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土与肝木共升,启...

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土与肝木共升,启肾水上济心火;胃土与肺金同降,引心火下温肾水,水火既济,升降平衡,脏腑机能和谐。脾胃失调,则气血水火失调,《伤寒论》中柴胡桂枝干姜汤、五泻心汤等主是寒热错杂的代表方。

寒热错杂也可表现为不同部位。如黄连汤主治上、下不同部位的寒热证。“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胸中烦热、呕吐,热在胃和胸隔,腹中痛则寒在下,即脾和肠有寒。黄连汤用黄连以清上热,干姜以温下散寒。不同部位的寒热错杂还有表里寒热不同,如附子泻心汤治疗里热表寒,热痞兼表阳虚证。越婢汤、大青龙汤则属外寒内热方。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寒证热证的治疗原则。寒证和热证虽有本质的不同,但又相互联系,它们既可以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时出现,表现为寒热错杂的征候,又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出现寒证化热、热证化寒。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危重阶段,有时还会出现假寒或假热的现象,临证时应注意鉴别。

寒热错杂证表现一般表现为二类:上下寒热错杂和表里寒热错杂。患者身体上部与下部的寒热性质不同,称为上下寒热错杂,包括上寒下热(临床少见,如上有痰饮喘咳的寒证,下有小便淋沥疼痛的热证,治用合方)和上热下寒(如乌梅丸证)两种情况。患者表里同病而寒热性质不同,称为表里寒热错杂,包括表寒里热(如大青龙汤证)和表热里寒(通脉四逆汤证)两种情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