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代女子的相扑运动

论宋代女子的相扑运动

论宋代女子的相扑运动

张婷 华景梅 赵扬

[内容提要]宋代相扑活动氛围浓厚,连女子也加入其中。宋代女子的相扑运动有表演和竞技两种形式,在瓦市的表演中,女子相扑手具有一种打场子的作用,真正的女子相扑运动是在“俱瓦市诸郡”的各种比赛场合中的“争胜”者,出现了赛关索、嚣三娘、韩春春等等女子相扑名家。

[关键词]宋代相扑运动女子

宋代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娱乐和体育活动的兴盛,其中的相扑活动遍及皇宫与市井。

目前,在各方面强调的重点都是旨在能够顺利的过渡到TSN。可以有把握地说,现有的工业以太网协议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与之相反,任何人当前正在使用PROFINET、EtherNet/IP、EtherCAT或类似普遍的工业以太网协议,有把握的是,在10年内他们还是能够使用这些协议运行网络,并获得支持和替换部件。

(1)初始化样本库。计算样本库中各变量的平均值,并增加适量过程测量数据,组成新的样本组,以充分反映过程的动态性及变换性[7]。对新的样本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每次计算校正方差,直到均方差不再改变时,得到每个变量的校正值,并以此构成初始化后的样本库。

《梦粱录》条有云:“角抵者,相朴之异名也,又谓之争交。且朝廷大朝会、圣节、御宴第九盏,例用左右军相扑,非市井之徒,名曰‘内等子’……”①宋代宫廷里的这支专为皇家服务的相扑队,是从“诸军选膂力者充应名额”的,隶属于“御前忠倚军头引见司所管”,在“圣节御宴大朝会”时,就是这些“内等子”来做专业的相扑表演以助兴。②这些人既是相扑运动员中的佼佼者,也是靠着相扑获得丰厚的生活费用的专业人士。在开封城的民间亦有许多相扑艺人专以表演相扑为谋生手段:“瓦市相扑者,乃路歧人聚集一等伴侣,以图摽手之资。”③所谓“路歧人”,指的是那些不在官家名册上的业余相扑者,也就是民间艺人。他们表演场所通常是“瓦市”这种民间的、下等的集市贸易之地,表演的目的是为了赚取一些小费来维持生计。另有一种更下等的表演人员乃是“村落百戏之人,拖儿带女,就街坊桥巷,呈百戏技艺,求觅铺席宅舍钱酒之赀”。在《梦粱录》“百戏伎艺”条中记载,这些表演者“尽是村人”和“猎户”,他们表演“戾家相扑”和各种杂耍。④这些来自“村落”的业余相扑和杂耍的爱好者,往往于农闲期间到城镇表演包括相扑在内各种杂技,挣一点食宿费用就可,并不赖以为生。而南宋的临安城里,“相扑社”(或角抵社)俨然成了一种民间组织形式,《武林旧事》、《繁胜录》中记有多种武术社名,并称之“有数社每不下百人”,说明“相扑”已从“百戏”这种下等的杂耍里完全脱离出来,单独发展成为一种体育竞技项目。

宋代官民对于相扑趋之若鹜,尤其在皇帝与“与民同乐”的“大酺”之日。“大酺”是指帝王为表示欢庆,特许民间举行的大型宴饮活动,类似于西方的狂欢节,时间一般是三至五日。在这持续的狂欢日子里,万人空巷,观看百戏以自娱。就是在这种氛围里,出现了女子相扑者。

6 作者投稿时须从邮局汇20元稿件处理费,请勿在稿件中夹寄。稿件确认刊载后,将按标准向作者收取版面费(版面费请从邮局寄给本刊编辑部)。我刊收到版面费后,将出具正式收据,以挂号信形式寄给作者。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并赠当期杂志1册。稿件及汇款请勿寄给个人。

宋代女子的相扑运动具有表演和竞技两种形式。在民间表演中,女子相扑者的出现原是具有一种打场子的作用。《梦粱录》记载,那些“路歧人”在瓦市卖艺时,“先以女颭数对打套子,令人观睹,然后以膂力者争交”⑤。这种女子相扑其实是一种花架子,为的是吸引观众,而不是真正的相扑比赛。“俱瓦市诸郡”里,则时常有女子相扑运动举行,“争胜”者尽人皆知,因而成为宋代的女子相扑名家。如记载于《梦粱录》中的杭城的女相扑名家“赛关索、嚣三娘、黑四姊妹”,记载于《武林旧事》里的女子相扑名家“韩春春、绣勒帛、锦勒帛、赛貌多、侥六娘、后辈侥、女急快”⑥等。这些女子的名字大多不像汉人,也可能这只是她们的艺名,史书中特别指出如楠勒帛、赛貌多等相扑名家,不仅身手高强,还兼以服饰光鲜与容貌俊俏见长,说明了宋代人看女子相扑时不仅要看她的技艺,还会对参赛女子的相貌和着装提出要求。

在宋代的宫廷里,似乎已经有了女子相扑专业队员,时常出席宫廷的节日宴会相扑表演,如《武林旧事》卷一有记正月五日的“天基圣节”在宫里表演时所排的乐次,“祇应人”中就有“女厮扑,张椿等十人”,说明在宋代的宫中,起码有女子相扑者和女子相扑比赛时常出现,她们的作用就是在节日里助兴。

宋代女子的竞技类相扑,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女子与女子的对搏,一种是男妇对打。女子与女子的对打就如《梦粱录》里所记载的那样,是那些“路歧人”在瓦市卖艺时,“先以女颭数对打套子,令人观睹,然后以膂力者争交”的形式,也有宫廷里的女子相扑队的“张椿等十人”的对打表演。

预防波磨的关键,一是减少轨道不平顺;二是消除曲线地段轮对的黏滑振动;三是抑制由黏滑振动引起的钢轨不均匀磨损的累加效应;四是对钢轨材质进行适当的处理。切实可行的减缓波磨的措施必须既易于操作、经济合理,又能兼顾到其他轨道病害,这是考虑减缓波磨措施最基本的两个出发点。以下几点是具体可行的减缓波磨的措施。

《水浒传》第一百零四回里描写了一段王庆与段三娘在市井比武台上的相扑对搏,就是典型的男妇对打的形式。小说中的王庆是相扑高手,而段三娘也是女中豪杰,与王庆对打时段三娘毫不相让:“那女子有二十四五年纪;他脱了外面衫子,卷做一团,丢在一个桌上,里面是箭小袖紧身,鹦哥绿短袄,下穿一条大裆紫夹袖裤儿,踏步上前,提起拳头,望王庆打来。王庆见他是女子,又见他起拳便有破绽,有意耍他,故意不用快跌,也拽双拳吐个门户,摆开解数,与那女子相扑。女子见王庆只办得架隔遮拦,没本事钻进来,他便觑个空,使个‘黑虎偷心势’,一拳望王庆劈心打来。王庆将身一侧,那女子打个空,收拳不迭。被王庆就势扭定,只一交,把女子颠翻;刚刚着地,顺手儿又抱起来:这个势,叫做‘虎抱头’。王庆道:‘莫污了衣服。休怪俺冲撞,你自来寻俺。’那女子毫无羞怒之色,倒把王庆赞道:‘啧啧,好拳腿!’”⑦这虽然只是一段小说情节,但从小说里反映的社会细节来看,宋代时的确存在着这种男妇对打的相扑形式。

最为抢眼的当是宫廷中女子的相扑运动。宋代刘峤辑《司马光文集》卷二十一有司马光所作的“论上元令女子相扑状”一文⑧仅对在发布国家政令的宣午门表演“女子相扑”,因为相扑服装使身体暴露的部分较多,超越了礼仪规范,司马光要求皇帝“诏有司严加禁约”。

宋代相扑运动是宋代社会和民众心理的一种表现。宋代的皇帝毕竟是经过金戈铁马南征北战才获得了天下的,他们和他们的子民骨子里有着一种铿锵的孔武精神,而相扑这种运动恰恰表现了这种。《梦粱录》里记有一位曾赴御宴者观相扑的诗:“虎贲三百总威狞,急颭旗催叠鼓声,疑是啸风吟雨处,怒龙彪虎角亏盈。”⑨杨万里亦有《角抵诗》云:“广场妙戏斩程材,才得天颜一笑开,角抵罢时还罢宴,卷班出殿戴花回。”这些诗句都是在描写相扑运动的霸气与孔武精神,也就是说,在相扑之戏中,真正让人痴迷的还是这种来自于宋代人祖先身上的霸气和豪气。

轨迹性能的优劣可以以系统能耗值作为判定指标,而驱动电机输入电能是最直观的系统能耗指标,为分析电机的输入能耗,须知道伺服电机的瞬时功率。

在宋代程朱理学大兴时期,程朱理学要求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天理构成人的本质,在人间体现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而“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正常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所以与天理相对立,应当加以严厉地克制。在封建纲常与宗教的禁欲主义相结合的程朱理学指导之下,对于妇女的行为有了更加严苛的要求,而女子相扑运动,则是对程朱理学的直接对抗,女子们在大庭广众之下“角抵”,既有着和男性一样的气势和英武,也有着对正统观念的叛逆,从中亦可窥见宋代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⑨(宋)孟元老:《梦梁录目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第180页,第180页,第179页,第180页,第180页。

⑥(宋)四水潜夫辑:《武林旧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13页。

⑦《水浒传》第104回,北京:中国书店,2011年。

⑧(宋)《司马文正公集》,红杏山房藏版,第21卷。

责任编辑:王卓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241(2015)06-0076-02

[作者简介]张婷 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吉林长春130021华景梅 吉林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吉林长春130021赵扬 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副研究员吉林长春13002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