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学中医第39期:赤子之心 含德之厚

2018.06.17星期日 作者:燕子

看了一些古代的医话,发现古代神医,都是生而为奇人,天赋极高。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机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孙思邈,自幼聪明过人,七岁开始读书,有日诵千余言,过目成诵的天才。因为少时患疾,改学医道。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扁鹊在青年时结拜了名医长桑君,得其真传,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开始行医生涯。

华佗经过数十年的医疗实践,熟练地掌握了养生、方药、针灸和手术等治疗手段,精通内、外、妇、儿各科,临证施治,诊断精确,方法简捷,疗效神速,被誉为“神医”。

清朝的几个大家,徐灵胎,柯琴,尤怡等无一不是,精通易、道、儒。儒家经典,道家经典都是信手拈来,看他们写的医书,用词简洁精炼,非常人能及。

学习伤寒论也必须通医理,阴盛阳虚,就需要扶阳;阴虚阳盛,则需滋阴和阳。如果照般方药,真容易出人命,什么时候需要发汗,什么时候不能发汗,什么时候用下法,什么时候不能下法,都有讲究,如果不明医理而乱开方,真容易像徐灵胎说的那样,医杀人。

徐灵胎天赋如此之高,也并没有通神,79岁去世。但他能治好很多人治不好的病,在当时,虽然他是自学成才,却是当时最一流的医家了,南有叶天士北有徐灵胎。他对伤寒论研究的也是非常透,看他写的伤寒类方就知道了。

很多人说方药没用,岂不知,外邪侵袭人体时,由表及里,从皮毛、肌肤、筋脉、六腑,最后到五脏,等到治五脏时,就半死半生了。该用方药解决时,必须用它,将病邪第一时间驱逐出人体。最好是将针灸和方药结合。 像经方用的好的医生,一剂知,二剂已,几副药就解决问题了,简单、高效。学伤寒论是能解决具体问题,如果指伤寒论挣钱,饿死好几回了。

读黄帝内经应该知道,上古时的人和现在的人不一样,那时祝由,五谷汤液(内经十三方)就能治病,现在的人非毒药不能攻邪,,非针艾不能治其外。毒药就是方药,针艾就是针灸和艾灸。

总之,普通人也应该学习一些医理,学习一些常用的方药,比如桂枝汤,麻黄汤什么的,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这两周冬冬已经能流利的诵读《四气调神大论篇》,下两周学习《生气通天论篇》。对于小孩子来说,真的没有所谓的难易,大人觉得很难很生涩的《内经》、《楚辞》,小孩也是照读不误,其中的段落,多读几遍也就会了。

赤子之心,含德之厚,骨弱筋柔而握固,不服不行。

经方日记:要把骨髓洗,先从站桩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