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运气?因为他值得这个运气!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二战时期,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珍珠港袭当天,日本派出了当时最先进的零式战斗机,号称当时的隐形飞机,美军匆忙之间寥寥升空的战斗机,均不堪与之为敌。
当时只有一位美军飞行员击落了一架零式战斗机,而且是在他即将坠毁之前击落的,因为这个事情,这位飞行员被授予美军银星勋章,银星勋章是美军比较有名的较高级别的战斗荣誉,以表彰在战时有着勇敢表现的士兵,被授予的比例非常小。
以当时的情形来看,他所驾驶的飞机根本不是零式战斗机的对手,而且寡不敌众,击落了一架零式战斗机(自己的飞机也坠毁),难免有运气的成分,但他还是得到了银星勋章。其实,看完这个事件,我倒不是想他究竟是怎么击落零式飞机的,而是想到了员工激励工作。
我们总是想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更高的工作绩效,常用的办法便是奖励那些做出突出业绩的员工,一方面激励他本人继续创造佳绩,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榜样激发其他人,取得好的业绩是可以获得奖励的,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在实际中,我们在出台一个奖励或者激励措施时,总是会考虑一些负面因素,比如说我们要激励销售人员提高销售额,想设立一个奖项,叫月度销售标兵,每月根据销售额确定一位人选,给予销售标兵称号和奖励。但在设立奖项的同时,我们会想到一些负面的可能性,比如说员工把前几个月的订单都放在一个月实现怎么办?虚报数字怎么办?铺货怎么办?市场容量小的办事处有意见怎么办?
于是,在设计奖励的同时考虑这考虑那,增加很多前提条件,使奖励变得复杂起来,往往操作实现一个奖励政策所做的工作超过了奖励带来的效用本身,增加更多的管理成本。
所有的前提都是假设制订的政策会有没考虑到漏洞,员工会动一些歪脑筋来利用这些漏洞,但防止这些“歪”不是我们的重点。
如同前面例子谈到的那个飞行员击落当时最先进的零式战斗机可能确实存在运气的因素,但他确实毫无悬念获得了银星勋章,因为他值得这个运气。如果有人觉得他运气好,那么下次你也找个好运气的时机去击落一架,同样也会获得荣誉。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更多的人在遇到同样的情况,在面临困难的时候想方设法去努力完成目标。
激励的重点应关注于激励本身,激励的目标明确,而不是设置很多的各种假设,更不能把奖励设置得过于复杂,要让员工更多的是感受激励,而不是防止取巧,每项预防性措施大家都心知肚明。
激励要简单,这样大家的关注点才会聚焦,激励的目的才能实现。
(今天回来有点晚,发一篇以前写的小文,已发在中人网上,原文为《奖励要坚决,哪怕只是奖励“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