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骑边听

这两天上海的天气忽然变得很热,今天最高温度竟然达到了25°。中午时,正好在外办事,在原南市区的地界,也就是现在的黄浦区。忽然有了骑车回家的想法,大约12公里的路,也不算太长。我是个很爱骑自行车的人,喜欢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而且骑行途中可以随时停下,把车子一锁,吃点喝点,随便逛逛后再出发。现在有了共享单车,那就更方便了。
今天这条骑行的路线是我很熟悉的,20多年前有段时间,我曾经每周都要在这条线路上来回骑行一次:黄兴路—周家嘴路—四川中路—金陵东路,再转到人民路、中华路附近,最后到达终点南车站路,那时我还在念大学,有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每周要去给一个初中的小孩补习功课。后来这个小孩的中考考得不错,最后一次课结束时,他妈妈买了一大串香蕉给我吃,我就把香蕉挂在车把上,一路骑车一路吃。
我很喜欢骑自行车,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一边听歌或唱歌,一边骑。这当然是一个比较危险的动作,毕竟会影响骑行时的注意力。所以我现在骑自行车是不太会塞着耳机听音乐的,最多是心情好的时候哼哼小曲。因为一边骑车一边听音乐,我还曾经被交警拦下来教育过,那是在我上大学时,在外滩附近被交警拦住教育了一番,告诉我骑车的时候不要听耳机,很危险。

还有一次更夸张,因为急着骑车去四川北路塘沽路口的上海音像公司门市部买吴奇隆单飞后的首张专辑《追风少年》,我边骑边听太着迷,导致在海宁路闯了红灯,直接被交警罚了款。所以我今天骑行到四川北路塘沽路口时,很自然地就想起了这件事,当然还有那些我以前骑车从杨浦到这里买磁带的美好记忆。现在这里已经变了模样,上海音像公司的门市部早就消失无踪影,不变的是四川路的人气依然不足。

前几年拍的四川北路塘沽路口,大名鼎鼎的上海音像公司的门市部就曾在这里。以前我常常骑车30多分钟来这里买磁带。

从四川北路转到海宁路,再往东骑行几分钟,那里也曾是我听流行乐的秘密基地。海宁路乍浦路口,曾经的电影院门口的这个黑漆漆的小巷子,以前在巷口有一位卖“拷带”的“拷兄”,摊子上一顺溜都是最新的港台流行音乐的专辑,用TDK或者SONY的带子翻录,黑白复印封面及歌词。我每周都骑着自行车来这里看看,没钱只能看多买少。下图是2012年的时候,有一次我经过这里拍的巷子的照片,从照片里看,巷子还是当年的模样。现在网上找资源是方便了许多,但也少了不少乐趣吧。

一时兴起,我又从海宁路骑到了东余杭路,曾有两个同学住在那里,现在估计早已搬离了吧。这一块都是老城区,房子很老很久,到处都有即将要拆迁的痕迹。
忽然想到了梁文福老师的那首《我从东岸走向西》,禁不住哼出了其中的一句歌词:有成千上万的人,一夜醒来发觉,找不到爸爸童年痕迹……。每次听这首歌,总让我想到上海,因为快速的发展,已经变得和我童年时的印象不太一样了。许多颇具有市井气息和城市特色的东西,都已经不复存在,
我也会经常从这个城市的从东走向西,从南走到北,这句歌词我亦会常哼唱起:哦拆哦拆,谁搬走一个时代。
歌里就是生活啊。
《我从东岸走向西》歌词

遗珠还是珠:赤道河水谣

童安格,好久不见

相逢,上了你瘾

唱片内页中,那座消失了的上海的火车站

翁丁,翁丁

友谊历久一样浓

近期回顾

静听

一起分享聆听的点滴

如转载或他用请事先联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