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品三国】赤壁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三大战役。
官渡之战是决定三国鼎立的分水岭,夷陵之战是打破三国鼎立的分水岭,赤壁之战是三国三个首领之间的一次比较重要的战役。在《三国志》中对三大战役特别是赤壁之战,仅作为普通一“志”而廖廖数语,但在《三国演义》中却浓墨重笔的做了描绘,也是民间流传最广的一个战役典故之一。
赤壁之战的起因
赤壁之战是曹操发起的,为什么要打这一仗?恐怕曹操“连他自个儿都不清楚”,曹操本来是和刘备干了一架,刘备大败,跑了,曹操就追。刘备打不过人家,就想联合孙权一起对付曹操,曹操追过来,孙刘联盟也宣告成立,于是在赤壁这个地方和曹操打了一仗,曹操败。
曹操失败的原因
“在错误的时间(冬天),错误的地点(长江),打了一个错误的仗(目标不明)”。再加上老天确实不袒佑他,曹军一到南方便染上瘟疫,而且在重要的战备时刻突然刮起了东南风。“为何?奈何?真的是只有“天知道”了。
关于作战时间,因前有与刘备之役,系追赶刘备造成的又一次战役,时间应该是随机的,只是在冬天,又是长途跋涉,在军需供给和作战条件上有诸多不利,算个错误吧。
关于作战地点,这是个大大的错误。北方的陆军跑到人家南方水军的地盘上打水仗,焉有善果?
关于作战目标,以曹操本性,虽然是打刘备,如果“搂草打兔子”,连孙权一快收拾也未尝不可。但他是一路追刘备而来,只有“五千轻骑兵”。至于后来的水军、陆军“三十万众”,按故事发展情节看是后来匆匆调集的。一场没有充分的战略准备,没有准确战略目标的战斗焉能完胜?
关于“东风压倒西风”,其他史载资料中也模棱两可,只能理解为“天意”了。
总结一下曹操失败的原因,他犯了四个错误:
1、以短击长。2、备战不周。3、骄傲轻敌。4、不义之战。
赤壁之战产生的几个典故
《三国演义》中用了八章的篇幅浓墨重彩地大书特书了赤壁之战。“这要感谢罗贯中先生”给读者带来的精彩的故事。围绕赤壁之战产生了诸多典故,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赤壁”等等。但这些典故皆为杜撰或张冠李戴。这就是“历史形象”与“文学(民间)形象”的区别。
“舌战群儒”未见任何正史的相关记载。
“草船借箭”史有记载,但主人公是孙权。
“借东风”太玄秘,可当故事听。
“火烧赤壁”的用火之计,非孔明,非公瑾。谁为之?老将黄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