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家长应培养孩子这3种兴趣!

培养孩子把什么当兴趣呢?我觉得最可贵的是培养孩子把学习当乐趣,长大把工作当乐趣,把探索科学当作最大的乐趣。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探索的兴趣呢?

1、家长应该喜欢倾听孩子提问题

比如,孩子问:“人是猴变的,后来的猴子怎么不变人了?”“人会不会是外星人造出来的实验品?”“现代人造金字塔都困难,古代人怎么造得成?”

孩子提的问题家长不一定全能解答,但家长要鼓励他提,说:这些问题我回答不了,甚至暂时全人类谁也回答不了,不过,我们可以努力找出答案。

一位母亲发现3岁的女儿把鸡蛋往厨房地上扔,还告诉妈妈:“这些球弹不起来!”此时,不要嘲笑或责备,不妨来点幽默。这位母亲对孩子说:“宝贝,换一种球吧,这种球咱们扔不起!”

2、对科学问题的讨论时,不要急于表态

一旦把孩子引入对科学问题的讨论时,不要急于表态,“说得对”或“很好”这些夸奖的话对鼓励孩子良好行为很有效果,但对促进科学交谈有弊无利。因为,过快的赞扬可能传递“讨论已经结束”的信息。应该说“真有趣”或“我从来没有这样想过”一类话,要不就提更多的问题或出一些新主意,以便“使球保持滚动”。

不要催促孩子想——这种催促的想毫无意义,因为孩子本来就在想。更糟的是,这样催促,孩子为了急于表现,他会揣测大人希望的答案,并用尽量少的话说出来,以免猜错时受到责备。

3、向孩子展示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孩子们对实际生活中现象的记忆,比任何教科书或电视教育片上看到的要深刻得多。让孩子在显微镜下看看他们的手指甲,他们就会懂得为什么要坚持饭前洗手;与其向孩子解释什么是霉,不如让孩子看看面包上长出的霉点;与其告诉他们水受热蒸发,不如让孩子观察一锅水在煮沸……

如果您带孩子到博物馆去,不要规定参观路线,而应让孩子带路,探索他们最感兴趣的东西。

4、提供引人入胜的学科学机会

例如,日常活动中,通过放风筝,孩子们就可以学到大量物理学和工程学知识。

最好和孩子们一起用松质木、细绳和纸去做。放一下午风筝,孩子等于上了一堂关于科学因果关系的基础课,他们会发现风向、风力在不同的高度怎样转换。更难得的是,做风筝能鼓励孩子不断去探索——他们做的过程中改进越多,风筝飞得越高,姿势越优美。

造一辆小人车,可以观察设计怎样影响速度;种花,可以观察水和阳光的作用;养鸟,可以了解一年四季鸟的生活习性……

5、培养孩子坚持不懈的精神

家长也可满怀好奇地和孩子一起探索,孩子获得的教益会超出科学范畴,他们能够学到很多知识,培养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努力探索的精神。此外,他们还能清楚地认识到学习并不是做苦工,也不是只在学校里才有的事,而是伴随人终生的,其乐无穷的活动!

一般情况下,把探索当作乐趣的孩子,智力都比较好,学习成绩明显高于同龄人。当然,也有极个别的孩子不愿死记硬背文科知识,以致总成绩不够理想,但到了高中、大学,他还是明显地表现出智力优势,成绩又会领先。

惟一要注意的就是孩子探索兴趣极浓时,会废寝忘食,这时您就得叮嘱他定时饮食起居了。因为孩子长身体的时候,不注意吃饭,睡眠过少,都会影响身体发育。

如果咱们中国的家长们都能减少一点对孩子吃的兴趣的培养,都能够淡化一点对功名富贵的追求,都能培养孩子探索的兴趣,孩子们都把探索当成人生的最大乐趣,那么人与人之间会和谐得多,咱们中国不仅会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会成为全世界都敬仰、效法、学习的礼仪之邦,文明之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