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王大凡瓷板画中的历史和文化

  作为人物画家,王大凡还非常重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如他的《风尘三侠》、《秉烛达旦》、《岳母刺字》、《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等作品的表现形式,都是根据内容的需要而深化的。“就形式的角度看是内容的外观,就内容的角度看,是形式的内涵。”王大凡此时已对形式美开始进行探索和研究,他深知对形式美的理解和把握,是艺术家成功的奥秘,也是传世作品的先决条件。

  

  王大凡刻画人物脸部非常的细腻,讲究明暗变化,有西画中的素描关系和光影变化,晕染手法独特,立体感强。王氏画仕女以“丹凤眼”、“樱桃嘴”冠之,特点鲜明,并形成一种惯用的程式。

  娴熟地掌握着线条之运用技巧,取得出神入化之效果,主要体现在服饰的勾画:墨线勾勒,淡色渲染,强调色彩与线条的有机结合,色彩不再是仅仅填在线与线之间,而是有所变化,近线处色彩深,依次渐渐变淡,显现出衣褶和明暗变化,由于色彩紧扣着线,线就更加突出了骨力,整体造型更加富有层次,与脸部之效果相呼应。其笔墨滋润,诸彩交融,浑然天成,气韵生动,这与他大胆用线是密不可分的。线之妙用是笔墨之中的核心,法度之中的合理用线,画面才活,才能显示其神韵。由此看出,他画的是内在感受,画的是“意”,意者即精神,作品的精神。以传统的文化气度与积淀作为底蕴,把“线”作为生命的张力在重、轻、徐、缓、爽的用笔之中展示出情趣,形成其人物画风格的精神。在“线”的诠释中强调用线的金石韵味,由本品观之,其以线条勾勒为主,于淳雅、清劲的细线中,杂用着高古游丝描、琴弦描、折芦描、钉头鼠尾描,纤细的抑扬顿挫极见“写”的功力,宛若晋唐小楷,一片清光,众仙造妙笔下,秀润而清新,让人一饱眼福,又流连忘返。以文人画中的“意兴”与陶瓷绘画巧妙地结合,使作品画风纯正,画意内向清澹,虽然所绘为福禄寿等祥瑞吉庆的题材,依然蕴含着民间村野的淳朴味,这是王大凡瓷绘人物画魅力所在之处,造就了他成为二十世纪初叶的著 名瓷绘人物画家之一。

  

  王大凡瓷板画市场2009年拍卖价格仅仅百万元的王大凡瓷板画,在2011年单屏的成 交价格飙升到了920万元,两年时间内拍卖成 交价格涨了近10倍,这次王大凡的瓷板拍出近千万元的价格,给市场传递了一个信息,就是和王大凡同期的“珠山八友”等艺人的作品价格将普遍上涨。收藏者在接受官窑器同时,已经将目光转向近现代文人瓷画上。这让近现代陶瓷越来越受到藏者关注,也成了艺术品市场投资的新热点。专家预测下一个十年,收藏瓷板画必定是大势所趋。

  王大凡(1 888—1 961),名堃,号希平居士,又号黟山樵子,斋名希平草庐。祖籍山西省太原市,祖上因避战乱,后移居安徽省黟县,其本人出生于江西省波阳县皇岗村。

  

  据我们观察分析,近年来瓷板画的独特及屡次出现于拍卖市场且被商业人士高价购买,这一事件引起买家的高度关注。一 套景德镇四屏的瓷板画,前几天在广州周门北路彩虹会刚挂出来,就被人以3万元买走。作为陶瓷收藏品中的高端品,瓷板画的价值随着近年来瓷器价值的升温出现 几级跳,在5月底中国嘉德的拍卖会上,“珠山八友”王大凡的一幅《禹王治水图》 粉彩瓷板画,就拍出了920万元的高价。

  王大凡生于1888年,卒于1961年,享年73岁。15岁时拜汪晓棠为师,不仅学习陶瓷彩绘技法,而且学习中国画、诗词歌赋。早期作品笔法工整严谨,线条流畅细密,设色俊逸。晚期作品,深得清代大画家吴友如之法,用笔织秀,线条放达,气势洒脱,以文人画中的“意兴”与陶瓷绘画巧妙地结合,画风纯正,与王琦人物画风格大相径庭,其“落地粉彩”技法,别具一格,在继承和发展陶瓷工艺的探索中,取得了新的成果。

(0)

相关推荐

  • 王大凡瓷板画的鉴别与价值体现

    王大凡儿时读私塾3年,13岁前曾学徒理发,1901年随爸爸妈妈到景德镇在姐姐的"红店"学艺.后王大凡在店里画瓷.此刻,他姐姐高薪聘请闻名的洪宪瓷画家.浅绛彩画家汪晓棠来店绘瓷,为王 ...

  • 史上最精美王步瓷板画赏析

    王步对青花艺术探求之深刻,此苔点法是是王步受清康熙青花技法影响的实例之一,其他康熙青花技法亦可在其作品见到.王步对传统青花技法的应用进行试验和总结,最 后择善而从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法改良和创新,最 ...

  • 既能保值增值,又有很高收藏价值的王大凡瓷板画,你了解吗?

    王 大凡是将国画艺术和诗.书.画.印运用到陶瓷装饰上的杰出代表,其传世的近千幅艺术作品,充分体现了以诗入画,以画孕诗,诗画结合的艺术风貌.如果说他早 年的作品用画笔向人们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那么他中年 ...

  • 八友之首—王琦人物瓷板画赏析

    王琦为"珠山八友"之首,生于1884年,卒于1937年,享年53岁.其初以捏面人为生,后向邓碧珊学画瓷板肖像.先以钱慧安仕女画为蓝本,后改学"扬州八怪"之一的黄 ...

  • 精美神奇的王步瓷板画

    传统青花绘画的基本技法为"双钩法",即勾勒出轮廓后,再从轮廓内分水.要知道在胚上作画与在宣纸上完全不同,因胚体吸水力强,运笔快则线条纤弱,运笔慢则笔意滞涩.且青花发色浓淡的关键在于 ...

  • 鉴别王大凡瓷板画最简单的方法

    王大凡是一位高产的瓷板画大师,民间流传四条屏居多,例如 五子登科 渔樵耕读 四大美女 十二金钗 八仙过海 琴棋书画 等等.王大凡是将国画艺术和诗.书.画.印运用到陶瓷装饰上的杰出代表,其传世的近千幅艺 ...

  • 教你一招辨别王大凡瓷板画的真伪的方法

    事实上,民国瓷板画在艺术市场中一直处于价值被低估的状态.但从近几年来"珠山八友"瓷板画的拍卖行情来看,其作品成 交额呈逐年攀升的趋势.2008年拍卖的王琦粉彩瓷板<渔翁图&g ...

  • 细说王步瓷板画:“恐龙级”的珍品!

    北京匡时2017年秋拍"推陈出新--近现代及当代瓷专场"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 心举槌,本场共有83件精品上拍,其中,王步所绘瓷板<青花文人垂钓会友图>,以900万元起拍 ...

  • 家里有王大凡瓷板画堪比开矿啊!

    据我们观察分析,近年来瓷板画的独特及屡次出现于拍卖市场且被商业人士高价购买,这一事件引起买家的高度关注.一 套景德镇四屏的瓷板画,前几天在广州周门北路彩虹会刚挂出来,就被人以3万元买走.作为陶瓷收藏品 ...

  • 讲解精美的王步瓷板画

    王步与以粉彩见长的珠山八友同时,一生致力于青花艺术的探索与实践,他继承了景德镇青花艺术传统,又不断创新,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以中国画写意画风的特色与青花传统技法结合起来,又撷取各流派的艺术成果, ...

  • 【瓷板画】精美的瓷板人物画作品欣赏(歌曲:春江花月夜)

    瓷板画 图片来源:网络 一渔夫编辑制作

  • 「艺术」丨瓷板画:陶瓷上的非遗

    秉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老而辉煌的文化渊源,瓷板画广泛地吸取了西洋绘画艺术的营养,在江西这一陶瓷文化氛围浓厚的环境中发展起来.2008年,瓷板画入选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瓷板画」是指在平素 ...

  • 王大凡瓷板画的辨别

    王大凡的作品,无论是大件还是小件,可以说都充满了"文人画"的意趣美.意境美和形式美.小件作品统筹兼顾,以少胜多;大件作品纵横捭阖.运筹帷幄.他笔下的仙释人物,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 ...

  • 价值连城的“王步瓷板画”

    1907年,王步到景德镇拜青花艺人许友生为师,学徒5年,1912年徒满出师时所在工场倒闭,只得靠画鸟食罐为生.1919年景德镇著 名陶瓷艺术家吴霭生聘请他加入景德镇瓷业美术社从事仿古瓷制作,朝夕临摹明 ...

  • 惊世珍藏!重磅来袭-王步瓷板画

    王步还创造性的将陈茶水融入青花料中,以降低胚体的吸水性,防止胚体因吸水过多而变形,同时使胚体与青花料结合的更为紧密. 王步9岁步入陶瓷绘画殿 堂,开始学徒生涯;20岁在陶瓷名家吴霭生门下以青花工笔仿古 ...

  • 王大凡瓷板画瓷器真品图片

    王大凡是一位高产的人物瓷板画大师,民间流传四条屏居多,例如 五子登科 渔樵耕读 四大美女 春夏秋冬 八仙过海 琴棋书画 等等.王大凡是将国画艺术和诗.书.画.印运用到陶瓷装饰上的杰出代表,其传世的近千 ...

  • “珠山八友”王大凡款瓷板画《百子图》

    王大凡百子图图文介绍 1.绘画作品背景.王大凡瓷板画中人物画背景多勾描葱郁林木,竹石茅屋,野卉山花,染色青翠,草绿.翠绿.深绿几个层次明显,笔法一丝不苟. 模仿品设色染色平板,厚重之中少阴阳层次变化, ...

  • 王大凡渔樵耕读四条屏瓷板画真品图片赏析

    王大凡是一位高产的瓷板画大师,民间流传四条屏居多,例如 五子登科 渔樵耕读 四大美女 春夏秋冬 八仙过海 琴棋书画 等等.王大凡是将国画艺术和诗.书.画.印运用到陶瓷装饰上的杰出代表,其传世的近千幅艺 ...

  • 世人只知王步瓷板画贵 但你真正了解王步瓷板画吗

    王步分水技法的另一特色,是他不固守传统,在熟练掌握清代康熙分水技巧基础,对于笔技法有新领悟,并能加以创新.'鸡头笔"是青花图分水的专用工具,它的出现代表分水技法的形成,为青花艺术的发展开辟了 ...

  • 王大凡瓷板画的鉴别?哪里有收购王大凡瓷板画的?

    王大凡,其作为"珠山八友"之首,作画的造诣无论从画工还是从作画手法来讲都是首 屈 一 指的.而其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也是很高的,他的作品在新时代下备受投资者的青睐和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