自主”就会消失。

比如前文中提到的阿伟,虽然他跟妻子曾经相爱过,但是他分身乏术,绝不可能在爱别人的同时,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爱自己的妻子,他对妻子的爱没有自律了,也就不存在对妻子的奉献了,他觉得这样无所谓,但妻子则觉得有所谓,因为她需要的是个专一的人,而不是脚踩俩船的人。

高质量婚姻,要有亲情式的爱情。

有位社会学家把“信任感”视为高质量婚姻的第一要素,周国平将这种“信任感”称之为“亲情式的爱情”,这种情感不单凭借良好愿望,而是悠悠岁月培养起来的互相尊重和赞成的能力,它随婚龄俱增,给人一种踏实感,会让婚姻散发出一种肃穆祥和的气氛。

他认为现实中很多家庭之所以没有解体,就是因为当事人看重这种亲情式的爱情,从而自觉规避诱惑,或者在陷入诱惑之后仍能做出理智的选择,而受委屈的一方也乐意予以原谅。

从这个角度去反观阿伟的婚姻,不难看出,虽然他和妻子之间存在亲情式的爱情,但是他却并没有重视,而是仗着自己有钱,认为妻子不敢离自己而去,从而认为自己不重视亲情式的爱情,也能守住婚姻。他没能自觉规避诱惑,也没能在陷入诱惑之后做出理智的选择,他的妻子当然不可能原谅他,所以离婚是必然的结果。

综合上面两个方面来说,一个人想要真心爱另一个人并不难,一个人想要找到一个跟自己真心相爱的人也不难,在相爱的过程中互相奉献,衍生亲情式的爱情同样不难,难的是如何守住这些宝贵的情感。这种问题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自律”这一条路,自律了才会自觉,自觉了才会理智,反之,不自觉就会盲目和冲动,一旦弄丢了真爱,很难再找回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