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者的人生态度(六)怎么看待欲望

二、佛教怎么看待欲望

1佛教认为,从道德属性上,欲望可分为善、恶和无记三种。
(一)欲是生命延续的保障

2人生在世有基本的生存需求,这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基础。比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包括在家弟子的正当家庭生活等,这类非善非恶的欲望,佛教称为“无记”。只要保持适当的度,并不会带来什么副作用,也不必刻意自苦其身。因为色身就像工具,善加养护,才能有效使用,发挥更大作用。
  
3佛陀当年也曾尝试从禁食到闭气等各种苦行,长达六年之久。但他并没有因为一味禁欲的苦行而觉悟,反而损害了身体。这使他认识到,盲目自苦对修道无益,好比砂中榨油,不会有任何结果。所以佛陀接受了牧女的乳糜供养,恢复体力后,在菩提树下精进禅坐,并最终证悟。
(二)欲望的副作用
4佛陀反对无益苦行,但更反对放纵欲望,时时提醒弟子要“少欲知足”。因为从凡夫的本性来说,更倾向纵欲而非苦行。而且欲望会不断扩张,主要表现为占有、比较和竞争。
  
5今天的多数人,生存问题早已解决,但欲望并未因此减少,反而在不断升级:希望占有更多的财富,更高的地位,更大的名望,永无止境。除了占有,我们还会与他人攀比。有些人一生努力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却没想过,超过别人的意义在哪里?这些无谓的攀比,只会使自己背上沉重的负担。比较又导致竞争,这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的潜力,促进了社会发展,却使我们活得焦虑、紧张、疲惫不堪。
  
6人们不停地占有、攀比、竞争,无非是想过上幸福生活。但对很多人来说,财富得到了,事业得到了,名声得到了,享乐得到了,却依然感觉不到幸福。因为幸福是一种不稳定的感觉,和欲望密切相关。当欲望被满足,才会产生幸福感。现代人的欲望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不容易被满足,这就使得幸福成本变得特别高,活得特别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很多欲望,当欲望上升到贪著时,痛苦就随之而来了。
  
7今天,人们拥有的物质已前所未有地丰富,多到需要不断丢弃的地步,是不是就能过得幸福?如果一件物品就代表一个幸福的因素,那我们的幸福指数就该不断攀升。事实上,物质带来的幸福感正在衰减。在贫困年代,人们吃上一餐美食都会心满意足,念念不忘。但现在,吃多了只会觉得太累。西方心理学家的调查显示,现代人得到向往已久的物品,或升职加薪,幸福感不会超过三个月。而下一次的幸福感,必须来自更好的物品,更高的职位,但人生能一直得到更好、更高的吗?
  
8当欲望不断增长,就会焦虑、恐惧、缺乏安全感。一个人得到越多,对得而复失的担心就越强烈。一旦所得发生变化,就会产生仇恨、对立、斗争等负面心理,痛苦也就随之而来。问题是,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我们贪著财富,可财富会贬值;贪著感情,可感情会变化;贪著地位,可地位会失去;贪著人际关系,可什么关系都是靠不住的,所谓世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如果不放下贪欲,痛苦是永无止境的。
  
9更有甚者,为满足欲望走上犯罪道路。世间种种不法现象,究其根源,基本都出自贪欲,以及由贪而不得引发的嗔恨。为了满足欲望,不仅给自身带来灾难,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灾难。包括国与国的战争,往往也是觊觎他国资源引发的。
  
10除了现世的影响,贪著也是造成轮回的因。在十二缘起中,有情之所以有生和老死,直接的因就是“爱、取、有”。因为对需求对象产生贪爱,就会付诸行动,形成业果,将有情捆绑在轮回中。所以我们要对欲望加以节制,盲目地占有、比较、竞争,只是在消耗生命,而不是享受生命,更不能提升生命品质。
(三)善法欲是完善人格的动力
  
11前面说过,欲是需求,本身是中性的,关键在于我们需求的是什么。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还有超越自我的需求。可见,欲望也能成为高尚的精神追求。佛教中的善法欲,就是追求善法的愿望。比如“我要解脱”“我要成佛,要帮助众生解脱”,既是修行的目标,也是持久的动力。那么怎样才能建立善法欲?必须接受智慧的文化。
  
12在声闻乘修行中,首先要发出离心,即出离五欲六尘的愿望。禅修有“欲、勤、心、观”四要素,又称四神足。其中的欲,就是“我要修行”的意愿,这是禅修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这种意愿,根本不可能开始修行,更谈不上坚持。《百法明门论》的五别境,是“欲、胜解、念、定、慧”,其中也以欲为首,这是迈向解脱的动力。大家来参加静修营,同样是因为“我要学习佛法,要解脱迷惑和烦恼,要追求智慧和真理”的需求,这些都属于善法欲。
  
13在菩萨道修行中,则要发菩提心,包括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愿菩提心,是建立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只有在十方诸佛和一切众生前确立这样的愿心,将其作为自己尽未来际的使命,才能进一步受菩萨戒,行菩萨行。此为行菩提心,是建立在愿心的基础上,也是对愿心的落实。
  
14只有了解欲望的不同属性,我们才能正确看待并加以引导,让这一心理为修行服务,而不是被烦恼所用。

三、少欲知足,自利利他

15对物质无止境的欲望,不仅让人辛苦,也不能带来幸福。因为心才是感受幸福的根本,物质只是辅助条件,所以佛教反对纵欲,反对本能性、物质性的欲望。但也不主张绝对禁欲。尤其是生存的基本需求,关键是适度。所以佛教提倡惜福,让我们少欲知足。这样既有利于生存,也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不是向大自然一味索取。
(一)少欲知足是幸福人生的保障
16中国本身就有惜福、惜物的传统,但这短短几十年来,人们的消费观有了巨大变化。现在流行的是能挣会花,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甚至是贷款消费。尤其是年轻人,觉得只要自己有钱,或是能借到钱,为什么不花?这种观念的背后,正是对欲望的纵容。而它带来的后果也是触目惊心的。近年来,年轻人因无力偿还贷而陷入困境、甚至走上绝路的新闻比比皆是,其中不少还是学生。他们之所以一错再错,起因往往很小,只是为了得到某个超出自己消费能力的物品,最后却葬送了宝贵的生命。欲望的危害,令人痛心。
17那么在有能力承担的情况下,就可以毫无节制地消费吗?佛教中,“福尽死”属于九种死亡原因之一。因为福报就像存款,比如你的寿限本来可以到80岁,但50岁把福报提前用完,就活不下去了。从另一个角度看,有些物品虽能带来方便和享乐,但我们为了得到它,却要投入大量时间。而人生的每分每秒都是一去不复返的,从这个角度想,有些消费真的是在消耗生命!
18两千年前,哲学家苏格拉底曾面对繁华的集市惊叹:“这市场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啊!”随着欲望的不断升级,今天的商品多了何止千万倍?但这种丰富不但没有使人变得轻松,相反,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甚至没时间静下心来想一想:究竟为什么如此忙碌?我们付出的努力,也许仅仅是换取一些本来可以不需要的东西,值得吗?
19其实,人类维生的所需并不多。如果生活简朴些,就可以有更多闲暇充实自己,陪伴家人;可以让自己慢下来,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可以让自己放下负担,找寻生命的终极意义。
(二)少欲知足是保护环境的手段
20人类在地球的生存,也有共同的福报。我们珍惜自己的福报,也是在珍惜人类共同的福报,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欲望是无限的,但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为了满足欲望,向自然盲目索取,大量森林和耕地遭到破坏,使得水土流失,天灾人祸频频发生。所以,众多有识之士都在为环保奔走呼吁。
21事实上,这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也是每个人难辞其咎的。就基本的衣食住行而言,不断增长的欲望就在破坏环境。其中,饮食方式造成的污染不容忽视。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每生产一磅肉类,需要使用2500加仑的水,相当于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用水量;而肉食者所需的生活用水,达素食者的12倍之多。此外,由饲养家禽产生的排泄物和废水,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更是后患无穷。
22人们对服装的需求,也不单纯是为了御寒。比如对裘皮时装的喜好,直接危害到动物生存,使大量动物因为美丽的皮毛遭到捕杀,影响自然的和谐与生态平衡。我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即使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房产开发同样毫无节制。尤其是近年,不仅城市向农村扩张,即使在乡村,住宅也日复一日地侵占着耕地面积。而汽车的普及,在为人们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成为污染空气的罪魁,并带来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
23如果对欲望不加节制,必然会向自然索取资源,进而破坏环境。这是对未来的透支,也是在消耗子孙后代的福报。所以,少欲知足对环保具有重要意义。
(三)少欲知足是修行解脱的助缘

24对于修行来说,少欲知足更是必须遵循的生活准则。因为欲望会无休止地追逐外境,使心不得自在。欲望越多,内心就越动荡,由此而来的烦恼也就越多。如果任其发展,最终很可能失去理智,甚至失去道德,成为修行路上的巨大障碍。
25“戒为正顺解脱本。”戒律的很多规范,都是佛陀为弟子们去除干扰、安住修行制定的。奉行俭朴的生活原则,就不必为了衣食住行耗费生命,可以把时间和精力用来修行,用来追求真理。现代人都讲究性价比,却很少思考,投入时间就是投入生命,难道不应该考虑性价比吗?不应该评估这项投入的产出吗?
26少一分欲望,就少一分牵挂,少一分修行路上的羁绊。所以,少欲知足是佛教对物欲的基本态度。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激发善法欲,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在放下一己私欲的同时,对一切有情建立无尽的悲愿。

#每周1小时幸福共读吧#

(0)

相关推荐