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大罗山:云上人家殿上村
在丰城南部,有一座集儒、道、佛于一体的文化名山:罗山。罗山总面积88平方公里,横跨丰城的洛市、铁路、蕉坑、秀市等乡镇,像一道天然屏障,矗立在丰城市南部,把丰城与抚州市的崇仁县、乐安县自然隔开,成为丰城地区物产最为丰富、自然风光最为秀美、人文底蕴最为深厚的山峰之一。
罗山主峰老仙峰海拔962.5米。峰顶不远处,有一处名叫“九狮聚会”的风水宝地,有谌母殿。谌母殿旁有观音殿、许真君殿等,还有住房、膳房和签房等附属建筑。在老仙峰周边,遍布着三迭泉瀑布、九曲涧、雷公台、仙人厨、婆孙峰、欧石岩、仙人洞等众多景点。
罗山原名“池山”,相传因山上有九条清泉汇聚山顶的池穴而得名。罗山的得名与出名,与西晋时期一位名叫罗文通的隐逸高士有着紧密的关联。
罗文通,约生于公元280年左右,也就是西晋武帝司马炎时期。罗文通少年便有志圣贤之学,成年后正是西晋末年至东晋初年的动荡时期。由于罗文通出身名宦之家,而且学识渊博,朝廷多次派人来请他出来做官。但是罗文通早已洞穿世态,久有遁世之心。中年时期,罗文通来到池山,结庐立舍,潜心修道。据说,罗文通在池山修道近五十年,累计授徒八百余人。罗文通仙逝之后,门人将其葬于庐舍旁,立“罗公祠”祭祀他。唐代诗人曹邺十分敬慕罗文通的品行,把其与东汉隐士严子陵相提并论,作《题山居》诗云:“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只因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光恋钓鱼。”
南北朝时期的梁朝大通二年(528),罗公祠被改为“云霄观”,塑有罗文通金身塑像。唐朝开元年间(719-740),豫章都督吴兢命名罗山一带为“诏贤乡”,以纪念罗文通。唐大历六年(771)春,魏少游和时任江南西道观察判官、后成为一代名相的李泌一起前往丰城拜访罗氏讲学旧址,将“云霄观”改为“罗山书院”,并题写匾额,把学舍修缮一新。罗山的名称由此而来。宋绍兴二年(1132)十二月,热衷道教的宋徽宗不仅下诏再次修葺罗山书院,还封罗文通为“大罗悟道真君”。罗文通也成为继东汉梅福、徐孺子之后,南州豫章的又一位著名隐逸高士。元朝以后,由于罗山书院地处偏僻,加之道教盛行,书院性质逐渐褪化,被改作谌母元君的祭祀之殿,而罗山也从此冠上了道教名山的头衔,成为人们登山、朝圣、野营、探险、旅游休闲的旅游胜地。
从山下眺望罗山,莽莽苍苍,无边无涯,云山雾罩,仙风阵阵,恰似九天琼宫,人间仙境。罗山地区地势最高的村庄——殿上村,就隐匿在谌母殿下的山坳之中。
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姓宗的香客来到罗山上的谌母殿朝拜,见这里风光秀美,便举家从新余迁来。之后不久,又有高安傅姓居民迁来这里。二人在此娶妻生子,休养生息,通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形成村庄。因为村子位于谌母殿的正前方,他们便给村庄取名叫“殿前”,后来演化为殿上。
虽然地无三尺平,但是大自然还是赋予殿上的居民勤劳善良、乐观向上的品性。三百多年来,他们克服重熏困难,建房子,修便道,种粮食,开创出一片世外桃源般恬静秀美的新天地。除了竹木加工、采摘山货之外,他们还见缝插针地种植茶叶、水稻、生姜、大蒜、黄豆等经济作物。茶叶、生姜、豆腐乳被称为“罗山三宝”,深受丰城以及周边地区百姓的喜爱。
罗山茶叶本来是殿宇旁边零星种植,供修道之人和朝拜香客之用。后来,殿上村民把茶树移植到山下,除了留用之外,仍然供应给殿内,并取名叫“罗峰茶”。1972年,当地政府正式引进“婺绿”新品种,并大规模种植。由于罗峰茶园海拔高度为700-800米,土壤中富含一种名叫硒的微量元素,不仅口感、汤色俱佳,而且有着丰富的营养成分。1982年罗峰茶被评为江西省八大名茶之一;1991年获得全省优质名茶称号,同年获江西省优质产品奖;1994年在第五届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1987年,殿上村有了第一条简易公路,汽车通到了村上,这给村民走出大山带来了极大便利。近几年,当地政府更是下大力气改善罗山的交通条件,修筑了通往殿上村的水泥公路。曾经闭塞偏远的小山村,终于张开双臂,开始拥抱这个生机勃勃的精彩世界,迎接来自天南地北的旅客。村民们不仅走出大山,去更大更广阔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且在家门口看到了商机,做起了生意。许多村民在村里开起了餐饮店,办起了农家乐,卖起了土特产。随着一拨又一拨外地人的到来,村民们的见识广了,荷包鼓了,思想也活跃了。而殿上村的各种物产,也和大罗山的秀美风光一样,被传播到了千家万户,传遍了四面八方。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长满青苔的山石便道,留下了先民们多少勤劳的足迹。而那些曾经为先民们遮风避雨、繁衍生息的土坯房子,在夕阳的映照下,依旧散发着澄黄色的光芒。站在村子的对面,远眺排排起伏高低的房子,则如镶嵌在罗山之巅的精美雕刻,鲜亮而厚重。从山下盘桓而上,愈来愈近的是一份久违的轻松和愉悦,一份超凡脱俗的飘逸。从山上挥手而下,留在身后的,却是一份温暖,一份眷恋,还有挥之不去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